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Grain yield(模糊匹配)
16条记录
2009-2019年安徽中籼稻米品质综合评价及关键影响因子分析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安徽中籼稻米品质变化趋势及关键影响因子,基于农业农村部食用稻品种品质最新标准,利用加速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模型初步建立了中籼稻米品质综合评价函数,并对2009—2019年安徽省中籼稻综合品质变化趋势及其关键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安徽中籼稻米综合品质整体呈显著上升趋势,投影寻踪模型分析结果与参试组合各年实际检测的优质米所占比例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通过审定品种中三级以上优质米所占比例的变化趋势也证实这一规律。稻米在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等品质指标上的显著进步,促进了综合品质的提升。垩白粒率、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是影响安徽中籼型稻米综合品质的关键因子。降低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保持中等直链淀粉含量及提高整精米率仍是安徽未来品质育种的主攻方向,同时也要注意碱消值性状的改良。

关键词: 投影寻踪 稻米 综合品质 关键影响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播期对不同品种大麦饲草及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播期对不同品种大麦饲草及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设置4个播期(因素A),以4个多棱饲料大麦品种(因素B)为材料,比较分蘖期饲草及成熟期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播期对饲草产量影响较大,对籽粒产量影响较小。早播能增加刈割次数,提高饲草产量,其中播期A1(9月30日)饲草鲜质量(12.44 t/hm2)和干质量(1.49 t/hm2)最高。品种间饲草及籽粒产量差异均显著。品种B2(皖饲啤14008)饲草鲜质量(10.51 t/hm2)和干质量(1.38 t/hm2)最高,籽粒产量(1.82 t/hm2)居第2位,品种B1(扬饲麦1号)籽粒产量最高(3.58 t/hm2),饲草鲜质量(9.00 t/hm2)和干质量(1.17 t/hm2)居第2位,两者均可作为饲草及籽粒兼用型品种。播期对饲草品质影响较大,对籽粒品质影响较小。播期间饲草品质除酸性洗涤木质素含量差异不显著,其他性状差异均显著,其中播期A2和A4相应性状值较高。品种间饲草品质基本无差异,参试材料均可用作优质饲草。品种间籽粒品质差异明显,其中品种B2蛋白质含量最高,品种B1淀粉含量最高,表明可以选择品种,改善饲料品质。播期与品种间互作对饲草产量有一定影响,对其他性状基本无影响。综合以上分析,冬麦区选用皖饲啤14008或扬饲麦1号,于9月30日播种,能实现优质饲草与籽粒兼收。

关键词: 大麦 播期 饲草 籽粒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技术进步对粮食单产的影响是线性的么?-基于非线性视角的验证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摘要:本研究放宽了技术进步对粮食单产线性影响的假设,验证了非线性条件下技术进步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技术进步与水稻、小麦以及玉米粮食作物单产水平之间是由技术进步水平分隔的分段函数;技术进步对三种粮食作物单产水平的非线性影响在由两个门限值所划分的三个区间内都具有正向的影响,其中对水稻单产的影响表现出"L"型的轨迹特征,对小麦和玉米单产的影响表现出"∩"型的轨迹特征.要通过提高技术进步与粮食生产之间的耦合度实现协调发展,尤其要重视在要素层面提高技术进步与粮食生产的匹配关系,进一步发挥技术进步对粮食生产的提高作用.

关键词: 技术进步 粮食 单位面积产量 非线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分区视角下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差异及收敛性分析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摘要:本研究聚焦水稻、小麦和玉米三大粮作物,测算得到3种粮食作物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标,并划分种植区域,探讨不同品种、不同种植区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演变情况。研究发现:粮食生产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显著,但不同品种的增长驱动模式不同,且不同种植区的差异性明显。不同地区水稻和玉米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分解指标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收敛至稳定状态;但小麦技术进步呈现发散态势。3种粮食作物的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以及全要素生产率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趋向于自身的稳定均衡水平。

关键词: 粮食 全要素生产率 收敛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地区钢板仓稻谷就仓干燥试验

粮食储藏 2019

摘要:研制了一款组合式钢板仓,配合通风导管使用,开展高水分稻谷就仓干燥试验,将初始水分含量为23.4%的稻谷降至13.5%(安全水分),且水分分层控制在0.3%/m粮层内,干燥后稻谷品质良好,单位能耗为2.9 kW·h/(t·1%).

关键词: 稻谷 就仓干燥 粮食品质 能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刈割期对多棱饲料大麦饲草及籽粒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大麦饲草与籽粒双收的适宜刈割期,以六棱皮大麦皖饲麦2号为材料,设不刈割(T0)及分蘖期(T1)、拔节期(T2)、孕穗期(T3)分别进行一次刈割4个处理,比较了两年度不同刈割期大麦饲草、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随刈割期后移,皖饲麦2号饲草产量显著增加;饲草粗蛋白、粗灰分、钙、磷含量显著下降,粗纤维、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增加,即饲草品质显著下降。籽粒产量受刈割期影响大,与T0相比,两年度T1期刈割籽粒产量无显著变化,T2、T3期刈割则籽粒产量显著下降;而品质受影响小。说明T1期刈割,可达到饲草与籽粒双收目标,且饲草品质好;在生产中要保障一定的籽粒产量,T2期后应停止刈割。

关键词: 大麦 刈割期 饲草 籽粒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可充电、一体式粮食含水率检测仪的设计

农机化研究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含水率是评价粮食品质和选取加工工艺条件的一个重要指标。为了给粮食含水率的检测提供一种廉价、便捷的检测仪,以AT89S52单片机为控制器、DS18B20为温度传感器、平行极板式电容器为含水率传感器及LCD1 6 0 2为显示器设计了一种可充电、一体式的粮食含水率检测仪。以小麦为对象,基于建立的粮食电容、温度和含水率三者之间的关系模型,以Keil C语言开发了检测仪的软件,以JAVA语言设计了能够接收并显示测量数据的上位机监控软件。

关键词: 粮食 一体式 含水率 电容 温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种子脂肪氧化酶同工酶活性差异材料加速老化过程中MDA含量分析

核农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减少醛类、可溶性糖类物质对水稻LOX同工酶终产物丙二醛(MDA)测定的干扰作用,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水稻LOX同工酶活性差异材料在高温高湿与常温常湿2种处理下MDA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LOX-3、LOX-1,2对MDA的贡献分别在第4天和第2天达到最高值。通过比较LOX-3和LOX-1,2的MDA最高值及其产生的时间可知,LOX-1,2对MDA的贡献速度约为LOX-3的2倍。因此,脂肪氧化酶LOX-1,2进攻膜脂、启动膜脂过氧化过程明显快于LOX-3。该研究为探究稻米的陈化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丙二醛 稻米 脂肪氧化酶同工酶 陈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农业生产中粮食质量安全问题分析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随着粮食的持续增产,粮食生产总量已基本满足消费需求,但是由于过分依赖施用化肥、农药来增加产量,以及重金属污染等,存在一定的质量安全隐患的问题。所以,在重金属污染和农药残留相当严重的情况下,粮食质量安全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迫切需求,特别是伴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迅速推进,粮食安全不容忽视。笔者提出国家的顶层设计应把"粮食质量安全"作为"关注民生"的重要内容;大力培育农业生产者"健康农业"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加强农业生产要素的质量监测,并通过立法手段确保农业生产资料的质量安全等。

关键词: 农业生产 粮食 质量安全 问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米中己唑醇的残留检测

应用化工 2014 CSCD

摘要: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用5%的己唑醇悬浮剂喷洒水稻。采用气相色谱检测己唑醇在稻米中的残留量与降解规律。结果表明,己唑醇在稻米中的最小检出量为1.0×10-12g,最低检测浓度为0.002 mg/kg。稻米中己唑醇的添加浓度为0.002~0.2 mg/kg时,平均回收率为76.44%~85.52%,相对标准偏差为1.03%~1.76%,相对保留时间为11.7 min。5%己唑醇的最高制剂用药量为100 g/Mu,最多可施药3次,间隔期为45 d。

关键词: 稻米 己唑醇 残留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