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茶生物圈中铝的生物学效应及其研究展望
《福建茶叶 》 1995
摘要:本文从茶树体内铝含量的生物学特性、茶树吸铝机制、铝对茶树生育及品质的效应、铝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对茶园土壤酸化的影响等四个方面简要综述了近三十年来茶生物圈中铝的研究结果和进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的研究趋向。


病毒复合剂防治茶蚕效果及对天敌种群数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1995
摘要:本文报道了7.5%病毒复合悬浮剂、15%病毒复合可湿性粉剂,常用菊酯类农药10%杀灭菊酯乳油、2.5%敌杀死乳油,病毒悬浮剂和Bt粉剂对茶蚕的防治效果,及对茶园捕食性天敌种群数量消长的影响。建议茶蚕单一发生时使用纯病毒杀虫剂,以利保护利用天敌;茶蚕和茶园其他害虫混合发生时,施用病毒复合杀虫剂,达到兼治多种害虫和保护利用天敌的目的;菊酯类农药对天敌杀伤力较强,尽量减少使用。


油菜高产高效施肥模式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1995
摘要:本研究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旋转组合设计,通过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建立了油菜产量、产值施肥效应数学模型,产量、净产值作了双项寻优,提出了本地区油菜高产高效施肥的最佳模式。
关键词: 油菜;施肥模式;高产高效;氮磷钾


安徽萝卜种质资源及其优良品种
《作物品种资源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安徽萝卜种质资源及其优良品种袁华玲(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所,合肥市230031)安徽地处亚热带到暖温带的过渡带,自然条件独特,蔬菜品种资源较为丰富,各种类型的萝卜品种繁多。到目前为止,全省搜集整理萝卜品种156个。生态类型及分布1.品种类型及分布本省...


茶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利于延年益寿
《农业考古 》 1995
摘要:茶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利于延年益寿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王宏树众所周知,每当人们去医院就诊时,大夫总是嘱咐病人要注意多食用些V含量较丰富的营养食品。显然,V对人体生理功能和健康作用至关重要。因为V是维持人体健康所必需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V可以帮助每...


高效农业体系初探
《安徽农业科学 》 1995
摘要:通过对高效农业体系内涵要素的分析,认为高效农业体系是“两高一优”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建立高效农业体系,应注意投入、农科教一体化和龙头产品等问题。
关键词: 两高一优”农业,高效农业体系,农业投入,农科教一体化,龙头产品


我国茶叶专利新产品发展类型及其加工技术
《中国茶叶加工 》 1995
摘要:随着我国茶叶加工技术飞速发展,新研制开发的茶叶产品不断涌现,在这些新产品中有相当一部分已审报并且获得了国家专利。从我国专利茶叶新产品发展趋向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由营养食用植物与茶叶混合加工的食用营养型产品;二类是由茶叶与某些中草药复合加工的医用保健型产品;三类是将特殊物质添加到茶叶中,使其成为特殊作用型产品。现分类简述如下。 一、食用营养型专利产品 1.果肉茶。吴跃琼等研制成功的,其加工方法是:以大宗成品茶为基本原料,传统食用的水果果肉为辅料,按一定配合比例加工


唐代我国茶文化形成特点及向外传播途径(提要)
《农业考古 》 1995
摘要:唐代我国茶文化形成特点及向外传播途径(提要)安徽省农科院祁门茶叶研究所赵和涛唐代是我国茶叶生产迅速发展及茶文化形成重要时期,当时已将野生茶树普遍实行人工栽培种植。全国种茶区域遍及13省42州郡,可分为山南、淮南、浙西、剑南、浙东、黔中、江南、岭南等八...


茶树双无性系后代数量遗传与育种应用研究综合分析
《广西热作科技 》 1995
摘要:本项试验研究阐明了茶树双无性系后代的遗传进度、人工“有~无~有”性系转换特殊方式下,群体由“群体~非群体~群体”的遗传动态及其数量性状的遗传水平、茶树母本遗传特性对双无性系后代遗传的干扰因素、并对双无性系后代的种性实质及这种遗传特殊方式所产生新群体的利用价值作了评价。茶树双无性系杂交已成为现代茶树遗传育种基础的一个重要方面,国外印度很注重推广双无性系后“代,我国利用双无性系后代颇早,但进行遗传分析,本项仍属首次。这项研究,不仅丰富木本植物两种繁殖方式的遗传,更具茶树遗传育种实用意义。
关键词: 茶树双无性系后代,数量遗传,育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