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皖南花猪染色体组型和G—带核型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1994
摘要:本文采用外用血淋巴细胞培养和胰酶G—带技术,以皖南花猪为材料,测量了各号染色体的相对长度,着丝点指数及臂比,并分析了染色体G—带带型,比较了X染色体和第9号染色体的差异。
关键词: 皖南花猪;染色体;核型;G—带


茶树主要病虫特性简介
《专业户 》 1994
摘要:现特将几种主要茶树病虫害发生情况简述如下,以帮助茶叶生产专业户和承包户适时防治。确保茶叶高产、优质、低耗。一、茶树主要虫害。(1)小绿叶蝉:小绿叶蝉为夏秋茶主要害虫,一年发生9—Ⅱ代,成虫越冬。该虫从春茶萌发就开始繁殖和为害,成虫和若虫


雁鹅蛋的孵化率与种蛋保存时间、蛋重及蛋形指数的关系
《中国家禽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雁鹅蛋的孵化率与种蛋保存时间、蛋重及蛋形指数的关系许月英,王传华,赵瑞莲(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鸡蛋的保存时间、蛋重、蛋形指数对孵化率的影响报道较多,水禽方面报道较少。为了给雁鹅的生产及选育提供依据,对本所畜牧试验场的533个雁鹅种蛋进行了...


稻田地力贡献与合理施肥
《安徽农业科学 》 1994
摘要:长期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地力贡献具有各异性、持续性、相关性和稳定性四个特点。在水稻生产中,应充分重视土壤肥力的培育和提高,才能提高肥料施用效益。根据作物肥料效应大小,水稻施肥应氮钾肥配合施用,旱作则要氮磷肥配合施用。
关键词: 地力贡献,长期定位试验,合理施肥


双低油菜324施硼效应的初步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1994
摘要:油菜对硼肥极敏感,不同类型和品种差异较大,其中优质油菜甘蓝型品种更敏感。本文研究了优质“双低”甘蓝型油菜324的需硼规律及硼素对产量和品质等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缺硼土壤上施硼肥,随着用量的增大,油菜产量有明显的提高,最高产量达181.9kg/亩。此后,随施硼量增加,产量开始下降。产量最高时的施硼剂量为0.7mg/kg土。折每亩施硼砂1.05kg。而且这时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都有一定的改善。随着施硼量的增大,油菜裂茎率和“花而不实”株率明显减轻;但对菌核病影响较小。在缺硼土壤上播种时,应每亩底施1.05kg左右的硼肥。
关键词: 双低油菜324;硼肥;花而不实症


水稻品种(组合)抗病(虫)性及其应用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1994
摘要:1986-1993年作者对省内外20多个单位提供的16m余份(次)品种,进行了稻瘟病、白叶枯病稻曲病、褐飞虱、白背飞虱的多抗性人工接种和自然诱发鉴定。筛选出早恢C98、IR64、70015、皖恢9号、76~27A等品种(系)可作抗病亲本利用。陆伍红、早籼240、59024扬稻4号、E164、广香40、当优9号、80优9号等品种表现高产,抗性也较好。本文还对水稻品种不同生育期发病关系、抗性鉴定接种方法和杂交水稻抗性遗传进行了初步分析。
关键词: 水稻品种;稻瘟病;白叶枯病;稻曲病;褐飞虱;白背飞虱;多抗性


我国当代茶业科技发展述略
《农业考古 》 1994
摘要:我国当代茶业科技发展述略安徽省农科院祁门茶叶研究所赵和涛由于茶业科技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随着我国茶文化不断发展,茶业科技也取得了辉煌成就。目前,我国已有省级以上茶业专业研究所17个,高等院校茶叶专业10来所,中等专业茶校12所,拥有各类茶业专...


食盐在鱼病防治中的妙用
《农林科学实验 》 1994
摘要:食盐,即氯化钠,由于其来源广,且在鱼病防治上应用方法简便,效要较好等特点,因此在养鱼生产中得以广泛应用。各地摸索了不少用食盐,或作配伍防治鱼病的方法。现辑录如下,供读者参考。 一、消毒防病。1.


氯化钠溶液克服白菜型油菜自交不亲和性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1994
摘要:在油菜花期喷雾Nacl溶液,研究克服白菜型油菜(Brassicacampestris)自交不亲和性。结果表明,在合肥用3%~5%的浓度,喷雾后半天内授粉,效果较好,其自交亲和指数与人工剥蕾的相当;单株套袋选育自交系,每隔3~5天喷雾一次,不需人工授粉,也可获得一定数量的自交种子.该研究为在白菜型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中,选育、繁殖自交系和克服不育系与保持系之间的“自交”不亲和性,提供了经济、有效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