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安徽省主要育成水稻品种及其系谱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 1994
摘要:40多年来,我省育成水稻品种的系谱组成中几个骨干亲本的血缘主要来自早籼广、陆矮4号、矮脚南特,中籼IR26、IR29、密阳23,晚粳农垦58等,占全部育成品种(不包括地方品种)的70%。未来的育种策略,除以现有育成品种为基础外,还必须进一步开发和引进国内外优质稻种资源,拓宽遗传背景,不断丰富我省水稻育成品种的遗传基础,提高品种的增产潜力和适应能力。
关键词: 水稻品种,系谱分析,安徽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水稻上的应用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1994
摘要:水稻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施用不同的外源生长调节剂,能促进其阶段生长发育,并有显著的增产效益。移栽前3天,对秧苗施以九二O、KT、NAA等,可促进本田分蘖早生快发,早够苗,早成穗,易形成大穗而增产;抽穗前3天叶面喷施10ppm九二O,可降低分蘖消亡,增力。有效稳,提高成穗率,同期喷施粉锈宁、KH2PO4可减少颖花退化,提高结实率,增加粒重而显著增产;齐穗后7天施用CEPA,可增进穗部干物质积累,提早成熟3天左右。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水稻;生长发育


不同萎凋方法对红茶品质影响
《广西热作科技 》 1994
摘要:不同萎凋方法对红茶品质影响赵和涛(安徽省农科院祁门茶叶研究所245600)萎凋是红茶加工中第一道工序,同时也是重要的基础工序,通常萎凋时间长短和程度轻重,对红茶品质的形成影响较大。但是,在一些红茶产区,往往对萎凋工序不太重视,采用的萎凋方法也较多,有...


四大家鱼鱼卵受精率计算方法的探讨
《安徽农业科学 》 1994
摘要:本试验通过对四大家鱼鱼卵受精率计算方法的初步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计算家鱼鱼卵受精率的取样时间为卵裂期,尤以桑椹期为佳。(2)取样数量以随机取样300粒左右为宜。此结论可作为制定鲢、鳙、草、青四大家鱼鱼卵受精率计算标准化的依据。
关键词: 四大家鱼;鱼卵;受精率;计算方法


中籼糯稻新品种87641的选育报告
《安徽农业科学 》 1994
摘要:中籼糯稻新品种87641系用[(IR4412—16—3—6—1/IR4712—208—1)F160Cor2.5万伦射线处理]M1//IR29育成,熟期适中,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好。通过两年品种比较试验、两年省区试和一年省生产试验,一般亩产500kg左右,高的近600kg。谷粒中长型,出糙率81.4%,精米率72.6%,整精米率61.5%,直链淀粉5.3%,糊化温度中等,胶稠度软,具有糯米香味,其糯性较IR29强。经三年接病虫鉴定,中抗白叶枯病,抗稻瘟病和白背飞虱,中感至高抗褐稻虱。在苗期至抽穗期有一定耐淹性。已在我省大面积示范推广,深受群众欢迎。1994年4月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浅述无性系良种早成园高效益的栽培技术
《中国茶叶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茶树良种是实现茶叶生产优质、高产、高效的基础.发展无性系良种,必须有相应的技术措施予以配套,才能发挥出潜在优势.近年来笔者就此方面问题开展了试验,在5000余亩无性系良种茶园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根据试验的结果.试就无性系茶苗的移栽、修剪、施肥、采摘等实用栽培技术问题作一浅述.(一)打好基础.适时浅沟栽植无性系茶苗无明显主根,侧根多呈横向生长,入土浅,根冠比小,吸收同化面积小,积累有机质能力弱,一旦遇到不良生态条件或管理不善.生育就会受到影响,严重者甚至枯死,而且在发生缺株后,即使予以补救,也不能在短期内补回损失,为利于根系向土壤深层扩展.


早生优质良种选择中生化物因子的矛盾性与统一性分析
《贵州茶叶 》 1994
摘要:随着名优茶的发展,育种界颇重视早生优质良种的选育,以此提高名优早茶的内质,其中最突出的是提高名优早茶内质的滋味问题。任何一个良种,其内质水平的高低,皆是芽叶中各种生化物含量综合平衡的结果。


烯效唑对水稻生育的调控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1994
摘要:应用烯效唑能培育出水稻壮秧。用25PPm烯效唑液浸种60小时或于秧苗一叶一心期亩喷施75PPm烯效唑液50kg,有明显的控长促蘖,增加秧苗假茎宽和干物质含量,提高秧苗整体素质,促进早生快发,增加有效穗,提高结实率,增产10%左右。抽穗前40天左右,亩喷施100ppm烯效唑液50kg能降低伸长节间长度17%左右,有较好的防倒伏效果。
关键词: 烯效唑;水稻壮秧;防倒伏


离子刻蚀生物样品的初步研究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 1994
摘要:低能电子束对生物样品表面的刻蚀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刻蚀的程度与样品的部位使用的离子能量和剂量等密切相关。离子刻蚀原理应用于细胞加工、基因工程等。
关键词: 离子刻蚀,生物样品,基因转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