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782条记录
台湾茶树栽培主要研究成果

台湾农业情况 1994

摘要:台湾茶树栽培主要研究成果赵和涛(安徽省农科院祁门茶叶研究所)茶树栽培,是台湾茶叶科研部门重点研究学科,据《台湾茶叶研究汇报》了解到,目前台湾在茶树栽培方面研究,共有12项主要研究课题。在这些研究课题中,栽培研究有4项,品种研究有2项。植保研究有6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培生菜铁素营养诊断方法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1994

摘要:通过对水培生菜不同缺铁程度的叶片叶绿素含量、总铁含量、活性铁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等多种诊断方法的比较,探讨适用于水培生菜铁素营养的诊断方法。结果表明,单一的诊断方法不能有效地应用于生产,而将叶片叶绿素含量、活性铁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等与水培生菜铁素营养状况关系最密切的几中方法综合诊断,则可较准确的判断水培生菜的铁素营养状况。

关键词: 水培;生菜;铁素营养;诊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磷石膏防治蕃茄脐腐病

土壤肥料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磷石膏防治蕃茄脐腐病张红,范桂花(安徽省农科院土肥所合肥230031)蕃茄是普遍栽培的蔬菜,营养价值和经济效益都很高。然而,在生长过程中,它易患脐腐病,严重影响产量。研究表明,土壤缺钙是蕃茄脐腐病产生的主要原因,解决的办法是施用普通钙肥,但价格昂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能氮离子注入诱变在家蚕育种上应用研究初报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1994

摘要:就N+注入家蚕雌蛹及发生的生物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30keV量N+,4次间断脉冲注入家蚕蛹,穿透蛹皮密度为每平方毫米三万多,蛹严重损伤,能正常发蛾,交尾,产卵,后代出现大小蚕,经选择有全茧量、茧层量增大、纤度增粗趋势。

关键词: 家蚕雌蛹,N+注入,生物效应,变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系杂交晚粳新组合70优04生育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安徽农业科学 1994

摘要:本文介绍了两系粳杂70优04在省内外示范中产量表现,表明其增产效果十分显著.归约了适时播种,培育多蘖壮秧;密值增穗,科学旋肥,加强后期管理高产栽培要点,为该组合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作单、双晚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两系粳杂;70优04;生育特性;栽培要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品种资源抗白粉病性鉴定试验总结

安徽农业科学 1994

摘要:供试的936个小麦品种(系)经苗期、成株期接种抗白粉病性鉴定。其中,苗期、成株期均表现抗病的有68个,占总鉴定品种(系)的7.26%。本文还进行接种方法、鉴定方法的探索及抗源分析工作,为抗病品种的推广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小麦品种;白粉病;抗性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陆地棉品种间杂种优势及其配合力的测定

安徽农业科学 1994

摘要:就22个杂交组合的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等,测定了平均优势和对照优势。22个组合F;单株皮棉产量平均优势有21个组合为正向优势,对照优势有19个为正向优势,其中中棉117×泗棉2号和中棉12×鲁3389平均优势为50.23%和39.77%,对照优势为37.19%和35.54%,达到极显著水平。根据单株皮棉产量测定了11个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和22个组合的特殊配合力。11个亲本一般配合力为正向效应的有5个,其中较高的有中棉12、鲁3389和徐州184,依次为1.435、1.340和1.295。22个组合中有12个组合的特殊配合力为正向效应,其中较高的有中棉378×豫棉4号、中棉117×泗棉2号和中棉378×华农8407,依次为3.109、2.903和2.559。

关键词: 陆地棉,杂种优势,一般配合,特殊配合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皖棉87比2选育报告

安徽农业科学 1994

摘要:皖棉87比2于1989~1990年参加安徽省棉花区域试验,籽、皮棉产量为对照泗棉2号的98.66%和100.75%。在沿江表现突出,霜前籽、皮棉产量为对照泗棉2号的102.51%和104.82%,籽、皮棉产量为对照泗棉2号的101.28%和103.55%。纤维品质:2.5%跨长29.7~30.92mm,比强度19.65~21.15g/特克斯,麦克隆值3.7~4.1。1989年经中棉所人工病圃鉴定,枯萎病指80.90,黄萎病指24.80。自1990年开始原种生产和良种繁育,并在怀宁、安庆、铜陵、东亚等县(市)试种示范,深受棉农欢迎。

关键词: 皖棉87比2;纤维品质;产量;抗性;栽培技术;试种示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皖棉87比2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1994

摘要:统棉87比2,在沿江棉区的适宜栽培密度为3000株/亩左右,亩产皮棉可达109.45kg;稀植和密植采取相应的栽培技术,皮棉亩产亦可达到100kg以上,皖棉87比2是一个丰产稳产的品种。中后期需肥量大,早熟不早衰,后劲大,在肥水条件好的田块易取得高产、稳产、优质。

关键词: 皖棉87比2,高产栽培技术,密度,沿江棉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栽培因子对棉花烂铃影响的数学模型研究

棉花学报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安徽沿江棉区棉花的移栽密度、施氮量、施磷钾肥量、去早蕾数及喷缩节安量与棉花烂铃的关系进行了定性定量的研究,建立了棉花烂铃率和烂铃指数对5项栽培因子反应的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检验和解析。结果表明,模型极显著,并与实际相吻合,5项栽培因子对棉花烂铃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同时因子间存在着互作效应。此模型可作为近似气候年份棉花烂铃的预测模式。

关键词: 棉花,烂铃率,烂铃指数,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