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芝麻品种矮化调控效应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林勇翔 1 ; 汪强 1 ; 张子福 2 ; 赵莉 1 ; 张祎 1 ; 张银萍 1 ;

作者机构: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2.临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关键词: 芝麻;品种;机械化;矮化调控;株型;产量

期刊名称: 现代农业科技

ISSN: 1007-5739

年卷期: 2023 年 013 期

页码: 1-4,8

摘要: 株高是制约芝麻机械化生产和规模化种植的重要因素.为掌握芝麻矮化调控技术,2018-2019 年开展了苗期喷施 100 mg/L矮壮素对不同芝麻品种株高、株型和产量等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喷施矮壮素可显著降低各芝麻品种的株高,平均降低 7.96%;常规栽培品种皖芝 2 号和三系杂交品种皖芝 11 号经过矮壮素处理后,株型矮化紧凑,单株蒴果数和每蒴粒数增加,单株产量分别提高了 28.83%和 65.90%,均极显著高于喷施清水对照.本研究结果可为芝麻机械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 相关文献

[1]新时代我国芝麻产业发展探析. 罗松彪,张秀荣,汪强,王林海,汤海峰,徐彦辉,程国旺,李阳. 2019

[2]皖北地区芝麻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和装备应用研究. 林勇翔,汪强,张子福,刘路,朱浩杰,赵莉,张祎,张银萍. 2023

[3]芝麻产业机械化发展与振兴. 张银萍,汪强,周可金,夏利娟,张祎,赵莉,林勇翔,张付贵. 2023

[4]不同施肥水平对芝麻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赵莉,汪强,田东丰,韩新峰. 2014

[5]江淮黄褐土壤芝麻肥效研究. 赵莉,汪强,林勇翔,张祎. 2017

[6]水肥密度耦合效应对膜下滴灌芝麻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张祎,汪强,张银萍,赵莉,林勇翔. 2020

[7]芝麻三系杂交品种皖芝11号株型特征及产量表现研究. 林勇翔,汪强,赵莉,张祎,张银萍. 2019

[8]“3414”肥效对江淮黄褐土芝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赵莉,汪强,田东丰,董连生,陈培. 2012

[9]芝麻高产高效的平衡施肥技术研究. 姚殿立,李录久,丁楠,郭熙盛,高杰军,刘学敏. 2009

[10]不同杂交水稻品种主要性状及产量差异的研究. 杨安中,吴文革,张玲,许有尊,陈刚. 2014

[11]安徽沿江双季稻区适宜紫云英品种比较研究. 万水霞,唐杉,蒋光月,李帆,王允青,王静. 2019

[12]江淮地区玉米品种适宜性研究. 彭晨,王世济,张林,武文明. 2023

[13]播期和品种对沿淮晚播稻茬小麦产量和产值的影响. 赵莉,何贤芳,都斌斌,刘泽,汪建来. 2021

[14]不同马铃薯品种在阜南县的适应性比较试验. 薛炳杰,闫冲冲,王前前,付玉营. 2022

[15]安徽省粳稻生产现状及籼改粳发展潜力分析. 习敏,吴文革,陈刚,许有尊,杨惠成,周永进,孙雪原. 2018

[16]适宜北纬32°地区"一种两收"栽培模式的中稻品种筛选试验. 张兴芳,张立平,董伟,管博伦,汪焱,樊浪生,杨前进. 2024

[17]机采棉种植模式下不同棉花品种适应性研究. 徐道青,郑曙峰,刘小玲,王维,阚画春,陈敏,李淑英. 2023

[18]2008-2018年黄淮南部审定大豆品种主要性状分析. 王大刚,陈圣男,李杰坤,于国宜,吴倩,胡国玉,黄志平. 2019

[19]M型杂交大豆新组合HS9816高产原因及栽培技术研究. 戴瓯和,张磊,黄志平,张丽亚,胡晨. 2003

[20]高水分利用率棉花株型特征及生理生态基础研究. 郑曙峰,唐胜,徐道青,阚画春.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