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红芽芋的丛生芽诱导和再生体系建立
《分子植物育种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红芽芋球茎的顶芽或侧芽为外植体,采用MS培养基,附加不同的植物激素,进行组织培养试验,采用正交设计对影响红芽芋组织培养的丛生芽诱导进行优化,并建立红芽芋离体再生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初代培养过程中MS+6-BA 1.5~2.0 mg/L+NAA 0.05 mg/L为丛生芽诱导最佳培养基;MS+6-BA2.0 mg/L+NAA 0.05 mg/L为理想的继代增殖培养基;1/2MS+IBA 0.1~0.3 mg/L是最佳的生根培养基适于诱导生根获得再生植株。
马铃薯耐热无性系离体筛选的初步研究
《分子植物育种 》 2009 CSCD
摘要:为了获得耐热性较高的马铃薯品种,本研究以马铃薯试管苗的愈伤组织为供试材料,采用羟脯氨酸(HYP)和热胁迫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马铃薯耐热无性系的离体筛选研究。研究结果表明,MS+1.5~3.0mg/L6-BA+0.1mg/LNAA的培养基均能够诱导全部供试马铃薯茎段产生愈伤组织,说明细胞分裂素6-BA对愈伤组织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确定了马铃薯愈伤组织耐羟脯氨酸筛选的适宜浓度为0.2~0.4mg/mL。MS+1.0~5.0mg/LBA+0.1mg/LNAA+5mg/LGA的分化培养基能够诱导愈伤组织进行植株再生,但分化率较低,只有8%~25%。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分化培养基均能诱导马铃薯愈伤组织分化成苗,本实验还筛选出热胁迫的适宜条件为42℃24h,且经过羟脯氨酸与高温胁迫结合多次筛选获得了两个耐热无性系NKY1和NKY2。初步表明本筛选方法可以用于马铃薯耐热无性系的筛选。
安徽省马铃薯稻草覆盖栽培模式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为获得安徽地区最佳马铃薯稻草覆盖栽培模式和播种期,提高马铃薯种植效益、促进稻草秸秆还田。[方法]2009年以品种费乌瑞它为材料开展春马铃薯不同稻草覆盖模式和播种期对比试验,对出苗期、成苗率、产量、大中薯率和稻草还田率等综合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在各个小区中,出苗最早的均是稻草+地膜覆盖模式的处理。4月1日测量时处理2马铃薯植株高度仅为9.25cm,而处理1稻草覆盖植株高度为13.25 cm,稻草+地膜覆盖植株高度为16.50cm。4个不同播种时期,均以稻草+地膜覆盖模式马铃薯产量和大中薯率最高。稻草+土覆盖模式稻草秸秆还田效果最好。[结论]江淮地区在2月2日前后采用稻草+土覆盖进行马铃薯栽培较为合适,具有高产、省工节本、稻草还田效果好等优点。
江淮地区春季马铃薯稻草覆盖栽培适宜品种筛选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筛选适宜江淮地区春季稻草覆盖栽培的马铃薯品种。[方法]以东农303为对照品种,对10个稻草覆盖栽培马铃薯参试品种的生育期、植株形态特征、薯块性状、产量和商品薯率等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筛选适宜江淮地区春季稻草覆盖栽培的马铃薯品种。[结果]在10个参试品种中,中薯3号表现最好,产量高、薯块较大、结薯集中、芽眼中等、表皮光滑、薯形优美,且大中薯率高,高于对照12.51%;其次为费乌瑞它和郑薯5号。中薯3号、费乌瑞它和郑薯5号生育期短,薯块膨大速度快,产品上市早,经济效益好,同时不影响下茬水稻种植,适宜江淮地区春季稻草覆盖栽培。[结论]该研究为江淮地区发展稻草覆盖栽培马铃薯提供了科学依据。
百蕊草无性系建立与瓶外生根研究
《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 》 2008
摘要:[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establish the rapid micro-propagation system in Thesium chinense Turcz.[Method]With stem fragments of wild Thesium chinense Turcz as explants,different culture media were designed to conduct induction culture,strengthening plantlet culture and in vitro rooting.[Result]The optimum medium for inducing clustered shoots was determined to be MS medium appended with 1.5 mg/L 6-BA,0.01 mg/L NAA and 0.3 mg/L 2,4-D;in addition,60 mg/kg ABT was suitable for rooting,by which the...
关键词: 瓶外生根 增殖培养 试管苗 丛生芽诱导 外植体 百蕊草 愈伤组织 培养基配方
蓝莓丛生芽的诱导及植株再生
《分子植物育种 》 2007 CSCD
摘要:利用蓝莓的茎段作为外植体,在添加各种激素的培养基上培养,研究蓝莓茎段离体繁殖影响因素,筛选出蓝莓离体最佳增殖和生根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在MS+2 mg/L ZT+0.2 mg/L NAA的增殖培养基上,经过两次继代培养后蓝莓的增殖系数可达到30~50倍左右,在1/2 WPM+0.5 mg/L IBA的生根培养基上单株试管苗平均可产生7.5条根系,生根率可达到95%以上,通过炼苗和移栽试管苗的成活率可达95%左右,从而建立了蓝莓工厂化育苗技术体系,为蓝莓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优良种苗。
栝楼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栝楼种质资源圃中的28个性状有差异的单株进行聚类分析研究,从而了解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浙江省的吊瓜和安徽省的栝楼之间遗传距离较远;安徽省内栝楼的种质资源较为丰富,资源大体上可以分为5大类;同一类中种质资源在植物学和生物学性状上仍存在有较多的差异性;本研究还发现"大麻籽"和"大麻籽二号"虽然外部形态相似,但它们的遗传距离较远。因此,对栝楼种质资源进行分类时不仅要从外部形态上进行分析,还要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作进一步的验证。
栝楼间作生姜立体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安徽农学通报 》 2007
摘要:本文结合栝楼间作生姜的生产实际,从栝楼、生姜的选种、对土壤肥料要求、立体栽培的田间配套关键栽培管理技术及收货等多方面进行了详细总结,为提高农业经济效益起到了良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