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栝楼组织培养及非试管苗快繁技术研究
《中国瓜菜 》 2006
摘要:对栝楼茎尖组织培养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激素浓度对其芽丛的形成、分化及根的形成有不同的影响,栝楼茎尖组织培养的最佳诱导、增殖和生根培养基分别是MS+6-BA1.5mg/L+IBA0.3mg/L+NAA0.05mg/L、MS+6-BA1.0mg/L+IBA0.3mg/L+NAA0.05mg/L和1/2MS+IBA0.5mg/L。利用栝楼组培苗在隔离网棚中抽出的匍匐茎进行非试管快繁育苗,可低成本、快速繁育出栝楼优质种苗,其中以9-10月份繁出的种苗在当年假植中形成的地下块茎最大,定植当年坐果率、经济产量最高。
草莓保护地早熟栽培品种比较试验
《安徽农业科学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9个早熟草莓品种的主要植物学特性、产量和经济性状进行了调查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枥木少女、益香、章姬在产量、果实品质、抗病性等综合性状方面表现突出,适合在江淮地区草莓促成栽培中推广。
安徽省脱毒马铃薯种薯生产体系模式
《安徽农学通报 》 2003
摘要:概述了马铃薯的产业发展前景及马铃薯脱毒推广应用现状,指出了"三级种薯生产体系"及"科研+企业+农户"的产业链模式,分析了这一体系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法及在马铃薯产业化经营中的优势和应用价值。
小花补血草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
《安徽农学通报 》 2002
摘要:试验显示小花补血草幼嫩花序作为组培快繁材料 ,取材容易 ,分化成苗效率高 ,克服了传统种子繁殖造成商品质量下降而茎尖组培取材料又较困难的问题
安徽省马铃薯产业化发展的探讨
《安徽科技 》 2001
摘要:马铃薯是一种粮菜兼用型作物,它具有产量高、营养丰富、适应性强、用途广泛等优点,已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稻、麦、玉米的第四大粮食作物。我国是马铃薯种植大国,栽培面积居世界第一位且逐渐扩大。安徽省的种植面积常年约4万公顷,近几年有所扩大,但发展趋势远远低于全国水平。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和农业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薯类市场的国际化,为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带来更多商机,因此,尽快建立马铃薯脱毒及微型薯生产体系和脱毒马铃薯原原种、原种生产基地,规范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