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Soybean(模糊匹配)
124条记录
大豆雄性不育系柱头活力研究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1999

摘要: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W_(931A)和可育对照品种9240-25的柱头活力测定结果表明:W_(931A)的雌蕊育性正常,其柱头活力与正常品种相仿.在延迟授知情况下,柱头活力可保持2~2.5天,以盛花~末花期中上部的花柱头活力最强,在同一节位上授粉花数控制在1~2个范围内,成荚率可高达50%~60%.

关键词: 大豆 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 柱头活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大豆高蛋白发育及其栽培技术

大豆科学 1999 北大核心

摘要:安徽是我国大豆主产区之一,具有形成大豆高蛋白的最佳气候条件,近二十年通过亲本拓宽、人工诱变,相关选择及异地生态筛选等方法,衣成了十多个高蛋白高产大豆新品种,提出了适时早播和鼓凿期灌水等栽培措施,可获蛋白质性状稳定的优质大豆籽粒产品.

关键词: 大豆 高蛋白育种 栽培 育种 安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恶唑禾灵和氟黄胺草醚防除大豆田杂草

农药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结果表明50毫长/667米^2氟黄胺草醚能有效地控制大豆田茼麻和青葙子.40-50毫升/667米^2高恶唑禾灵防除大豆田野称和芒稷可达满意效果;乳氟禾草灵不宜与高恶唑禾灵混 用,否则会诚效增毒.

关键词: 大豆 氟黄胺草醚 恶唑禾灵 杂草 除草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夏大豆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1993

摘要:选用蛋白质含量高达47%的夏大豆新品种皖豆10号,推行以高肥稀植(每亩14千株)为中心的综合配套技术,如增施有机肥,以磷增氮,精量点播,深沟畦田,综合灭草和防治主要病虫害等,可获亩产250公斤左右的产量,显著提高种豆效益。

关键词: 夏大豆 高肥稀植 优质高产 技术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淮地区大豆品种大豆孢囊线虫5号小种的抗性鉴定

中国油料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1986—1990年在安徽省蒙城县大豆孢囊线虫病圃中对黄淮地区907份大豆种质资源进行抗大豆孢囊线虫5号生理小种的鉴定。结果鉴定出9个抗病品种。抗病性与粒色、花色、茸毛色关系密切,而与株高、生育期和百粒重等性状无关。

关键词: 大豆 大豆孢囊线虫 生理小种 品种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根腐病病原物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测定

安徽农业科学 1992

摘要:大豆根腐病是淮北地区严重影响大豆产量的病害。病原为镰孢霉属的4个种,即三隔镰孢霉、壳生镰孢霉、茄腐皮镰孢霉和尖抱镰孢霉,其中有些株系具有很强的致病力。三隔镰孢霉各株系和壳生镰孢霉各株系的致病性存在明显的分化。

关键词: 大豆 根腐病 病原 镰孢霉属 致病性 分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呋喃丹拌种对夏大豆生育影响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1992

摘要:自1986年开始,作者在淮北对夏大豆进行了呋喃丹拌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呋喃丹拌种可加快大豆发芽出苗速度,刺激植株生长,尤其是在干旱年份,能明显地增加出苗率和增强抗旱力。

关键词: 呋喃丹 拌种 夏大豆 出苗率 抗旱能力 增产稳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种质资源对大豆孢囊线虫5号生理小种的抗性鉴定

大豆科学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1986~1990年,在本所病圃中对黄淮地区907份大豆种质资源进行了抗大豆孢囊线虫5号生理小种鉴定,筛选出9个抗病材料,其中7个黑种皮、2个黄种皮。“灰皮支黑豆”是一个抗1、3、4、5号多小种的抗源,“蒙8118”为黄种皮综合农艺性状好,是较理想的抗源。

关键词: 大豆 大豆孢囊线虫 生理小种抗性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综合评估大豆品种的初步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1991

摘要:本文利用大豆区域试验资料探讨了灰色关联分析法在新品种综合评估中的应用.通过分析表明,这种综合评估结果与品种的实际表现较一致.同时认为,在育种上按性状的重要程度赋于不同权重的方法,可提高选择效果.

关键词: 关联度 大豆 参考品种 综合评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种质资源对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鉴定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1991

摘要:本研究旨在鉴定和评价大豆种质资源对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1988-1990年在砀山县病地里对黄淮地区1800份大豆种质资源进行了抗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鉴定.结果鉴定出7个抗病品种,其中2个褐色种皮,5个黑色种皮.品种的抗性与花色、茸毛色关系密切,与株高、生育期和百粒重不相关.

关键词: 大豆 孢囊线虫 品种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