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长江流域有限果枝早熟棉资源利用价值研究
《中国棉花 》 2018
摘要:为了发挥早熟棉在长江流域棉区省工、省肥、省药、衔接茬口等方面的优势,从早熟棉种质资源中选育出零式果枝、一式果枝2种有限果枝类型种质资源(品系)和二式果枝类型早熟棉种质资源(品系)在早熟性、品质和产量等方面进行比较。从比较试验结果来看,零式果枝种质资源(品系)早熟性、品质最好,但产量较差,存在少量倒伏现象;二式果枝类型种质资源(品系)小区结铃数最多,但截止收花结束有较多棉铃无法正常吐絮;一式果枝种质资源(品系)产量最高,后期未吐絮铃少,可以衔接直播油菜茬口,较适合长江流域当前生产方式,具备较强的优势。


转RRM2基因棉田昆虫群落多样性及其时序动态
《生物多样性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评价新型转基因棉花在长江生态区对棉田生态环境安全性的影响,2013–2015年作者以新型转RRM2基因棉花(Gossypiumhirsutum)为材料,以其亲本‘中棉所12’为对照,在安徽省沿江棉区系统研究了转基因棉田昆虫群落、害虫亚群落和天敌亚群落的结构与组成、个体数量、群落特征参数及其季节性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转RRM2基因棉田的主要类群组成、优势类群与非转基因棉田没有差异,但在2013年转RRM2基因棉田棉蚜个体数量显著高于非转基因棉田,叶螨类、棉铃虫和其他鳞翅目的个体数量显著低于非转基因棉田,在其他年份没有显著差异;其他类群的个体数量在两类棉田间没有显著差异。在棉田害虫发生量大的年份,转RRM2基因棉田的昆虫群落个体数量较非转基因棉田增加,物种丰富度较非转基因棉田减少,但差异不显著,而两类棉田年度间均差异显著。转RRM2基因棉田昆虫群落和害虫亚群落的全生育期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集中性指数与非转基因棉田没有显著差异;其天敌亚群落的三个指数在2013年与非转基因棉田差异显著,其他年份没有显著差异;两类棉田年度间差异均不显著。转RRM2基因棉田昆虫群落、害虫亚群落和天敌亚群落个体数量、群落特征参数的时序动态与非转基因棉田较一致,具季节性波动;在群落个体数量高峰期,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处于低谷,而优势集中性指数则相反;昆虫群落、害虫亚群落的季节波动明显,天敌亚群落的季节性变化较平缓。因此,转RRM2基因棉花对棉田昆虫群落的结构与组成、群落特征参数及其时序动态没有显著影响,但在气候适宜年份,转RRM2基因棉田的害虫发生量可能增大。
转录组测序技术筛选安徽乌菜与普通白菜的差异表达基因
《中国蔬菜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乌塌菜是白菜亚种的一个变种,叶面上有皱泡是安徽乌菜区别于其他白菜亚种的一个典型特征。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安徽乌菜(黄心乌和黑心乌)和叶面平展的普通白菜进行转录组测序,共获得27.75 Gb clean data,各样品clean data均达到4.00 Gb,Q30碱基百分比在90.53%以上。将测序数据进行de novo拼接后得到127 988条转录本和46 950条unigene,平均长度分别为1 327.71 bp和856.26 bp。以FDR(false discovery rate)<0.01且差异倍数FC(fold change)≥2为标准筛选安徽乌菜和普通白菜的差异表达基因,共筛选到1 296个差异表达基因。对所得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不同数据库比对,共有1 156个差异表达基因被注释,其中1 150个差异表达基因注释到nr数据库;864个差异表达基因注释到GO数据库;200个差异表达基因注释到KEGG数据库,分属80条代谢通路。


太湖县野生水芹再生体系的建立
《安徽农学通报 》 2018
摘要:该文以太湖县野生水芹腋芽为试验材料,探讨了不同消毒时间和激素浓度对野生水芹组织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野生水芹腋芽为外植体的最适消毒时间为8min。最适诱导培养基为MS+6-BA1.0mg·L-1+NAA0.25mg·L-1,其腋芽增殖率最高为92.3%;转入生根培养基MS+NAA0.5mg·L-1的第60天时,生根率为100%;移栽后,成活率达98%以上。


有机硅助剂与除草剂混配对防除棉田杂草的增效作用
《中国棉花 》 2018 CSTPCD
摘要:为了提高草甘膦和乙草胺的药效,研究了有机硅助剂杰效利与草甘膦和乙草胺混配对棉田杂草的防效。结果表明,添加杰效利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在减少用药量的同时,可以显著提高草甘膦、乙草胺对棉田杂草的防效,并延长持效期。其中,杰效利按照2 000~6 000倍液与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1 230 g·hm~(-2)+乙草胺乳油1 500 g·hm~(-2)混配,能在消灭杂草的同时有效抑制杂草种子的萌发,且速效性和持效期均较好,尤其是杰效利按照2 000倍、4 000倍液与草甘膦+乙草胺混配对棉田杂草的防效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