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rice improvement(模糊匹配)
209条记录
氮肥深施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为氮肥在巢湖流域水稻生产中的合理施用提供参考。[方法]试验设全程深施、基肥深施、面施和不施氮肥4个处理,采用完全随机排列研究了氮肥深施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拔节期和抽穗期,不同处理的根冠比和根系干重的大小关系为:全程深施(基肥深施(面施。成熟期,不同处理的根冠比和根系干重的大小关系为:全程深施(面施(基肥深施。与不施氮肥处理相比,面施、基肥深施和全程深施处理的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分别提高了39.9%、40.5%和39.4%,每穗粒数分别增加了5.1%、5.7%和10.3%。与面施处理相比,基肥深施和全程深施处理的每穗粒数分别增加了0.6%和5.8%;全程深施处理的千粒重增加了5.5%。施氮处理较不施氮处理增产43.0%~52.5%,全程深施处理较面施处理增产6.7%。[结论]氮肥深施可以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提高水稻的产量。

关键词: 氮肥深施 水稻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肥施用时期及用量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为氮肥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新两优6号为试材,采取田间小区试验方法,在施用等量氮肥的条件下,共设7组处理,研究氮肥施用时期及用量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基肥施氮比例过高,促进水稻前期的生长特别是地上部分的生长,容易导致营养生长过旺;增加分蘖肥和穗肥的比例,可以促进水稻后期生长,保持根系的活力和提高根系的总量,能够使水稻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均衡发展;降低基施氮肥比例,增加分蘖肥和穗肥比例,能够满足水稻生长后期对养分的需求,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增加,水稻产量提高。[结论]在沿巢湖流域坡岗地区,以处理⑦(30%氮肥作基肥+30%氮肥作分蘖肥+40%氮肥作穗肥)产量最高。

关键词: 水稻 氮肥 施用时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籼稻抽穗期耐热性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中籼稻抽穗期耐热性的评价方法及应用。[方法]以安徽省生产上推广的30个中籼稻品种为材料,采用分期播种和盆栽方式,利用温室模拟高温热害环境,在抽穗开花时期鉴定其耐热性,根据产量损失的大小,提出水稻抽穗耐热性的评价指标。[结果]根据产量损失的大小,将水稻品种的抽穗期耐热能力分为4类。耐热系数>90%的品种为耐热品种,高温对其结实率有一定影响,但产量损失较小,在10%以下;耐热系数在80%~90%的品种为中度耐热品种,其受高温影响的产量损失在10%~20%;耐热系数在55%~80%的品种为敏感品种,其受高温影响的产量损失在20%~40%;耐热系数<55%的品种为高度敏感品种,其受高温影响的产量损失大于40%。[结论]根据耐热性评价指标筛选出中籼2503、皖稻173和皖稻89等一批强耐热品种。

关键词: 水稻 耐热系数 评价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巢湖流域水稻营养诊断施肥技术研究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09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巢湖流域水稻营养诊断平衡施肥技术,结果表明:施用氮磷钾对水稻生长发育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并能改善产量结构性状,增加水稻产值,提高经济效益。2 a试验平均,水稻平衡施肥较不施氮肥、磷肥、钾肥及不施肥的空白对照的增产率分别为33.2%、11.7%、17.8%及39.8%,施肥增收1972~6722元/hm2,产投比为4.46~8.16∶1。

关键词: 水稻 营养诊断施肥 巢湖流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水分条件下连续多年秸秆还田对水稻、油菜产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为合理利用秸秆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不同水稻和油菜品种为材料,不施秸秆为对照,研究无水层灌溉栽培和常规淹水栽培条件下连续多年秸秆还田对水稻及后茬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常规淹水栽培条件下,小麦秆与土壤混合、油菜秆与土壤混合处理第1年水稻产量较对照增加5.9%~7.2%,第2、3、4年水稻产量分别较对照减少6.7%~8.0%、16.0%~17.9%、22.6%~23.9%;无水层灌溉栽培条件下,秸秆还田处理第1年水稻产量较对照增加6.3%~11.5%,第2、3、4年水稻产量分别较对照减少0~21.3%、2.1%~2.8%、9.6%~11.6%;秸秆还田处理第1年油菜产量较对照增加1.8%~9.3%,第2、3年油菜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4.3%~10.6%、5.9%~14.1%。[结论]秸秆还田后第1年水稻产量增加,连续多年秸秆还田后油菜产量逐年增加。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水稻 油菜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及其敏感突变体苯达松抗性的生理生化差异研究(英文)

作物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苯达松敏感致死(bentazon sensitive lethal,bsl)基因在杂交水稻(Oryza sativa L.)混播制种和杂交稻种纯度鉴定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以水稻品种农林8号(N8)、W6154s和其对应的bsl突变体农林8号m(N8m)和8077s为材料,分析了苯达松处理对叶片中叶绿素(Chl)含量、丙二醛(MDA)含量、氧自由基含量、净光合速率(Pn)、叶绿素荧光参数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及苯达松含量的变化,旨在揭示水稻苯达松抗性差异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苯达松处理使bsl突变体叶片光系统II中还原性QA组分积累,光合电子传递受阻,光合能力丧失,氧自由基伤害积累,Chl降解、质膜氧化加剧,植株死亡。叶片中苯达松残留含量分析表明,较强的苯达松代谢能力是抗性品种免受苯达松伤害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水稻 苯达松 敏感致死突变体 抗性 生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脆片的制作工艺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制作玉米脆片的最佳方法。[方法]以玉米、大米为主要原料,经磨粉后与辅料相混,加入面粉改良剂经膨化制成香甜玉米脆片,经口感品评分确定最佳工艺参数。[结果]结果表明,该研究中,玉米脆片制作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玉米、大米搭配,鸡蛋2个,食盐5%。所得产品颜色,风味,口感及经济效益为最佳。[结论]该研究制作的玉米脆片具有营养搭配合理,便于保存,食用和生产方便等特点。

关键词: 玉米 大米 脱皮 粉碎 膨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云英与化肥配施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紫云英与水稻轮作制下,化肥与紫云英配施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方法]进行早稻和晚稻施肥效应试验,测定水稻的各种经济性状并分析与不同施肥处理的关系。[结果]化肥与紫云英配施,不仅能提高水稻产量,而且可以减少化肥用量;在减少40%化学肥料的基础上,配施15 000 kg/hm2紫云英效果最佳。[结论]紫云英对下茬作物具有较为明显的后效。

关键词: 紫云英 化肥 配施 水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高效水稻品种协优9019在不同生态区适应性分析

中国稻米 2008

摘要:为给在不同的生态环境条件下,氮高效水稻品种选育及栽培提供依据,选用氮高效水稻品种协优9019,在5个不同的生态条件(A:长江沿岸生态区;B:皖南山地生态区;C:大别山地生态区;D:江淮之间丘陵生态区;E:淮河沿岸及淮北平原生态区)下,应用灰色关联理论对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联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A、D生态区关联度最高为结实率,其次是每穗总粒数与总颖花数;C、E生态区关联度最高为每穗总粒数,其次是总颖花数;B生态区主要的限制因素为总颖花数,其次是结实率。因此,在A及D生态区生态区的主攻方向为提高结实率,在B、C及E生态区主要解决"库"的不足。

关键词: 水稻 氮高效 适应性 协优9019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氮素籽粒生产效率遗传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了解不同氮环境中水稻氮素籽粒生产效率的遗传特点。[方法]采用Dasanbyeo×TR22183杂交,构建了163个家系组成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ILs),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研究施氮、不施氮处理的水稻氮素籽粒生产效率的遗传机制。[结果]两亲本的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在不同处理中均存在统计学差异,RILs群体的变幅较大,极显著差异,且呈连续变异。水稻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属两对主基因+多基因控制,在施氮处理下的最适模型为E-1-4模型,主基因表现为显性上位作用,遗传率为51.03%,且两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不同;在未施氮处理下的最适模型为E-1-9,主基因表现为抑制作用,遗传率为41.10%。主基因间包括加性和加性上位互作效应。[结论]水稻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在不同的氮环境中均属两对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控制,主基因遗传率在施氮环境中表现相对较高。

关键词: 水稻 氮素籽粒生产效率 遗传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