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向太和(精确检索)
32条记录
水稻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ben)的电子杂交定位和基因预测

作物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来自水稻突变体的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 (ben)能够作为一种除草剂筛选标志用于杂交水稻种子的安全生产。本研究利用我们已得到的与Ben ben基因紧密连锁的两个RAPD标记 (OPG1 8 972 ,OPG1 8 94 3 )以及与该标记高度同源的跨叠克隆Contig1 0 96 8(来自中国水稻基因组框架序列 ,全长 82 73bp)的序列信息 ,沿标记的两端设计新的PCR引物 ,以携带苯达松抗性基因 (Ben)和苯达松敏感基因 (ben)的水稻近等基因系为模板 ,通过对扩增产物的序列拼接和比对 ,成功地将OPG1 8 972和OPG1 8 94 3标记从 972bp和 94 3bp步移延伸到 81 3 8bp和 81 0 3bp(提交到GenBank的登记号分别为AY1 81 2 0 4和AY1 81 2 0 3 )。并利用电子杂交将延伸后的序列定位于水稻第 2染色体上 1 5 0 5cM处 ,在对标记两端及其附近的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后 ,我们初步预测Ben基因可能是编码某种受体蛋白的基因或催化 6 OH 苯达松与葡萄糖缀合的淀粉合成酶类似基因

关键词: 水稻 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 定位 预测 电子杂交

水稻突变体对除草剂苯达松敏感致死的机理研究

农药 2004 北大核心

摘要:水稻苯达松敏感致死突变体在杂交水稻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分析了两个水稻突变体农林 8m和 80 77S对除草剂苯达松敏感致死的生理和遗传规律 ,综述了其对苯达松敏感致死的分子机理。普通水稻品种具有对苯达松抗性是由于苯达松在普通水稻品种细胞中被羟基化 ,并最终被代谢为对植物无毒性的 6 OH 葡萄糖苷苯达松和 8 OH 葡萄糖苷苯达松。普通水稻品种具有的苯达松抗性基因可能是编码与苯达松羟基化相关的某种P4 5 0酶 ,或者编码某种参于解毒的受体蛋白 ,而苯达松本身对P4 5 0酶和受体蛋白有诱导和激活作用 ;此外 ,苯达松抗性基因也可能是一种催化羟基化苯达松与葡萄糖缀合、同淀粉合成酶相似的缀合酶基因 ,而水稻苯达松敏感致死突变体表现出对苯达松敏感致死是由于γ 射线导致上述与苯达松解毒相关的酶活性丧失所致。

关键词: 水稻 突变体 苯达松 敏感致死 机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的电子杂交定位及基因预测

全国作物细胞工程与分子技术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3 CSCD

摘要:水稻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ben)在杂交水稻制种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研究根据中国水稻全基因组框架序列中的跨叠克隆Contig10968,成功地将与Ben/ben共分离的RAPD标记OPG18/972和OPG18/943步移延伸至8138bp和8103bp。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通过电子杂交将OPG18/972和OPG18/943及步移后的序列定位于第2染色体150.5cM处,进一步将Ben/ben初步定位于第2染色体150.5cM处。通过ORF、启动子及基因预测软件分析,Ben可能是编码某种受体蛋白的基因或者催化6-OH-苯达松与葡萄糖缀合、类似淀粉合成酶的基因,而ben可能是Ben的调控...

关键词: 水稻 苯过松敏感致死基因 定位 预测 电子杂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SCAR标记对水稻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的辅助选育

中国水稻科学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与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 (ben )紧密连锁的 SCAR标记 ,对田间以农林 8号 m为 ben基因供体转育的后代进行了 PCR检测。利用该标记不仅能鉴别出转育的材料是否含有 ben基因 ,而且能区别它是含 ben基因的纯合体还是杂合体 ,从而有效地指导田间选育 ,加速育种进程

关键词: 水稻 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 分子标记辅助选育 育种

水稻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的RAPD标记和SCAR标记(英文)

Acta Botanica Sinica 2003 SCI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RAPD技术对水稻品种农林 8号 (含苯达松抗性基因Ben)和其突变体农林 8号m (含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ben)进行标记 ,从 36 0个 10bp寡核苷酸随机引物中筛选出 5个引物产生的 7个RAPD标记。经对多态性标记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再设计PCR引物 ,将其中 4个RAPD标记OPG18/ 94 3、OPG18/ 972、OPD10 / 12 4 8和OPF0 3/ 1198转化成SCAR标记SCAR/G18/ 883、SCAR/G18/ 890、SCAR/G18/ 919/ 94 8、SCAR/D10 / 12 37、SCAR/F0 3/ 1186。通过对农林 8号×农林 8号mF2 分离群体 32 0个单株的连锁分析及在 1对含ben基因的近等基因系H12 1和Hben12 1中验证 ,标记SCAR/G18/ 883、SCAR/G18/ 890、SCAR/G18/ 919/ 94 8与Ben或ben基因共分离 ,SCAR/D10 / 12 37与Ben基因的遗传距离为 (14 .8± 2 .1)cM。经Southernblotting分析并结合F2 代分离比例表明 ,标记OPG18/ 94 3、OPG18/ 972及其转化的SCAR标记在基因组中为单拷贝序列 ,且OPG18/ 94 3和OPG18/ 972为一对等位STS位点。这是首次报道与ben或Ben基因相连锁的分子标记。本研究为利用分子标记辅助ben基因的转育及利用图位克隆技术分离ben基因提供了有用的分子标记。

关键词: 水稻 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 RAPD标记 SCAR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野败型水稻保持系线粒体特异DNA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RAPD技术 ,从水稻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珍汕 97A的保持系珍汕 97B中得到一个特异的扩增片段PWP 13。该片段全长 80 8bp ,1~ 14 2区段为正常的cob基因片段 ;14 3~ 372、4 0 6~ 70 7区段与一个报告的嵌合cob基因的同源性分别为 98%、10 0 % ,但由于碱基缺失 ,所推测的氨基酸序列差异较大 ;373~ 4 0 5区段为PWP 13所特有的重复序列 ,70 8~ 80 8区段为未知序列。序列内含有 3组长度分别为 9、31、2 7bp的小重复序列。

关键词: 水稻 野败型保持系 线粒体DNA 嵌合cob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的RAPD标记和SCAR标记(英文)

ActaBotanicaSinica 2003 CSCD

摘要:利用RAPD技术对水稻品种农林8号(含苯达松抗性基因Ben)和其突变体农林8号m(含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ben)进行标记,从360个10bp寡核苷酸随机引物中筛选出5个引物产生的7个RAPD标记。经对多态性标记的克隆和序列分析,再设计PCR引物,将其中4个RAPD标记OPG18/943、OPG18/972、OPD10/1248和OPF03/1198转化成SCAR标记SCAR/G18/883、SCAR/G18/890、SCAR/G18/919/948、SCAR/D10/1237、SCAR/F03/1186。通过对农林8号×农林8号...

关键词: 水稻 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 RAPD标记 SCAR标记

一种叶片直接用作PCR扩增的新方法及其应用

中国水稻科学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水稻为模式植物研究了利用碱处理叶片直接用作 PCR扩增的模板 ,并应用于水稻品种种性和纯度鉴定以及分子标记辅助田间育种材料的选择中。该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结果可信度高 ,重复性好 ,对待测植株的损伤小等特点 ,它无需高速冷冻离心机及相应的提取 DNA的试剂 ,故试验成本低 ,检测所需的时间短。尤其是群体较大时 ,此种方法更是显得经济有效 ,利用此种方法在 1 d内可检测 30 0份样品。

关键词: 水稻 基因组DNA 分子标记 聚合酶链式反应 鉴定 研究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线粒体DNA中与雄性不育有关特异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遗传学报 2002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项研究利用RAPD技术 ,对野败型、矮败型和B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保持系 ,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 ,分离到 6条不育系特有的扩增片段 ,并对野败型、矮败型不育系共有的片段进行了Southern分析、DNA序列分析和SCAR验证 ,该片段全长 1879bp ,包含 6个开放阅读框架和 8对重复序列。BLAST分析表明 ,该片段部分区域与Elytrigiaelongata、小麦线粒体tRNA Asp基因上游一段序列同源。并对该片段在线粒体DNA中的可能位置等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水稻 细胞质雄性不育 mtDNA RAPD 序列分析 SCA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0)Co辐照对水稻基因组DNA诱变的分子生物学效应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02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稻品种农林 8号及其60 Coγ射线辐照突变体农林 8号m为研究材料 ,选用 36 0个 10碱基寡核苷酸随机引物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技术筛选出 1个引物OPG18在农林 8号和农林 8号m之间表现出共显性的多态性 .通过对该共显性标记的克隆和序列分析表明 ,突变体农林 8号m与农林 8号相比有 2 9bpDNA片段的缺失 .研究结果为60 Coγ射线辐照导致植物基因组DNA缺失提供了一个最直接明确的证据 .

关键词: 辐照 水稻 基因组DNA 诱变 DNA缺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34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