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吴明林(精确检索)
作者:李海洋(精确检索)
作者:崔凯(精确检索)
作者:蒋阳阳(精确检索)
12条记录
小苏打水酶法提取鳜鱼油及品质分析

食品科技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在传统水酶法(碱性蛋白酶)提取油脂方法基础上,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添加1%的食用小苏打,可简化鳜鱼油粗提取工艺,并获得较高的鳜鱼油提取率。对所提取的鳜鱼油进行品质测评包括:对照水产行业标准“SC/T 3502—2016鱼油”进行7项理化指标的检测、脂肪酸及挥发性成分检测及分析。结果表明:经过小苏打水酶法提取的鳜鱼油品质较好;ω3/ω6不饱和脂肪酸比例达到0.445;经ROAV法(相对气味活度值法)分析,所提取鳜鱼油的关键风味化合物为:己醛、1-辛烯-3-醇、壬醛和辛醛。综上所述小苏打水酶法操作简单、绿色高效,可作为水产加工副产物规模化初步处理的一种有效方法。

关键词: 鳜鱼 小苏打水酶法 品质分析 脂肪酸 挥发性成分 相对气味活度值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鲫鱼苗培育翘嘴鳜早苗技术及效益分析

现代农业科技 2023

摘要:长江中下游地区对翘嘴鳜早苗需求大,但存在缺少适时、适口活饵的问题.本文总结了鲫鱼苗培育翘嘴鳜早苗技术,从成本投入、产出情况、经济效益等方面分析了养殖效果.翘嘴鳜早苗培育试验期间总产值是总投入的2.2倍,净利润达344020元/hm2,效益是常规淡水鱼类苗种培育的5~8倍.以鲫鱼苗为活饵培育翘嘴鳜早苗模式是养殖户增产、增收的好方式,应用前景良好,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 翘嘴鳜 鲫鱼 早苗培育 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水质调控技术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在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内采用种草移螺、设置生态基及移动式太阳能水质调控机等水质调控技术,在养殖季节5—9月份,每周检测试验池塘水体水温、溶氧量(DO)、pH值、透明度(SD)、总磷(TP)含量、总氮(TN)含量、氨氮(NH+4-N)含量、亚硝酸盐氮(NO-2-N)含量、重铬酸钾指数(CODCr)等理化指标,分析水质状况。结果显示:DO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pH值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要求;TP质量浓度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Ⅴ类标准,达到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一级标准;TN质量浓度分别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Ⅴ类标准、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一级标准;NH+4-N质量浓度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NO-2-N质量浓度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Ⅰ类标准;CODCr质量浓度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Ⅴ类标准。研究表明:在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系统中使用水质生物及物理调控技术,可以使整个池塘养殖水体循环利用或者达标排放。

关键词: 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 水质理化指标 水质调控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翘嘴鳜皮肤、鳞片、鳍色素细胞显微观察

水产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冰冻切片和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切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了体质量500 g 1龄翘嘴鳜皮肤、鳞片和鳍色素细胞的组成、分布及形态特征.皮肤纵切显微观察显示,眼后头部、体侧黑斑、体侧下部皮肤主要含黑色素细胞,喉部及腹部皮肤主要含虹彩细胞.皮肤横切显微观察显示,在皮肤表面,黑色素细胞聚集呈团状或块状,黄色素细胞呈颗粒状,虹彩细胞呈长梭形.苏木精—伊红染色下,皮肤黑色素细胞呈棕黑色,虹彩细胞呈浅灰色.皮肤色素层主要分布在表皮层与真皮疏松层之间、真皮致密层与肌肉相连处,少量分布在真皮疏松层纤维组织上.鳞片显微观察显示,眼后头部、体侧黑斑、体侧下部鳞片主要含黑色素细胞、黄色素细胞;喉部及腹部为透明状,不含或含少量黑色素细胞及黄色素细胞.鳞片黑色素细胞胞体大,胞体周边分枝多且细,黄色素细胞呈颗粒状.鳍显微观察显示,鳍主要含黑色素细胞及黄色素细胞,不同部位各色素细胞占比、大小及着色存在较大的区别.翘嘴鳜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通过黑色素细胞、黄色素细胞、虹彩细胞不同的调配比及着色深浅,从而形成了具有独特特征的条纹及图案,利于隐藏及捕食,同时具有一定的观赏性.

关键词: 翘嘴鳜 色素细胞 黑色素细胞 黄色素细胞 虹彩细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体色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群体遗传结构研究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9 CSCD

摘要:采用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分析黄色(HS)、黑斑色(HB)、红纹色(HW)3个不同体色翘嘴鳜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3个不同体色群体平均观测杂合度在0.540~0.687之间;平均期望杂合度在0.562~0.631之间,各群体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遗传距离、相似度、遗传分化系数、聚类树分析均显示HB与HW群体间遗传关系较近。STRUCTURE群体结构分析显示,3群体被分为2个亚群,HS群体集中在亚群Ⅰ,HB、HW群体集中在亚群Ⅱ。30个位点中的大多数位点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应增加选育群体的有效数量,防止种质衰退。符号检验和Wilcoxon符号秩次检验中HW群体显著或极显著偏离突变-漂移平衡,需进一步扩大选育群体。总体来说,3个不同体色翘嘴鳜群体遗传多样性较高,可作为开发新体色翘嘴鳜品系的基础群体。

关键词: 体色 翘嘴鳜 微卫星 遗传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池塘内循环水的草鱼高效绿色养殖技术试验

安徽农学通报 2018

摘要:池塘内循环水养殖技术具有高效、绿色、可控的特点,促进了水产养殖模式的转型升级.该文探讨了外塘净化区主养滤食性鱼类,养殖槽主养草鱼的内循环水养殖技术,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进行了养殖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养殖槽区域的水经过外塘净化区的净化,水质明显改善;养殖槽中的草鱼通过集中饲养及免疫,草鱼成活率提高到85%以上;整个池塘整体效益达76112.7元/hm2,较常规池塘养殖提高1.5~2倍.该模式是对传统草鱼池塘养殖的创新,应用前景良好.

关键词: 草鱼 池塘 内循环水 养殖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稻渔综合种养经济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科学养鱼 2018

摘要:安徽省在总结以往稻田养殖经验的基础上,探索了稻-虾、稻-蟹、稻-鳖、稻-鳅等新模式,涌现出一大批以水稻为中心、特种水产经济品种为带动,以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开发、集约化经营、品牌化运作为特征的千亩甚至万亩连片的稻渔综合种养典型,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得到了安徽省政府高度重视和农民积极响应。安徽省稻渔综合种养主要分布在全椒、和县、当涂、宣州、无为、怀宁、怀远、凤台、东至、岳西、金寨、枞阳等地方。2017年,安徽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池塘内循环水的草鱼高效绿色养殖技术试验

安徽农学通报 2018

摘要:池塘内循环水养殖技术具有高效、绿色、可控的特点,促进了水产养殖模式的转型升级。该文探讨了外塘净化区主养滤食性鱼类,养殖槽主养草鱼的内循环水养殖技术,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进行了养殖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养殖槽区域的水经过外塘净化区的净化,水质明显改善;养殖槽中的草鱼通过集中饲养及免疫,草鱼成活率提高到85%以上;整个池塘整体效益达76112.7元/hm2,较常规池塘养殖提高1.5~2倍。该模式是对传统草鱼池塘养殖的创新,应用前景良好。

关键词: 草鱼 池塘 内循环水 养殖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虾稻鳜共作生态种养技术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8

摘要:[目的]探讨稻渔综合种养在稳粮、促渔、环境友好等方面的生态功能。[方法]通过克氏原螯虾、水稻、鳜鱼共作模式,从经济、生态效益、农业风险评估角度探讨了生态种养融合技术。[结果]通过虾、水稻、鳜鱼共作,利润达到77 125元/hm2,较水稻单作提高了10倍;农业生产过程中不需要使用农药,少量施肥,养殖模式绿色环保,产品品质接近天然;多品种综合种养农业风险较低,且效益稳定。[结论]该模式是对传统稻虾连作种养模式的突破,生态环保,能提质增效。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水稻 种养 共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鳜间作绿色高效种养技术模式

安徽农学通报 2018

摘要:稻渔综合种养是一种稻渔共生互利、生态循环的农业技术模式,推进了种养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该文探讨了克氏原螯虾、水稻、鳜鱼生态种养融合技术,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产品品质方面进行了养殖效果的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虾稻轮作、稻鳜间作的循环种养,综合效益较水稻单作提高5倍;不打农药,不施化肥,实现了绿色环保,品质天然。该模式是对传统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创新与升级,实现了稻田休耕与农产品品质提升的双重效果。

关键词: 水稻 鳜鱼 克氏原螯虾 种养 间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