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626条记录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咯菌腈在葡萄和土壤中的残留行为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19

摘要:建立了咯菌腈在葡萄和土壤中的高效液相色谱的残留分析方法,并在安徽和河北进行了40%咯菌腈悬浮液在葡萄上残留的田间试验,研究了咯菌腈在葡萄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葡萄样品通过二氯甲烷提取,弗罗里硅土小柱净化;土壤样品通过乙腈提取,QuEChERS方法净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在0.05~10mg/L在范围内,咯菌腈质量浓度与对应的峰面积间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30.951x-0.417 1,R2 =0.999 8,在0.02、0.2和2mg/kg 3个添加水平下,咯菌腈在葡萄和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8.2% ~95.8%,相对标准偏差为0.8%~7.1%,最小检出量为5×10-10g,最低检测浓度为0.02mg/kg.田间试验结果表明:40%咯菌腈悬浮液在葡萄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5.6~8.0d和6.0~9.8d.最终残留量测定结果显示40%咯菌腈悬浮剂,用于防治葡萄灰霉病,施药剂量不超过133.3mg a.i./kg(制剂3 000倍液),最多施药3次,安全间隔期为7d.

关键词: 咯菌腈 葡萄 残留 高效液相色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家蚕夏秋用品种皖·丰×夏·晖

中国蚕业 2019

摘要:皖·丰×夏·晖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育成的夏秋用家蚕新品种,2018年通过安徽省桑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更好地指导新品种的繁育、推广,详述了皖·丰×夏·晖原种和一代杂交种的特性、饲养技术要点及生产中的注意事项。实验室鉴定与农村饲养结果表明:皖·丰×夏·晖体质强健好养,抗逆性强,对高温、多湿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耐粗食,上蔟齐涌,喜营上层茧,茧长椭圆形,茧型中等匀整,缩皱中等,双宫茧率低,解舒优,纤度适中,丝质良好。皖·丰×夏·晖适合长江流域夏季及中晚秋季饲养。

关键词: 家蚕 皖·丰×夏·晖 夏秋用 斑纹限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丙烯酰胺和苯并芘诱导秀丽隐杆线虫生殖腺细胞凋亡研究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丙烯酰胺(acrylamide,AA)和苯并芘(Benzo(a)pyrene,BaP)单独和联合暴露对模式生物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C.elegans)的生殖腺细胞凋亡的影响。将线虫分别暴露于不同剂量水平的AA和BaP中,检测其对线虫生殖腺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显示,AA和BaP诱发生殖腺细胞凋亡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2.0 mg/L AA和0.001 mg/L BaP暴露12小时后,可诱发细胞凋亡明显增加(p<0.05),0.02 mg/L AA或0.000 2 mg/L BaP暴露36 h以内对细胞凋亡均没有影响(p>0.05),但0.02 mg/L AA和0.000 2 mg/L BaP共同处理12小时后即可诱发线虫生殖腺细胞凋亡明显增加(p<0.05),并导致后代数量的显著减少(p<0.05)。结果表明AA和BaP诱发线虫生殖腺细胞凋亡具有协同作用。

关键词: 丙烯酰胺 苯并芘 秀丽隐杆线虫 生殖腺 凋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QuEChERS-液质联用法同时测定农产品中3种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

安徽农业科学 2019

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检测农产品中甲拌磷、丙硫菌唑和氟虫腈及其代谢物残留的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方法.[方法]样品用乙腈提取,经C18净化,采用UPLC-MS/MS检测,基质匹配外标法进行定量.[结果]在5种基质(糙米、面粉、玉米、白菜、苹果)中,农药及代谢物在0.005~0.500 mg/L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6,定量限均小于10μg/kg.在0.01、0.10和1.00 mg/kg添加水平下,平均回收率为71.2%~105.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8%~16.70%.[结论]该方法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均满足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可用于农产品中甲拌磷、丙硫菌唑和氟虫腈及其代谢物残留的同时检测.

关键词: QuEChERS UPLC-MS/MS 农药残留 农产品 代谢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品种莲藕加工脆片适宜性评价

食品与机械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以安徽主栽的4个莲藕品种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原料的淀粉含量、水分含量、脆度等8项指标,以及莲藕脆片的产出率、脆度、L值等8项指标,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4种莲藕脆片的感官品质进行评定。结果表明,4个品种在脆度、硬度和粗纤维含量3项指标上具有显著差异;由不同原料制得的4个脆片样品在收缩率、脆度、硬度、总酚保留率和产出率5项指标上具有显著差异。由鄂莲5号莲藕加工制成的脆片综合评定分数最高,品质最好,该品种较其他3个品种更适宜加工成莲藕脆片。

关键词: 莲藕 品种 脆片 加工适宜性 模糊综合评价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沿江地区棉秆还田种植模式对棉花苗期生长及病虫害发生的影响

中国棉花 2019

摘要:通过对棉秸秆全量还田3年旋耕整地地膜覆盖直播棉田和秸秆拔除免耕直播地膜覆盖棉田苗期病虫害发生和生长情况的研究,结果显示,前者较后者苗期地老虎、蜗牛危害发生轻,棉蚜发生重,枯萎病和黄萎病有加重趋势,与生长势相关的第一果枝节位和株高显著增高.并探讨对秸秆还田棉田采取针对性措施,以有效避免因棉花秸秆还田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安徽省沿江植棉区棉花生产良性循环.

关键词: 安徽省 沿江 秸秆还田 苗期 生长 病虫害 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毛兔早期剪毛量评估成年剪毛量方法的研究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19

摘要:长毛兔剪毛量评估是毛兔生产和研究的重要工作内容.针对评估方法久未修改的问题,选用皖系长毛兔作为试验动物,对其生长兔第1~5个养毛期和成年兔第1~5个养毛期(全年),总共10次剪毛量和剪毛后体重进行全期测定和分析.结果发现:生长兔第1~5个养毛期剪毛后体重和剪毛量逐渐显著升高(P<0.05),第5个养毛期剪毛后体重(4 226.9 g)和剪毛量(330.1 g)分别与成年兔平均体重(4 229.6 g)及平均单次剪毛量(324.5 g)相近(P>0.05);成年兔剪毛后体重以第3次最高,显著高于第1、第2和第5个养毛期剪毛后体重(P<0.05),也高于第4个养毛期剪毛后体重(P>0.05),成年兔5个养毛期剪毛后体重随养毛期呈近似"∧"型变化.成年兔剪毛量第1个养毛期剪毛量最高(P<0.05),第3个养毛期剪毛量最小(P<0.05),5个养毛期剪毛量随养毛期呈近似"∨"型变化.生长兔第1~3个养毛期剪毛量与剪毛后体重呈中高度正相关(P<0.05),第4次和第5次剪毛量及成年兔5次剪毛后体重与剪毛量均相关较弱;生长兔5次剪毛后体重与成年兔年剪毛量和全期剪毛量只有弱相关关系,而生长兔5次剪毛量与成年兔年剪毛量和全期剪毛量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生长兔第4次和第5次剪毛量与成年兔年剪毛量呈中度正相关(r=0.473和r=0.525,P<0.01),换算系数分别为1.14和0.99;第2次至第5次剪毛量与全期剪毛总量呈中度正相关(r均大于0.500,P<0.01),换算系数分别为1.18、1.05、0.99和0.85.该研究为成年剪毛量的早期评估和选种提供了科学参考.

关键词: 长毛兔 剪毛量 剪毛后体重 相关分析 估计方法 换算系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化感水稻内生真菌发酵产物的抑菌活性评价及其对水稻保护性酶活性的影响

核农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化感水稻内生真菌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及其对水稻生理特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来自化感水稻6173中分离得到的12株内生真菌菌株,以水稻纹枯病、稻瘟病、恶苗病菌为指示菌株,通过平板对峙法研究了内生真菌菌株的抑菌活性,再采用牛津杯扩散法对初筛获得的抗性菌株进行抑菌活性复筛,并对筛选到的抑菌菌株抗菌物质的热稳定性及其对非化感水稻93067相关保护性酶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菌株REF-04抑菌活性强,其对纹枯病菌抑制率达到50. 63%,发酵液乙酸乙酯提取物抑制效果显著,抑菌圈直径达到18. 6 mm;菌株REF-04发酵液乙酸乙酯提取物中抗菌成分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其发酵液能显著提高水稻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本研究筛选获得的水稻内生真菌REF-04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同时还能促进水稻幼苗保护性酶活性的提高,其作为生物农药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开发前景.

关键词: 化感水稻 内生真菌 对峙 抑菌活性 保护性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金寨黑鸡BBMMPP6基因多态性及其对生长性能的影响

中国家禽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采用DNA检测,研究其对金寨黑鸡0~14周龄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金寨黑鸡BMP6基因外显子1上存在A76150G一个突变位点,并导致了His→Arg的氨基酸改变,该位点PIC值为0.37,属于中度多态,基因型分布处于Hardy-Weinberg多态性有着显著关联(P<0.05),体重差异在各日龄间有着一致性;母鸡各基因型各日龄体重差异均不显著(P>0.05);对金寨黑鸡胫长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BMP6基因A76150G位点可用于6周龄金寨黑鸡公鸡生长性状选育的参考分子标记。

关键词: BMP6基因 多态性 金寨黑鸡 生长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蒸谷米加工的原料适应性及营养特性研究

粮食与饲料工业 2019

摘要:以41个稻谷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蒸谷米加工,以蒸谷米得米率、整米率、爆腰率、感官评价等指标为依据,探讨不同品种稻谷加工蒸谷米的原料适应性,并对其中蒸谷米感官评价分值最高的3个品种进行了工艺优化,同时考察了产品的营养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稻谷加工蒸谷米的得米率、整米率以及爆腰率有显著差异(P<0.05),得米率最高达到77.46%,而整米率最高的达到71.24%;不同品种稻谷加工的蒸谷米产品得米率均高于同品种的白米,其中有30种差异显著(P<0.05);在整米率方面,30种蒸谷米产品显著高于同品种白米(P<0.05),1种显著低于对应的白米(P<0.05)。感官评价最高的3个稻谷品种的最适浸泡、蒸煮工艺略有差异,其中TJ118在55℃下浸泡最适时间为5 h,而TJ292和TJ610的最适时间为6 h;TJ118蒸谷米的最适蒸煮时间为15 min,TJ292蒸谷米的最适蒸煮时间为20 min,而TJ610蒸谷米的最适蒸煮时间为25 min;相对于同品种白米,感官评价最高的3个稻谷品种加工的蒸谷米中铁、磷、维生素B_1、B_2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关键词: 蒸谷米 原料适应性 加工工艺 营养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