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548条记录
施用化肥对砂姜黑土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生态环境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安徽省砂姜黑土的不良属性,在安徽蒙城砂姜黑土上进行了4年的施肥定位试验,施肥方式为年施氮量(以N计)0、360、450、540、630、720 kg·hm-2,玉米季占55%,通过研究连续施肥措施下砂姜黑土耕层土壤活性有机质组分的变化特征,分析了单施化学氮肥对土壤有机质组分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化学氮肥有利于提高土壤总有机质质量分数和活性有机质质量分数,变化幅度分别为17.49~19.46、3.10~3.52 g·kg-1,化肥施用水平之间差异不显著,相比不施肥,施肥土壤的总有机质质量分数增加1.53~3.53 g·kg-1、活性有机质质量分数增加0.10~0.52 g·kg-1、稳定态有机质增加1.02~4.30 g·kg-1。处理间高活性有机质质量分数变化范围为0.46~0.62 g·kg-1,施用化肥后降低,高量氮肥与不施肥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中活性有机质质量分数在2.21~3.25 g·kg-1之间,且与氮肥施用水平有关,年施氮量(以N计)高于540 kg·hm-2时其值增加,但各施用水平间无显著差异(P>0.05)。施氮对CMI的影响不显著,土壤总有机质增加的有机质组分主要为稳定性有机质。施氮处理的玉米籽粒产量明显高于不施氮处理,年施氮(以N计)720 kg·hm-2的玉米籽粒产量最高,达11 137.90kg·hm-2。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3种活性有机质之间,活性有机质和高活性有机质相关性最高,关系最为密切;碳库管理指数与活性有机质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10;总有机质含量与活性有机质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与碳库管理指数无显著相关性(P>0.05);玉米籽粒产量与总有机质、活性有机质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碳库管理指数显著相关(P<0.05)。由此可知,化学氮肥可促进砂姜黑土耕层土壤总有机质和活性有机质的提高,且二者均能够反映砂姜黑土施用化肥后的肥力变化情况;提高砂姜黑土总有机质的有机质组分主要是稳定态有机质;要提高玉米产量需要较高的氮肥用量。

关键词: 砂姜黑土 化肥 活性有机质 碳库管理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农业科研单位财务管理探索

江苏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强化预算管理、规范政府采购工作流程、提高资金运行效率和使用效益、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等方面促进了农业科研单位财务管理的规范和提高。但随着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深入,如何使现行的预算管理办法、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农业科研单位实际情况相结合,还存在诸多难点,例如:项目支出预算与国库集中支付的管理脱节;项目支出预算下达滞后,影响科研项目工作正常进行;农业科研项目预算执行难,造成项目经费变相浪费;农业科研单位实行公务卡结算管理,与科研项目实际支出需求有差异。针对这些难点,提出加强农业科研财务管理工作的对策:转变理财观念,强化财务管理基础;严格预算编制,加强预算执行管理;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加快完善国库集中支付网络平台建设,保证数据管理的安全稳定;提高财会人员实际操作能力。

关键词: 国库集中支付 预算管理 财务管理 农业科研单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风干鳊鱼腌制过程适宜加盐量的研究

食品科技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鳊鱼为原料制作风干鳊鱼,以腌制过程盐卤中的氨基态氮的量以及产品的含水量、含盐量、挥发性盐基氮含量、pH值和感官评价为指标,研究加盐量对这些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盐卤中的氨基态氮的量、鱼肉的含盐量与加盐量呈正相关关系,而鱼肉的含水量、挥发性盐基氮含量和pH值与加盐量呈负相关关系。综合各项指标,确定腌制适宜加盐量为5%。

关键词: 风干鳊鱼 腌制 适宜加盐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自然降水条件下耕作方式对小麦生长、产量及土壤水分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寻小麦高产节水耕作技术,在2011-2013小麦生长季,通过定位试验,以安徽大面积主推小麦品种济麦22为材料,比较分析了在自然降水条件下秸秆还田+深耕+播后镇压、深松+播后镇压、旋耕+播后镇压、旋耕和复式播种作业5种耕作方式下淮北地区小麦生长发育、产量及土壤水分的差异。结果表明,各耕作处理下小麦田间出苗率均在70%以上,基本可以满足小麦生产对田间出苗的要求。在5个处理中,旋耕+播后镇压处理出苗率最高,达83%;复式播种作业处理的单株次生根数最高,2年在生育后期分别达到24.2和28.9条;旋耕+播后镇压处理2年平均及各年度的籽粒产量均最高,分别为8 206.8、8 175.5和8 238.0kg·hm-2,复式播种作业次之,秸秆还田+深耕+播后镇压最低,处理间差异显著。深松和旋耕处理在小麦生育后期0~20c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较低,而40~60c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较高。本试验条件下,旋耕+播后镇压是小麦兼顾高产节水的最优耕作播种方式。

关键词: 小麦 耕作方式 生长发育 产量 土壤水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主成分-聚类分析评价长期施肥对砂姜黑土肥力的影响

土壤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安徽濉溪杨柳定位试验(1981-)为平台,以土壤的5种酶活性(脲酶、酸性磷酸酶、中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及7种基础化学性质(pH、EC、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作为评价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最后将各主成分得分系统聚类。结果表明,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可将原12个土壤生物化学性质指标降维、提取出2个主成分,反映了原信息量的88.22%,且无原变量丢失。其中第一主成分以酸性磷酸酶、中性磷酸酶、EC、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贡献最大;第二主成分则以脲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pH贡献最大。作为综合评价砂姜黑土肥力的生物指标,酸性和中性磷酸酶优于其他三种土壤酶。以两个主成分得分为新指标进行聚类得到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砂姜黑土的培肥效果排序为MNPK,HMNPK>M>NPK>CK,即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是砂姜黑土的最佳培肥模式,单施有机肥次之,而长期单施化肥或者不施肥则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砂姜黑土 土壤肥力 施肥方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投喂频率对异育银鲫高糖、高脂饲料利用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探讨限定日投喂率时,投喂频率对异育银鲫高糖、高脂饲料利用的影响。对照组以高蛋白质饲料日投喂2次,HC2、HL2组分别以高糖、高脂饲料日投喂2次,HC4、HL4组分别以高糖、高脂饲料日投喂4次。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12尾初始体重为(13.18±0.24)g的健康异育银鲫。试验期为7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HL4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显著下降(P<0.05),饲料系数显著升高(P<0.05),HC4、HL4组肝体指数显著增大(P<0.05)。2)HC4组肠道蛋白酶活性显著低于HC2组(P<0.05),而肠道淀粉酶活性则相反;HL4组肠道脂肪酶、淀粉酶活性较HL2组显著下降(P<0.05)。3)HL4组肝胰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较HL2组显著下降(P<0.05),HC4、HC2组肝胰脏谷胱甘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4)除HL4组鱼体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HL2组(P<0.05)外,投喂频率对异育银鲫体成分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得出,在日投喂率一定的前提下,投喂频率由2次/d增至4次/d降低了异育银鲫对高脂饲料的利用,对高糖饲料的利用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异育银鲫 投喂频率 脂肪 生长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播下不同类型小麦品种叶片光合及籽粒灌浆的差异

麦类作物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给安徽麦区旱播条件下小麦品种类型选择提供依据,通过2年多点(蒙城、阜南、濉溪)试验,比较分析了早播下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的叶片光合性能及籽粒灌浆特性。结果表明,早播下冬性品种烟农19和济麦20的叶片叶绿素含量最高,半冬性品种皖麦52和周麦22次之,偏春性品种豫麦70-36和周麦23最低。冬性品种叶面积指数和群体干物重显著高于偏春性品种。相同类型小麦品种间叶绿素荧光参数Fo、Fm、Fv/Fm、ETR和ΦpsII差异皆不显著,但冬性与偏春性品种间差异显著。冬性品种平均灌浆速率高于偏春性品种,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皆以冬性品种最高,其中蒙城点冬性品种烟农19产量比偏春性品种豫麦70-36和周麦23分别增加了37.6%和38.4%,济麦20的产量分别比豫麦70-36和周麦23增加了37.5%和38.3%。

关键词: 叶绿素 叶面积指数 灌浆速率 叶绿素荧光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水平棉籽粕、储存温度和时间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

畜牧与兽医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选用31周龄、40周龄"京红"、"京粉"蛋鸡,分2个阶段研究不同棉籽粕含量日粮以及鸡蛋的储存温度和时间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第一阶段(正试期6周)分别在蛋鸡日粮中添加5%、9%和12%的棉籽粕;第二阶段(正试期6周)分别添加25%和30%的棉籽粕。每两周收集鸡蛋测定蛋品质并在不同温度环境下(室温、4℃、0℃和-10℃)储存一定的时间,煮熟后测定蛋黄强度。研究结果表明低量(≤12%)添加棉籽粕对两个品种蛋鸡生产性能无明显影响(P>0.05),高量(≥25%)添加时"京粉"产蛋率显著下降(P<0.05),对蛋重无明显影响,对"京红"产蛋率和蛋重均无明显影响(P>0.05);日粮中棉籽粕含量对蛋品质无明显影响(P>0.05);不同储存条件下各组鸡蛋蛋黄强度测定结果表明:超低温(-10℃)储存后各组蛋黄弹性明显增大,且存在品种间的显著差异(P<0.05)。

关键词: 棉籽粕 储藏温度 储藏时间 生产性能 蛋品质 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肥饲兼用型绿豆品种的引种栽培与评价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筛选适宜于安徽地区种植的肥饲兼用型绿豆品种,于2012—2013年在安徽科技学院进行田间试验和盆栽试验,对5个绿豆品种进行评价,记载各品种的根、茎、叶、花、荚果及种子的形态特征、生长特性及产量,测定各品种在盛花期的根瘤量和氮、磷、钾、铁、锌养分含量及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根瘤量可达地下部总重的16%~38%;供试品种中,小槐花花叶绿豆的产青量和干物量最大,种子产量、蛋白质产量最高,富集氮、磷、钾、铁、锌养分的能力最强;铜山小绿豆和大花叶子绿豆鲜草水分含量较高,而粗纤维含量较低,饲用适口性好。从产青量、干物量、营养价值、养分富集能力和生育期等方面综合考虑,初步认为小槐花花叶绿豆和大花叶子绿豆适宜在安徽地区种植推广。

关键词: 绿豆 生育期 产量 根瘤 养分积累 营养价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烯效唑对花生产量品质影响的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花育19’和‘花育23’为试验材料,在花生盛花期叶片喷施烯效唑,研究其对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烯效唑可延缓主茎高的增长,增加主茎直径,烯效唑浓度越大,植株表现越矮壮,以160 mg/L处理矮壮效果最明显;可促进根生长,增加单株根干重和单株果干重,提高根冠比和经济系数,2个品种处理区比对照区的根冠比、经济系数提高了0.8904~1.2015、46.57%~53.46%,产量增加18.09%~69.10%,处理区籽仁粗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均比对照增加。试验表明:花生盛花期叶片喷施适宜浓度的烯效唑,对花生产量和品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花生 烯效唑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