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782条记录
皖南牛种质资源特性和杂交改良效果分析

中国牛业科学 2019

摘要:[目的]研究皖南牛的种质资源特性,探讨其杂交利用效果.[方法]对皖南牛和和-皖杂交F1代牛进行了初生、6月龄、12月龄和24月龄体重和体尺性状测定.[结果]皖南牛和和-皖杂交F1代牛公母牛在0~6月龄、12~24月龄时是体重增长高峰期,利用日本和牛对皖南牛进行杂交改良,可显著改善其个体小、生长慢等不足,杂交优势明显.[结论]皖南牛是我国优良的地方品种牛之一,具有独特的遗传发育特性,亟需加以保护和开发利用,且杂交改良可能是提高其养殖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 皖南牛 种质资源特性 杂交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皖南黄兔血清生化指标的检测与分析

上海农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别选择4周龄、8周龄和12周龄健康的皖南黄兔各12只(公母各半),利用耳缘静脉采血的方法采集每只兔的血液,分析其血清生化指标.血糖、血脂分析表明:4周龄皖南黄兔GLU和CHOL含量最高,且4周龄公兔CHOL含量显著高于母兔.血清蛋白和含氮代谢物分析表明:4周龄皖南黄兔TP和ALB含量最低,且性别显著影响4周龄和8周龄皖南黄兔TP含量;4周龄和8周龄皖南黄兔CREA含量均显著低于12周龄皖南黄兔;4周龄公兔UREA含量显著高于4周龄母兔和其他各组兔.血清肝功能相关酶ALT和AST分析表明:4周龄兔ALT含量显著低于8周龄公兔和12周龄母兔,且各周龄公母兔ALT含量无差异.TG和AST含量在不同周龄和性别的皖南黄兔间均无显著差异.该研究初步获得了皖南黄兔的血清生化指标数据,可为皖南黄兔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 皖南黄兔 血清生化指标 周龄 性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乡村振兴战略下安徽省金融扶贫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19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下安徽省农村金融扶贫工作成效显著,但也依然面临着诸多阻碍.通过梳理与剖析安徽省农村金融扶贫发展的影响因素,从经济发展程度、金融市场活跃程度、金融生态环境与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等方面来对安徽金融扶贫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究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促进安徽金融扶贫事业的高效率健康发展建言献策.

关键词: 金融 扶贫 影响因素 财政支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别山牛种质资源特性和杂交利用浅析

中国牛业科学 2019

摘要:[目的]研究大别山牛的遗传发育特性,探讨其杂交利用效果.[方法]对大别山牛24头(公牛10头,母牛14头)进行了初生、6月龄、12月龄和24月龄体重和体尺性状测定,随机选择3头大别山牛阉牛持续育肥至24月龄后进行了屠宰测定、肉质营养成分测定和风味物质检测.[结果]大别山牛公母牛在0-6月龄、12-24月龄时是体重增长高峰期,大别山牛肉肉质细嫩、风味浓郁,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比例(39.65±2.32)%.[结论]大别山牛是我国优良的地方品种牛之一,具有独特的遗传发育特性,亟需加以保护和开发利用,且杂交改良可能是提高其养殖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 大别山牛 种质资源特性 杂交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流行性腹泻病毒5株猪安徽流行株S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养猪 2019

摘要:为了解安徽省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PEDV)的遗传变异,试验对5株PEDV安徽流行毒株S基因进行RT-PCR扩增、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5株PEDV安徽流行毒株S基因的全长均为4 161 bp,编码1 386个氨基酸,核苷酸同源性为98.7%~99.8%,它们与国内外PEDV参考毒株核苷酸同源性在93.6%~99.8%之间;进化树分析显示,5株流行毒株与CV777、attenuated DR13、LZC和CHS亲缘关系较远,与2011年后国内外PEDV分离株亲缘关系较近。研究结果可为PEDV的防控和疫苗研制提供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 S基因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杜长大猪肉品质性状间相关性分析

养猪 2019

摘要:为了探讨猪肉品质性状间的相关关系,试验选取86头杜长大猪的背最长肌进行部分肉质性状测定。结果表明:大理石纹与肉色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肌内脂肪有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拿破率与失水率有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与pH_(24)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研究发现测定的猪肉品质的指标间相互存在着重要联系,为更好地提升猪肉的品质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

关键词: 杜长大猪 猪肉品质 相关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河川沙塘鳢不同地理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研究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9 CSCD

摘要:为探究安徽河川沙塘鳢不同地理群体遗传多样性差异和遗传分化水平,研究采集了安徽长江、新安江流域的4个地理群体,共142个河川沙塘鳢样本。选择线粒体基因作为分子标记,进行测序与分析。结果显示,标记全长1 291 bp,包含52个变异位点,定义了15个单倍型。4个群体总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远高于群体内遗传多样性水平,分子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间。所有群体形成了3个反映物种的地理分布关系的支系,且未曾发生过扩张。河川沙塘鳢群体间的分化程度很高,具有较高的保护和选育价值。

关键词: 河川沙塘鳢 不同地理群体 线粒体基因标记 群体遗传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非洲猪瘟对中国猪业的最大损害及应对策略

农业灾害研究 2019

摘要:[目的]分析非洲猪瘟对中国猪业的最大损害.[方法]根据非洲猪瘟流行后的疫情,阐述非洲猪瘟对中国猪业造成的各种危害,分析这些危害的影响程度与深度,以及解决危害的难度等.[结果]非洲猪瘟对中国猪业的最大损害是地方品种猪受到重创甚至灭绝.[结论]政府应该尽快出台可靠措施减少损害发生.

关键词: 非洲猪瘟 地方品种 损害 灭绝 基因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季稻北缘区水稻“一种两收”绿色增效技术模式探讨

中国稻米 2019

摘要:水稻"一种两收"是我国转型时期实现农业提质增效的新型稻作模式。本文分析了双季稻北缘地区水稻"一种两收"绿色增效技术模式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前生产实际,提出了以"产业化、机械化、优质化、组织化"推动水稻"一种两收"产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再生稻 一种两收 现状与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定额补贴对棉农技术效率影响研究——基于安徽省微观数据的经验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摘要:本研究聚焦棉花定额补贴对棉农技术效率的影响,基于安徽省微观数据的经验,从技术效率的角度探讨定额补贴的政策效果。研究发现,棉农的技术效率处于较低的水平,与最优技术效率存在较大差距;棉花定额补贴对提高棉农技术效率的影响非常有限,政策效应不明显,难以有效提高棉花产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一方面随着棉花种植收入在棉农家庭收入中的比例逐渐减小、在棉农预期收入中的重要性降低,补贴减弱了棉农在生产种植方面的管理努力;另一方面,以种植面积为发放依据的棉花定额补贴难以有效的激励农户采用先进的技术或增加技术投入。

关键词: 棉花 定额补贴 生产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