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发酵饲料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粮食与饲料工业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响应全球无抗饲养发展的趋势,寻找替抗产品,发展新型无抗饲养技术已经迫在眉睫。而发酵饲料作为一种生态环保饲料不仅可改善原饲料的饲用营养价值,还可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及免疫性能,具有替代饲用抗生素的巨大潜力。就其种类与应用展开叙述,旨在为发酵饲料的开发提供参考。


益生菌发酵中药气血旺对保育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兽医导刊 》 2021
摘要:为了研究益生菌发酵中药气血旺(简称气血旺)对保育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胎次、体重相近的杜×长×大三元杂交健康猪12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进行饲养试验,通过试验分析保育猪的血红蛋白含量、增重和料重比等数据,评估气血旺对保育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0.04%气血旺,血红蛋白浓度提高22g/L,增重提高22.6%,采食量提高10.2%,料重比降低0.16,气血旺作能显著改善和预防猪贫血,从而提高猪生产性能.


探析农业科研试验基地在乡村振兴中的地位与作用
《农业开发与装备 》 2021
摘要: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当中,农业科研实验基地建立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其对于相关科研项目的开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而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落实过程中也占据着较高地位.以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为例,介绍了凌家湖综合试验场的建设和发展现状,针对农业科研实验基地在乡村振兴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具体阐述,并提出加快科研试验基地发展的几点建议,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人员起到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研试验基地;乡村振兴;地位;作用


强化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全面服务我省农业发展——省农科院关于加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的做法
《中外企业文化 》 2021
摘要:本文以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在加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中的主要做法为例,深入挖掘党务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试图找寻建设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党务干部队伍的具体路径。


拔节期不同涝淹程度对籼型两系杂交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及对策
《中国稻米 》 2021
摘要: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季节的洪涝常常导致安徽水稻生产田受淹并成灾.本文研究比较了不同淹水深度和淹水天数对两系杂交籼稻两优240生育性状、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淹水深度和淹水天数的增加,两优240的生育期推迟、有效穗数减少、产量下降.该研究可为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季中稻在受涝后及时补改种提供参考.


安徽沿江平原区播期对稻麦周年产量、生育期及温光资源利用的影响
《中国稻米 》 2021
摘要:研究了安徽沿江平原稻区不同播期对稻麦周年产量、生育期及温光资源利用的影响,以为科学选用稻麦模式适宜水稻品种类型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播期对不同类型水稻产量影响大小表现为迟熟中籼>中熟中粳>早熟晚粳>迟熟中粳>中熟晚粳;随播期推迟,迟熟中籼、早熟晚粳和中熟晚粳水稻产量均显著下降,播期对中熟中粳、迟熟中粳产量的影响则不明显.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与适播期春小麦接茬周年产量高低表现为"迟熟中籼稻-春小麦">"中熟晚粳稻-春小麦">"迟熟中粳稻-春小麦">"早熟晚粳稻-春小麦">"中熟中粳稻-春小麦".在稻麦不同种植模式中,5月20日前播种的"迟熟中籼稻-春小麦"模式周年温光资源利用效率最高,较目前6月9日播种的"早熟晚粳稻-春小麦"模式的周年温光生产效率提高16.26%以上、周年光能利用效率提高18.06%以上.
关键词: 水稻;播期;稻麦系统;品种类型;产量;生育期;温光资源利用效率


茶树橙花叔醇合成酶CsNES基因两个可变剪接转录本的功能分析
《茶叶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茶树橙花叔醇合成酶CsNES是催化(E)-橙花叔醇生物合成的关键酶.基于茶树全长转录本及基因组数据分析显示,橙花叔醇合成酶基因CsNES除全长转录本外,还存在两个较短的可变剪接基因亚型.利用5′RACE方法验证了CsNES基因分别在第二、三个外显子上存在可变的转录起始位点,并命名为CsNES-2和CsNES-3.体外蛋白重组显示,CsNES-2和CsNES-3表达产物均能够催化底物法尼基焦磷酸FPP生成(E)-橙花叔醇.基因表达分析显示,CsNES-2和CsNES-3在花中的表达量较高,在叶片中的表达水平较弱,而在嫩叶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成熟叶片.在激素GA和MeJA处理下,CsNES-2和CsNES-3能够被MeJA诱导并上调表达.结果表明,CsNES基因存在5′端可变剪接事件,且其可变剪接产物具有催化活性,这为后续研究基因可变剪接机制对茶树萜类代谢的调控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 茶树;橙花叔醇合成酶;可变剪接;功能分析;表达分析


生物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设施西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园艺与种苗 》 2021
摘要:[目的]探讨生物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设施西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以设施西瓜为研究对象,共设置3个施肥处理,分别为不施肥(CK1)、常规施肥(CK2)、生物有机肥+80%常规施肥(BOF),研究各施肥处理西瓜的农艺性状和产量。[结果]与CK1和CK2相比,BOF处理西瓜单瓜重分别显著提高120.0%~128.1%和13.2%~17.7%,产量分别显著增加99.5%~134.7%和8.2%~9.8%。BOF处理西瓜的可溶性糖和VC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且BOF处理的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与CK1和CK2相比,分别显著提高了30.1%~37.2%和13.7%~16.3%。[结论]生物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在设施西瓜生产中应用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 设施西瓜 生物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 产量 品质


安徽三座通江湖泊秋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生态学杂志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揭示长江中下游通江湖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17年9月(秋季),对安徽3座典型通江湖泊龙感湖、大官湖、黄湖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细胞丰度、生物量等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共检出浮游植物7门50属共107种(包括变种),主要隶属于绿藻门(Chlorophyta)和硅藻门(Bacillariophyta),分别占物种数的50.47%和23.36%;主要优势种为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dricauda)、颗粒直链藻极狭变种(Melosira granulate var.angustissima)、细小平裂藻(Merismopedia minima)、近旋颤藻(Oscillatoria subcontorta)、水华束丝藻(Aphanizomenon flos-aquae);龙感湖中蓝藻门(Cyanophyta)、硅藻门类群优势度较高,大官湖与黄湖优势种以绿藻门、硅藻门与蓝藻门类群为主;通江湖泊秋季浮游植物丰度为2.37×104~44.99×104cells·L-1,生物量为0.017~0.432 mg·L-1,蓝藻门在细胞丰度上占优势,绿藻门与硅藻门在生物量上占优势;3座通江湖泊秋季浮游植物丰度、Shannon指数水平分布差异显著,湖泊连通性、人为活动干扰对群落结构组成具有一定影响。冗余分析表明:影响通江湖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不同,龙感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主要与水深、透明度因素相关;大官湖浮游植物主要受到水深、水温因子影响最大;黄湖浮游植物主要与水体电导率、溶解氧、p H关系密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