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安徽地区一年生豆科牧草与速生紫花苜蓿产量和品质比较的初步研究
《草学 》 2024
摘要:在长江中下游,紫花苜蓿不适宜湿热环境,现多选择秋眠级数高的速生型品种作为一年生豆科牧草使用.本研究对安徽地区南苜蓿(Medicago polymorpha L.)、皖苕3 号苕子(Vicia villosa Roth cv.Wanshao 3)、救荒野豌豆(V.sativa L.)3种一年生豆科牧草与速生型紫花苜蓿-赛迪10(M.sativa L.cv.SARDI 10)进行了产量和品质的比较研究,旨在初步为筛选安徽优质豆科牧草进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南苜蓿和救荒野豌豆的干物质(dry matter,DM)产量分布范围分别为5380.00~9640.00kg/hm2和5032.00~9840.00kg/hm2,分别是紫花苜蓿产量的1.95~2.21 倍和1.82~2.26 倍;除此之外,南苜蓿粗蛋白(crude protein,CP)含量在初花期达到了32.79%,显著高于同期皖苕3 号(26.63%)、救荒野豌豆(24.54%)和紫花苜蓿(23.21%)(P<0.05);南苜蓿的相对饲喂价值(relative feed value,RFV)值从初花期到结荚期均在130 以上,皖苕3 号、救荒野豌豆的 RFV 值分别为 105.34~179.18、95.34~174.66,处于营养生长期的紫花苜蓿的 RFV 值为 122.98~173.88.初步研究表明,安徽地区南苜蓿产量和饲喂价值均优于速生型一年生紫花苜蓿-赛迪 10,在安徽具有巨大推广应用价值.开发利用安徽本土一年生豆科牧草种质资源作为高产优质牧草具有巨大潜力和重要意义.
关键词: 南苜蓿 皖苕3号 救荒野豌豆 紫花苜蓿-赛迪10 生产性能 品质特性


97份安徽省种植小麦品种HMW-GS组成及品质分析
《麦类作物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安徽小麦品种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及品质性状,对97份安徽省主要种植的小麦品种进行了HMW-GS组成及品质性状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中共检测出10种HMW-GS亚基类型和19种亚基组合,在Glu-A1位点检测出3种亚基类型,以1亚基(57.73%)和Null亚基(40.21%)为主;在Glu-B1位点共检测出3种亚基类型,以7+8亚基(52.58%)为主;在Glu-D1位点共鉴定出4种亚基类型,优质亚基5+10占比最大,为45.36%;供试品种亚基组合品质得分在4~10分之间,10分的亚基组合1/7+8/5+10和1/17+18/5+10共19份材料(19.59%),8分以下的共44份材料(45.36%).对供试材料HMW-GS与品质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发现,Glu-1的三个位点与硬度指数、溶剂保持力和吸水率相关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对溶剂保持力影响表现为Glu-A1>Glu-B1>Glu-D1;不同亚基组合对品质性状的影响存在差异,亚基组合为1/17+18/5+10的品种具有最高的硬度指数、4种溶剂保持力、吸水率、稳定时间和粉质质量指数,具有最低的L*和W,该类品种有烟农19、泰农19、山农17和糯小麦1012;亚基组合为Null/7+9/4+12的品种具有最低的硬度指数、4种溶剂保持力、吸水率、稳定时间和粉质质量指数,具有最高的弱化度、L*和W,该类品种有荃麦725、皖麦52和未来0818.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