科研产出
H9N2亚型禽流感疫苗株的筛选
《中国兽医杂志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筛选免疫原性更好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疫苗株。本研究在分析H9N2病毒HA基因遗传进化规律基础上,对预选的毒株进行血凝效价(HA)、鸡胚半数感染量(EID50)测定及交叉血凝抑制试验,筛选出疫苗用毒株进行免疫攻毒保护试验。结果显示,CK/AH/AJ3/15株HA效价达11 log2、EID50值为9.17 log10/0.1 mL,有很好的繁殖能力;对当前流行株的HI反应效价比疫苗株F/98高2-3个滴度;以CK/AH/AJ3/15株制作灭活疫苗,整体保护率达到97.5%,比F/98疫苗株的85%明显提高。表明CK/AH/AJ3/15株可以作为H9N2亚型禽流感新型疫苗株的候选株。
关键词: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 疫苗 筛选


樱桃番茄新品种'红珍珠'
《园艺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红珍珠’樱桃番茄是以自交系‘ST-04-01’为母本,‘ST-05-1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杂交一代新品种.无限生长类型,生长势强.始花节位7~8节.果实圆形,成熟果红色,商品性好,平均单果质量20.6 g,耐裂性和耐贮性好.中早熟,平均产量58.40 t.hm-2,适合春季保护地栽培.


沿淮地区稻虾共作模式技术总结
《科学养鱼 》 2017
摘要:颍上县地处沿淮,是传统的农业大县,也是皖北的鱼米之乡。全县拥有耕地面积156万亩,水稻种植面积62.5万亩,其中宜渔稻田面积约20万亩。两年来,我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在颍上县邱家湖辉宏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等地认真开展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示范,取得显著成效。至2016年底,全县共发展稻田综合种养面积1.2万亩,其中


率水河大鲵放流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水生态学杂志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评估率水河黄山种群大鲵(Andrias davidianus)人工增殖放流效果,探究制约放流效果的主要影响因子,为调整增殖放流方案提供依据,2011-2016年对24个放流点的放流情况、河段特征、水质、水文、饵料生物、管护措施和人类干扰因素进行连续跟踪监测。结果显示,24个放流点有11处放流成功、5处有效、8处失败,率水河大鲵已开始形成自然繁殖种群,资源总量持续增长。各放流点生境基本相同,河床由基岩、砾石和粗砂组成,河道中建有多级灌溉碣坝和电站拦河坝,水深0.3~2.1 m,流速0.12~0.96 m/s,一年中绝大部分时间达到Ⅰ类地表水标准(GB3838-2002)。河岸为基岩、砂砾、干垒块石、浆砌块石、混凝土、钢丝石笼等结构,岸坡30~85°,土质大鲵洞穴开口隐蔽于沿岸石缝或杨树根须中,沿岸植被主要有杨树、毛竹、茶园、常绿混交林夹杂灌木丛等类型,盖度均大于95%。研究表明,率水河大鲵放流效果主要受放流季节、放流点附近有无支流、管护措施、水工建筑等因子影响;最佳放流时间为9月末至12月初,地点应选择在有较长支流的河口附近,有高大杨树或有较多缝隙的石质、砾石质岸堤河段,以分散投放18~30 cm规格的2龄苗种为宜。建议拆除部分拦河坝,将混凝土和石笼护岸逐步改造成适宜大鲵生存的干垒块石护岸,对放流苗种和野生种群进行基因检测,植入电子标签开展标志放流,防止外来基因污染。


益生乳杆菌对产后母猪初乳品质及免疫水平的影响
《粮食与饲料工业 》 2017
摘要:试验研究旨在探索益生乳杆菌改善母猪初乳品质及产后免疫水平的效果。将相同胎次的60头母猪随机分成3组,每组20头。分别为对照组、益生罗伊氏乳杆菌组、益生唾液乳杆菌组。试验周期为84d,配种后30d至分娩。结果表明:罗伊氏乳杆菌组母猪初乳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唾液乳杆菌组(P<0.05),乳糖、脂肪和非脂固形物含量三个组无显著差异(P>0.05);罗伊氏乳杆菌组母猪血清白介素2,α、β-干扰素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因此,母猪日粮中添加一定剂量的益生罗伊氏乳杆菌可提高产后母猪初乳品质及免疫水平。


苦荞抗性淀粉制备工艺的优化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17
摘要:[目的]研究压热法制备苦荞抗性淀粉的最优工艺。[方法]采用压热法制备苦荞淀粉,通过正交试验及单因素试验分析,研究淀粉浆pH、淀粉浆浓度、压热时间、压热温度4个因素对苦荞抗性淀粉得率的影响。[结果]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压热法制备苦荞抗性淀粉的最优工艺条件:淀粉浆pH 7、淀粉浆浓度60%、压热时间60 min、压热温度110℃,在此条件下的抗性淀粉得率为14.21%。此外,在制备抗性淀粉的同时,有效地提取分离了苦荞黄酮,提取率达到93.50%。[结论]该研究可为苦荞淀粉的深度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黄金鲫内脏类结节病的病原鉴定与药物敏感性试验分析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淡水养殖鱼类结节病是近年来时常爆发的疾病之一,为了有效预防和防治该病,从合肥郊区某养殖场濒死的黄金鲫(鲤鱼♀×鲫鱼♂)体内分离优势致病菌(命名为AH菌株),对其进行了鉴定。采用传统细菌分类方法,测定该菌株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常见药物的敏感性;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病原菌16S rRNA特异片段进行克隆、序列测定分析。AH菌株与对照鮰爱德华氏菌在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基本一致。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分离的AH菌株与鮰爱德华氏菌(AB050826,NR_024769)菌株间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9.9%以上,在系统发育树上与鮰爱德华氏菌聚为一族。人工回归复感染健康黄金鲫鱼,出现与原发性相似的内脏类结节病症状。药敏实验结果显示:AH菌株对氧氟沙星等11种药物敏感,对四环素等4种抗生素耐药,对磺胺类药物复方新诺明中度敏感。综合分析认为鮰爱德华氏菌是黄金鲫内脏类结节病的重要致病菌,该结果为黄金鲫内脏类结节病有效防控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黄金鲫鱼 病原菌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复感染试验 同源分析


不同加工工艺对亳菊中绿原酸、木犀草苷和3,5-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含量的影响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17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加工方法对亳菊中绿原酸、木犀草苷和3,5-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含量的影响。方法样品用50%甲醇溶液提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同一色谱条件(色谱柱为Shimadzu VP-ODS,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柱温:30℃)下对亳菊3种成分同时进行测定并比较不同干燥条件下各成分的含量。结果不同加工方法对亳菊中3种有效成分含量有明显影响,对亳菊花的色泽、气味、质地有明显影响,胎菊和菊米无明显变化。结论微波和蒸制干燥可作为亳菊规模化生产的加工方法。
关键词: 亳菊 绿原酸 木犀草苷 3,5-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 加工工艺 高效液相色谱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