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2967条记录
家蚕核糖体的提取及其Sarcin/Ricin结构域的初步鉴定

蚕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超速离心结合密度梯度离心法从蚕蛹中提取家蚕80S核糖体,经尿素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表明家蚕核糖体的RNA同大鼠核糖体RNA在序列长度上有明显差异,家蚕5.8S rRNA高于大鼠5.8S rRNA,而家蚕5S rRNA的序列长度则略低于大鼠。用核糖体失活蛋白R ic in分析鉴定家蚕核糖体的Sarc in/R ic in结构域,结果是家蚕Sarc in/R ic in结构域比大鼠Sarc in/R ic in结构域离28S rRNA的3′末端更近。

关键词: 家蚕 核糖体 Sarcin/Ricin结构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氮肥用量对晚稻生长的影响与产量效应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武运粳7号为材料,研究施氮量对晚稻茎蘖动态、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的群体茎蘖动态随氮素用量增加而增加,处理间茎蘖数差异明显。随氮素基穗肥增加,有效穗数和千粒重都随之增加,而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呈下降趋势、氮素基穗肥施用水平越高,有效穗数的增加幅度减小。从试验可知,千粒重与有效穗数是可以同步提高的,但晚稻靠增加有效穗数提高产量潜力有限,提高千粒重、每穗实粒数具有一定的空间。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施氮处理产量比对照增产40.9%~119.1%,平均增产88.18%。各处理间产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不同氮量的氮素生产力同早稻相同,也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低氮水平施氮量少的氮素生产力高,高氮水平施氮量高使氮素生产力降低。该试验最高产量施氮量为309.89 kg/hm2,产量达最高8 830.13 kg/hm2;最佳经济施氮量为292.34 kg/hm2,净效益达到最高值,为7 331.77元/hm2。

关键词: 武运粳7号 施氮量 产量及构成因素 氮素农学生产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中粳皖稻88的选育经过及栽培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皖稻88系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选育而成的中粳杂交水稻新组合,具有高产、稳产、抗稻瘟病、制种产量高、适宜于在江淮沿江地区推广的杂交中粳新组合。

关键词: 皖稻88 选育 抗稻瘟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钾配施对小麦产量的调控效应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结果表明:适宜的氮、钾用量配比可显著提高小麦的穗数、株高、穗长、穗粒数和千粒重,从而促进产量的显著提高。配施氮钾肥的小麦增产61.3%~110.9%。该试验条件下,以处理N3K2(N 210 kg/hm2+K2O 150 kg/hm2)产量最高,适宜的氮钾比为1.4∶1。

关键词: 小麦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氟虫睛·毒死蜱及其混配对二化螟的室内毒力测定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室内恒温条件下,采用浸渍法测定了氟虫腈、毒死蜱及其混配对二化螟的毒力效应,并评价了这2种药剂的联合作用。结果表明,氟虫腈、毒死蜱混配剂D的共毒系数最大,为233.42。

关键词: 氟虫腈 毒死蜱 混配剂 二化螟 毒力测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显性半矮秆基因的SCAR标记及初步定位

作物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粳稻品系Y98149是从离子束诱变的后代中获得的显性半矮秆突变体,与野生型Y98148是1对株高近等基因系。将已经获得的3个与水稻显性半矮秆基因紧密连锁的RAPD标记分别克隆、测序,根据测序结果设计了3对特异性PCR引物,成功地将RAPD标记S1041525、S1076549和S1272403转化成更稳定的SCAR标记SCS1041498、SCS1076510和SCS1272388。通过Y98148×Y98149的F2代分离群体的分析,这3个SCAR标记与显性半矮秆基因的遗传距离分别为12.6cM、7.5 cM和16.3 cM,且位于基因的同一侧。序列同源性比较表明,标记S1272403为单拷贝,其核苷酸序列与水稻第7染色体上2个BAC克隆B1249D05(AP006451)和OJ1212-C12(AP005604)同源性为99%,B1249D05与OJ1212-C12有23 kb的重叠区域,标记S1272403位于这个重叠区域,据此初步将显性半矮秆基因定位,为进一步精确定位和图位克隆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水稻 半矮秆突变体 显性基因 SCAR 基因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对安徽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几点判断和思考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安徽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考察,认为该组织近年应运而生,发展加快,作用明显,形式多样,地位提高,但仍处起步阶段,覆盖面较小,运作水平低,生存环境差;指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既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又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要坚持其多样性、民办性及效益性,以促进其快速健康发展;对推进该组织发展提出一些相关的举措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判断 思考 安徽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云石粉对皖南酸性红黄壤磷组分及磷有效性的影响

土壤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施用P肥的基础上配合使用白云石粉,用酸性土壤无机P分级方法测定皖南红黄壤各形态P的含量。结果表明:使用P肥能明显提高土壤全P、无机P和土壤速效P含量;土壤速效P与无机P各组分的相关性以Al-P最好,Fe-P、O-P次之,Ca-P最差。施用白云石粉,当季土壤Ca-P含量及其在无机P中所占的比例明显提高,Al-P的形成受到抑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却更有利于有效性较高的Al-P含量的增加。

关键词: 白云石 酸性红黄壤 无机磷组分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效速溶硼肥“富利硼”在油菜上的应用效果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硼足量的土壤上进行富利硼和硼砂基施和喷施试验,结果表明:富利硼较之于硼砂能更大程度地改善油菜的整体性状,提高油菜产量,肥效明显优于硼砂,又易溶解。同养分含量的硼肥,基施富利硼较硼砂和对照分别增产6.36%和4.82%,喷施富利硼较硼砂基施和对照(清水)分别增产2.4%和40.5%。

关键词: 富利硼 硼砂 油菜 产量 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芜湖县易太镇土壤肥力现状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芜湖县易太镇的34个土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易太镇土壤的pH平均值为6.32,属弱酸性;有机质、全N、碱解N平均值分别为30.7 g/kg1、.88 g/kg1、5.80 mg/kg,均处于高水平;速效P的平均值为20.25 mg/kg,但所测得速效P数值之间变动较大,部分土壤缺P;有效K和有效B均处于较低水平,平均值分别为53和0.39 mg/kg;有效Zn、活性Si平均值分别为10.37 mg/kg和0.146 g/kg,均高于各自临界值1.5 mg/kg和0.1 g/kg。

关键词: 土壤肥力 分析 易太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