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学通报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棉花的室内和室外试验,研究了新型抗旱多功能种衣剂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新型抗旱多功能种衣剂能明显提高棉花的出苗率和促进棉株的生长发育。
关键词:
新型抗旱多功能种衣剂
棉花
出苗
苗质
《湖北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进行棉花专用配方缓控释肥试验示范,明确棉田简化施肥、省工节本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棉花施用专用配方缓控释肥前期长势稳健,中后期生育加快,开花结铃多,能提高产量。施用技术方案为棉苗栽前1周施入棉花专用配方缓控释肥1 500 kg.hm-2,地膜覆盖移栽,打顶后追施尿素75~120 kg.hm-2;花铃期开始,每7~10 d叶面喷施1%~2%尿素溶液+0.2%磷酸二氢钾溶液,喷施3~4次。
关键词:
棉花
专用配方缓控释肥
应用效果
《中国棉花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从政策落实、生产发展、科技进步等方面对改革开放30年来(1978-2008)安徽省棉花生产进行回顾。
关键词:
棉花
产业
科技进步
安徽省
《现代农业科技
》
2009
摘要:采用安徽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参试品种数据,分析了棉花产量、品质与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皮棉产量与株高和第1果枝节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全生育期呈极显著负相关;皮棉产量与单株结铃数、单铃重和衣分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中相关系数最大的是单株结铃数(r=0.7930**),其次是单铃重(r=0.5177**)和衣分(r=0.4885**)。皮棉产量与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和断裂比强度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纤维整齐度指数呈显著负相关,产量与纤维品质的矛盾有待通过新品种选育加以解决。
关键词:
棉花
产量
性状
相关性
区域试验
安徽省
《江西棉花
》
2006
摘要:本文分析了2005年我国棉花市场发展动态以及棉花育种的发展方向,针对我国棉花生产上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沿江棉区选用棉花品种值得注意的有关问题,并介绍了沿江棉区杂交棉配套栽培技术。
关键词:
市场分析
品种应用
棉花
沿江棉区
《江西棉花
》
2006
摘要:相同播种日期,不同栽培技术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两无”栽培技术与营养钵育苗移栽相比,移栽成活率高,缓苗期短,单株成铃增加,籽棉产量高,纤维品质相当,病害发生轻,倒伏轻;“两无”栽培技术与直播相比,生育期晚,籽棉产量低,纤维品质优,病害轻,倒伏重;地膜覆盖与未覆盖的比较,生育期早,产量高,纤维品质差,病害轻,倒伏前期重后期轻。可见“两无”覆膜移栽是继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后的一项增产、增效的栽培新技术。
关键词:
棉花
无土育苗
无载体裸苗移栽
沿江棉区
综合表现
《安徽农业科学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简述了 2 0 0 2~ 2 0 0 3年安徽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 (杂交组 3 )杂交棉新组合的品种特征、产量性状、纤维品质和抗病性 ,为新品种的审定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棉花
区域试验
丰产性与稳产性
抗病性
纤维品质
《江西棉花
》
2004
摘要:本文比较了棉花地膜覆盖和育苗移栽两项栽培技术的差别,结果表明:地膜覆盖的棉花表现铃大、表分高、单株结铃 多、产量高。且生育期短、营养生长旺盛、马克隆值低、纤维短;而育苗移栽的棉花子指大、出苗快、纤维长。因此.可以根 据不同的种植制度和对棉花不同需求,选用不同的栽培技术。
关键词:
地膜覆盖
育苗移栽
农艺措施
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