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GC-MS(模糊匹配)
14条记录
不同甲酯化方法对瓜蒌籽油中十八碳三烯酸种类和含量的影响

现代食品科技 2013

摘要:以索氏抽提的瓜蒌籽油为原料,测定其酸值、碘值和皂化值。分别采用酸催化法、碱催化法和BF3催化法对瓜蒌籽油进行甲酯化处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其脂肪酸中十八碳三烯酸的种类和含量。结果表明:瓜蒌籽油酸值为0.51 mg KOH/g,碘值为1.3398 g I2/g,皂化值为1.9143 g KOH/g。酸催化法鉴定出5种十八碳三烯酸,为栝楼特征性脂肪酸-瓜蒌酸、梓树酸、α-桐酸、γ-亚麻酸和α-亚麻酸,含量分别为6.43%、9.5%、7.00%、5.82%和1.52%;碱催化法和BF3催化法均鉴定出4种,为瓜蒌酸、α-桐酸、梓树酸和α-亚麻酸,其含量分别为31.24%和27.17%、3.33%和3.56%、1.23%和2.02%和0.38%和0.78%。结论:瓜蒌籽油品质符合国家食用油标准,可进一步开发利用;碱催化甲酯化法对十八碳三烯酸的异构效应最小,更适合用于瓜蒌籽油脂肪酸分析。

关键词: 瓜蒌籽油 特性 甲酯化方法 十八碳三烯酸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椹果醋风味物质的GC/MS分析

中国调味品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来提取桑椹果醋中的风味物质,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风味物质进行检测,然后结合谱库检索技术对其化合物进行鉴定,最后应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试验共分离鉴定出53种风味物质,分别为酯类(21种)、醇类(13种)、酸类(9种)、酮类(1种)、醛类(2种)、酚类(1种)、杂环类(3种)、烃类(3种).相对含量中最高的是醇类,为61.62%;其次为酯类,相对含量为19.92%;酸类物质含量为11.32%.

关键词: 桑椹果醋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风味物质 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纯丝胶蚕品种蚕蛹总脂肪酸含量测定及其脂肪酸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中国蚕业 2013

摘要:以4个纯丝胶蚕品种的蚕蛹为试验区,1个裸蛹蚕品种和2个普通蚕品种的蚕蛹为对照区,采用正己烷为溶剂萃取了蚕蛹油并比较了各品种蚕蛹中总脂肪酸的含量,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比较分析了这7个蚕品种蚕蛹油组分的成分和含量,结果显示:7个蚕品种的蚕蛹脂肪酸平均含量为26.56%,其中纯丝胶蚕品种平均总脂肪酸含量为26.64%,传统实用性当家蚕品种菁松的总脂肪酸含量最高,达到31.78%;而P50的总脂肪酸含量是7个品种中最低的,只有22.73%;在蚕蛹油脂肪酸的主要成分中α-亚麻酸和油酸的相对含量较高,7个品种平均分别达34.17%、33.26%,其中α-亚麻酸含量较高的是白S、185Nd-S,分别达到39.28%、35.51%;油酸相对含量较高的是绿S、Nd,分别达到37.92%、35.47%。

关键词: 纯丝胶蚕品种 蚕蛹油 脂肪酸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莓酒中塑化剂的排查与检测

农产品加工(学刊) 2013

摘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检测方法,对市售某种草莓酒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简称"塑化剂")超标的原因进行排查,对加工全过程的关键控制点进行确认,证明草莓干红中超标的塑化剂来自于发酵过程中所用的塑料管道。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邻苯二甲酸酯类 塑料管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