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陈凤祥(精确检索)
作者:胡宝成(精确检索)
作者:李强生(精确检索)
作者:侯树敏(精确检索)
作者:吴新杰(精确检索)
作者:费维新(精确检索)
24条记录
甘蓝型油菜乳白花突变体的发现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临时保持系12-148TAM中发现了乳白花自然突变体,经4~5代自交,同时测定其保持率,选育出乳白花临保系WF12-148TAM。经初步遗传分析,该乳白花性状由单隐性核基因控制。其对油菜生长没有明显的负效应,是一个优良的新型形态标记性状,在杂种优势利用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乳白花 形态标记性状 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 临保系 杂种优势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个甘蓝型油菜核不育系亲和力的研究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4个不同甘蓝型油菜核不育系类型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纯合不育系9012A和双隐性核不育系5A的亲和力最强,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全不育系12 -148A次之,显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系6A的亲和力最弱。不同日龄花粉对3个隐性核不育系结实的影响略有不同,但从花开至花落,不同日龄花粉对3个不育系授粉,均表现正常结实。甘蓝型油菜核不育株花开3~5d内,结实率能保持100%,之后随着柱头日龄的增长,结实率降低, 9d时已不再结实。

关键词: 油菜 细胞核雄性不育 亲和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油菜形态标记性状研究进展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摘要:对已发现的十余种甘蓝型油菜形态标记性状及其在杂种优势利用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分析, 结果表明其应用研究处于初级阶段。目前在生产上还没有广泛应用的油菜形态标记性状,多数研究 只是停留在试验田。建议将新优良形态标记性状的创造和加强已有形态标记性状利用这两方面作为 将来形态标记性状研究重点内容;并探讨了形态标记性状应用于不去雄直接生产油菜杂交种,机械 化制种以及作为观赏油菜栽培等新的利用方式。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形态标记性状 杂种优势 杂交制种 观赏油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菜型油菜与小白菜的品质比较

安徽农业科学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 4个白菜型油菜品系和 4个小白菜品种的品质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白菜型油菜Vc含量和粗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小白菜 ;可溶性糖含量与小白菜相当 ;有机酸含量略高于小白菜

关键词: 白菜型油菜 小白菜 品质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双低杂交种皖油14的选育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皖油 14(原C0 2 2 )是利用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育成的甘蓝型油菜杂交种 ,具有丰产、稳产、优质 (高含油、低芥酸、低硫甙 )、抗 (耐 )病等特性。安徽省区试平均产量 2 6 6 1kg/hm2 ,比对照秦油 2号增产 7.2 % ,比对照中油82 1增产 2 2 .9%。全国 (长江下游区 )区试平均产量 2 149kg/hm2 ,比对照中油 82 1增产 12 .6 %。抗 (耐 )病性优于秦油 2号和中油 82 1。芥酸含量为 0 .36 % ,硫甙含量为 31.2 μmol/g ,含油量达 44 .3 %。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双低 杂交种 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 皖油14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菜籽(饼)中硫代葡萄糖甙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已建立的有关油菜籽 (饼 )硫代葡萄糖甙的测定方法进行分析 ,综合考察其方法原理和实践经验 ,并重点就这些方法中影响硫甙分析的若干因素进行探讨 ,以求最大限度地减少试验误差 ,使获得的结果更加可靠。

关键词: 油菜 硫代葡萄糖甙 测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双低杂交种“皖油18”的选育

安徽农业科学 2002 CSCD

摘要:皖油 18 (原代号 7C2 4)是利用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育成的第 3个强优势甘蓝型油菜杂交种 ,2 0 0 2年通过全国品种审定。该组合一般较秦油 2号 (对照 ,双高杂交种 )增产 8%~ 10 %左右 ,较中油 82 1(对照 ,双高常规种 )增产 15 %左右 ;抗寒抗倒耐肥 ,抗 (耐 )病性优于秦油 2号和中油 82 1,全生育期 2 2 5d左右 ,较秦油 2号早 3~ 4d ,较中油 82 1迟 1~ 2d ;1999~ 2 0 0 0年度全国区试抽测皖油 18含油量为 43 .0 4% ,芥酸含量为 4.92 % ,硫甙含量为 2 8.5 4μmol/g ;皖油 18丰产稳产性好 ,地区适应性广 ,株型合理 ,经济系数高 ,是一个综合性状突出的双低杂交种 ,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种植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双低 杂交种 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 皖油18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菜抗(耐)菌核病的人工接种鉴定技术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2 CSCD

摘要:采用人工接种鉴定和田间自然发病鉴定的方法 ,通过对 61个国内外油菜品种抗 (耐 )油菜菌核病的差异性的比较 ,评价不同的方法在不同的时期鉴定油菜抗 (耐 )病性的优缺点。试验结果表明 :2种人工接种方法鉴定结果均显示出品种间的抗 (耐 )性差异显著 ,在不同的生育期间油菜对菌核病的抗侵染和抗扩展的能力不一致 ,青角期人工接种法鉴定结果与田间自然发病鉴定结果呈相关性正显著

关键词: 油菜菌核病 人工接种 自然发病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栽培措施控制油菜菌核病的研究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2个甘蓝型油菜品种为材料,利用自然鉴定和人工接种方法研究不同播期和不同密度等栽培措施对控制油菜菌核病的作用。结果表明,品种和播期对油菜菌核病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种植密度对油菜菌核病的影响不显著,选用抗(耐)病性品种和适当晚播可有效控制或避开油菜菌核病发生。合理密植可提高油菜产量。

关键词: 油菜 菌核病 栽培控制 自然鉴定 人工接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菜菌核病抗性鉴定方法——花期牙签接种方法的探讨

安徽农业科学 2001 CSCD

摘要:在人工气候室进行的不同温度、不同相对湿度条件下花期牙签接种试验的结果表明 :温度和相对湿度显著地影响病斑的长度。在中、英、法三国对中国和欧洲的 14个油菜品系进行的抗性鉴定结果表明 :不同品系植株病斑的平均长度有差异 ,说明不同品系抗菌核病能力有差异。牙签接种法能够根据接种后一定时间病斑的平均长度区分品种的抗菌核病能力。且方法简单 ,快速 ,易操作。但由于接种过程中植株茎受到人为创伤 ,其外部防御系统遭到了破坏 ,使植株的抗侵染和抗扩展能力有所改变。建议在使用牙签穿刺法鉴定的同时 ,结合使用别的菌核病抗性鉴定方法。

关键词: 油菜 菌核病 抗性鉴定 牙签接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