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棉花核雄性不育系杂交成铃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棉花 》 2004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了双隐性核雄性不育系在不同气象条件下、不同时间人工辅助授粉配制杂交组合的杂交成铃率以及不同品种 (系 )作父本的杂交成铃率。结果表明 :以核雄性不育系为母本的杂交组合成铃率与气温、日照时数呈显著正相关 ,与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 ;7月 2 0日以前与 8月 2 0日以后的杂交成铃率较高 ,每天 9- 1 1时的杂交成铃率高于 1 4- 1 6时 ;常规品种 (系 )与国产抗虫棉作父本的杂交成铃率较高 ,美国抗虫棉作父本的杂交成铃率较低 ,海岛棉作父本的杂交成铃率高但单铃种子数少。用核雄性不育系为母本配制杂交组合最佳授粉的气象条件为平均气温在 30℃左右、最高气温不超过37℃、日照长、无降水 ;最佳授粉时间在 8月 2 5日以前的每天 9- 1 1时 ;宜选择常规品种 (系 )或国产抗虫棉作父本


非参数度量在棉花区试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安徽农业科学 》 2003 CSCD
摘要:简明介绍了非参数分析方法 ,并运用该方法对安徽省棉花区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参试品种D1 80丰产性、稳产性较好 ;皖杂 3号丰产性较好而稳产性较一般 ;绿杂棉 1号丰产性较差 ,稳产性较好。笔者还对利用非参数度量方法分析棉花品种区试数据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转Bt基因棉对害虫发生的影响及其治理对策
《江西棉花 》 2003
摘要:本文针对转Bt基因抗虫棉种植面积持续增长的现状 ,综述了其对棉田主要害虫与天敌的影响 ,提出了对转基因抗虫棉目标害虫产生抗性的预防和治理对策


转Bt及(Bt+CpTI)基因抗虫棉抗性研究与利用
《中国棉花 》 2003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在介绍转 Bt及 ( Bt+ Cp TI)基因抗虫棉的培育及应用现状的基础上 ,综述了其对鳞翅目害虫的抗性和对非鳞翅目害虫与天敌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提出了害虫对转基因抗虫棉抗性的预防和治理对策
关键词: 棉花 Bt基因 (Bt+CpTI)基因 抗虫性


基于VCD/DVD平台的多媒体棉花专家系统研究
《计算机与农业 》 2002
摘要:广泛收集和总结棉花高产高效栽培专家知识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PCD技术,开发出各生态区专用的、在VCD/DVD平台上运行的、简化的多媒体棉花专家系统,使农业专家系统象基于VCD/DVD平台的教育软件一样真正得到普及,从而给农民科学种田带来方便实用的现代化指导工具,给农业科研部门进行成果推广提供一个十分有效的先进手段。本文阐述建立基于VCD/DVD平台的、简化的多媒体棉花专家系统(AHCCE-VCD/DVD)的可行性和和实现方法。


性信息干扰素防治棉红铃虫、棉铃虫试验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01 CSCD
摘要:用大区对比法 ,对PB ROPEL和AB ROPEL防治棉花害虫的效果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 :PB ROPEL和AB ROPEL对棉红铃虫、棉铃虫成虫干扰效果分别为 98.5 5 %~ 10 0 %和 99.7% ;AB ROPEL应用区蕾铃受害下降 0 .73 %~ 10 .2 0 % ;PB ROPEL控制虫害花效果为 5 3 .2 8%~ 87.79% ;控制青铃受害效果为 44.0 0 %~ 75 .3 1% ;控制单铃虫道效果为 5 1.6 1%~ 77.78% ;同时 ,2种药剂应用区害虫天敌总量较对照增加 1.3 3~ 1.98倍 ;化防次数减少 5~ 10次 ;防治总费用下降 9.72 %~ 5 2 .0 8% ;产量增加 16 .90 %~3 4 .85 %。
关键词: 棉红铃虫性信息干扰素(PBROPEL) 棉铃虫性信息干扰素(ABROPEL) 棉花 棉铃虫 棉红铃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