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782条记录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工作经验体会与思考

安徽农业科学 2021

摘要:总结了参加国家及安徽省棉花产业技术体系工作的经验、体会和思考,主要有:爱岗敬业、团队稳定和人才培养是保障;深入调研、掌握实情和找准问题是基础;岗站合作、纵横结合核心技术集成创新是关键;技术产品化和技术标准化是抓手;科技培训、基地建设和成果可视化是手段;对接政府和经营主体,聚焦全产业链,服务产业竞争力提升是根本。

关键词: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体会与思考 棉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舒城黄姜高效栽培与贮藏保鲜技术

长江蔬菜 2021

摘要:本文总结了舒城黄姜高效栽培和贮藏保鲜技术,包括选地、种姜处理、机械化播种、田间管理和采收与贮藏等内容,以期为提高舒城黄姜生产效益、促进黄姜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烟草青枯病抗性突变体'486-K'的鉴定

分子植物育种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快速评价烟草青枯病抗性的室内鉴定体系,并为烟草青枯病抗性突变体遗传规律的研究和选育优质抗性品种奠定试验基础。本研究选用EMS诱变烤烟品种‘翠碧一号’获得的烟草青枯病抗性突变体‘486-K’为研究对象,以野生型品种‘翠碧一号’、感病品种‘红花大金元’和抗病品种‘岩烟97’作为3个对照品种。在安徽和福建病圃开展病情调查,室内接种鉴定采用伤根浸泡法接种烟草幼苗,探究5种青枯菌液接种浓度(OD600=0.1, 0.2, 0.3, 0.4, 0.5)的烟草幼苗的发病情况,确定最适的青枯菌液接种浓度。结合田间病情调查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明确室内伤根浸泡法在研究烟草青枯病抗性中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田间与室内病情鉴定发现突变体‘486-K’的病情指数均显著低于‘岩烟97’(P<0.05),认为抗性高于抗病品种‘岩烟97’,室内接种鉴定的最适青枯菌液浓度为3.8×108 cfu/m L (OD600=0.3)。安徽和福建病圃的发病率与室内接种鉴定结果相比,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915和0.933,说明室内鉴定采用伤根浸泡法能够准确判定材料的抗性水平。研究结果为其他烟草青枯病抗性材料的鉴定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烟草 青枯病 突变体 抗性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基因抗虫棉庆棉1号选育及轻简化栽培技术

中国棉花 2021

摘要:庆棉1号产量高、品质好、抗病抗虫性强,介绍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适宜种植区域及轻简化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 庆棉1号 选育 特征特性 轻简化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废弃物制备生物菌基质在西瓜育苗中的应用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 2021

摘要:本文以木薯酒糟沼渣和香菇菇渣为原料制备育苗基质,木薯酒糟沼渣和香菇菇渣发酵后,添加微生物菌再次发酵,与椰糠、蛭石、珍珠岩按不同比例复配成9种育苗基质,研究不同基质的理化性状、养分状态,并进行西瓜育苗试验,筛选西瓜专用育苗生物菌基质。结果表明,生物菌基质50%+椰糠30%+蛭石15%+珍珠岩5%、生物菌基质55%+椰糠25%+蛭石15%+珍珠岩5%处理基质的EC值、pH值与对照商品育苗基质(草炭∶蛭石∶珍珠岩=3∶1∶1)相比差异不显著,容重、总孔隙度均在优良基质范围内,养分含量适中,采用这2种基质进行西瓜育苗,其发芽指数、成苗率、干重和壮苗指数均较高,且无病害发生,适合西瓜育苗。

关键词: 西瓜 育苗 农业废弃物 生物菌基质 木薯酒糟沼渣 香菇菇渣 基质性状 幼苗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次性减量施用缓控释肥对机采棉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CSCD

摘要:为探讨一次性减量施用缓控释肥对机采棉氮磷钾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获得适宜安徽沿江棉区的机采棉最佳施肥量,根据"3414"肥料试验方案,以棉花品种‘中915’为材料,设计氮磷钾3因素4施肥水平的田间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棉花单株结铃数、单铃重等均高于不施肥对照(CK),各施肥处理皮棉产量为834.83~1443.35 kg/hm2,较CK增加了37.9%~138.4%,N2P2K2处理(N 150 kg/hm2、P2O575 kg/hm2、K2O 120 kg/hm2)的皮棉产量最高。棉花单株氮累积量各施肥处理显著高于对照,增加了37.2%~79.4%,氮累积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后减,以N2P2K2处理最大。棉花单株磷素累积量各施肥处理显著高于对照,增加了8.1%~53.5%,N1P1K2处理(N 75 kg/hm2、P2O537.5 kg/hm2、K2O 120 kg/hm2)最大,N2P2K2处理次之。棉花单株钾累积量施肥处理显著高于对照,增加了29.9%~97.0%,以N2P2K3处理(N150 kg/hm2、P2O575 kg/hm2、K2O 180 kg/hm2)最大,其次为N2P3K2(N 150 kg/hm2、P2O5112.5 kg/hm2、K2O120 kg/hm2)、N2P2K2。综合来看N2P2K2的产量及相关性状表现最好。结合养分吸收和产量构成相关数据综合分析,推荐在安徽沿江棉区机采棉模式种植可采用缓控释肥一次性减量施用,氮肥纯养分施用量为N 150 kg/hm2、P2O575 kg/hm2、K2O 120 kg/hm2。

关键词: 机采棉 “3414”设计 养分吸收 产量及产量构成 最佳施肥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临界CO2辅助棉纤维表面改性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2021

摘要:棉纤维是一种天然纤维材料,具有质轻、保暖、易染料等优点,在纺织材料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棉织物表面改性一般可分为纳米、物理、化学、生物酶和超临界CO2流体改性等。其中,超临界CO2流体改性因具有环保、高扩散率、高溶解性、零表面张力等优异特性在棉纤维改性中占有一席之地。对棉纤维的天然特性和表面改性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重点探究了超临界CO2改性棉纤维的优势,为进一步挖掘和开发棉纤维的功能性研究、提高棉产品的附加性能提供参考。

关键词: 棉纤维 改性 超临界CO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孢蘑菇秸秆鸡粪发酵技术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2021

摘要:双孢蘑菇是世界上栽培最为广泛的蘑菇品种,生产一种适合栽培双孢蘑菇的基质称为堆肥.综述了双孢蘑菇生产过程中关键的3个发酵阶段、堆肥过程中的微生物及酶活性变化,以及影响双孢蘑菇生长的几个主要因素(堆肥基质、环境、菌种),旨在为双孢蘑菇的标准化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双孢蘑菇 堆肥发酵 微生物 酶活性 影响因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酶法辅助提取藜麦秸秆蛋白工艺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21

摘要:[目的]优化生物酶辅助提取藜麦秸秆蛋白的工艺。[方法]分别探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添加量、提取温度和时间对藜麦秸秆蛋白提取的影响,并选取提取率较高的酶进行正交试验优化工艺。[结果]纤维素酶提取藜麦蛋白的效果优于果胶酶,通过正交试验结果得到提取温度对藜麦秸秆蛋白提取影响最大,加酶量次之,提取时间影响最小,确定了最优工艺:纤维素酶的添加量275 U/g,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8 h,此时最佳提取率为40.68%。[结论]该提取方法安全无污染,提取率高,是提取藜麦秸秆蛋白简单有效的办法,使藜麦副产物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关键词: 藜麦秸秆 蛋白质 生物酶 提取 正交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非油炸方便面复水性改善的研究进展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非油炸方便面是通过热风、真空和微波等方法干燥,避免了油炸过程中带来的高热量、高油脂、营养物质被破坏等劣势,渐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是非油炸方便面的复水性差、复水时间长等缺点阻碍了其发展.该文重点综述添加剂和加工工艺对非油炸方便面复水性的影响,并对产业未来发展前景进行展望,旨在为生产复水性好和高品质的非油炸方便面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非油炸方便面;干燥;复水性;添加剂;加工工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