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皖南烟区种烟模式比较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结果表明 :在原烟的内、外在质量及产值、上等烟比例等主要经济性状上 ,单一种烟模式种植的烤烟都明显优于烟稻轮作模式 ,但综合经济效益 (含后茬水稻收入 )却以后者为高 ;这也是皖南烟区烟农抢烤、腾茬栽稻的主要原因。笔者认为 ,提高皖南稻田上部烟叶成熟度和质量的关键是延长烤烟大田生育期[6 ] ,可采取 :①烤烟移栽期提前到 3月底 4月初 ,推广大棚育苗等相关技术 ;②推广中晚熟晚稻品种及相关配套技术。
皖南烟区烤烟移栽适期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 0 0~ 2 0 0 2年连续 3年对影响皖南烟区烤烟生产的诸多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皖南烟区烤烟适宜移栽期应在3月底至 4月初 ,最迟不迟于 4月 10日 ,才能协调好自然因素与农民种植、经营习惯之间的关系。
烤烟新品种在固镇县的适应性
《安徽农业科学 》 2003 CSCD
摘要:采用裂区设计 ,对引进的 4个烤烟新品种进行了 4种不同的施肥量试验。结果表明 :云烟 85在固镇县的适应性最强 ,其次是K32 6,这 2个品种均适宜在固镇县种植 ,其适宜的施氮量为 82 .5kg/hm2 左右 ,最多不宜超过 97.5kg/hm2 ;K346和RG1 1 2个品种在固镇县的适应性较差 ,不适宜在固镇县种植
不同比例硝态氮肥对烟叶产质量和氯含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03 CSCD
摘要:不同比例硝态氮肥对烤烟产质量及烟叶氯含量的研究结果表明 :在皖北潮土烟区 ,硝态氮含量占总施氮量的 75 %时 ,产量、产值、均价、上中等烟比例最高 ;在皖南水稻土烟区 ,硝态氮含量占总施氮量的 5 0 %时 ,产值最高 ,硝态氮含量占总施氮量的75 %时 ,均价、上中等烟比例最高。不同比例硝态氮肥对降低烟叶氯含量都有一定作用 ,在皖南水稻土烟区和皖北潮土烟区降幅分别为 13 .8%~ 16.8%和 10 .9%~ 2 0 .9%。因此 ,在专用肥配方中使用适当的硝态氮肥也是烟叶提质控氯的措施之一
烤烟干物质和氮磷钾吸收积累规律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03 CSCD
摘要:烟株干物质和养分吸收积累结果表明 :烟苗在移栽后 3 0~ 75d干物质的积累量占总积累量的 70 %左右 ,是烟株干物质的主要积累时期。烟株干物质累积强度以移栽后 60~ 75d最大。干物质在烟苗移栽 75d以后在根、茎、叶中的分配趋于相对稳定 ,根、茎、叶的干物质重分别约占全株干重的 16%~ 19%、3 2 %和 5 2 %~ 49%。烟株移栽后 3 0~ 75d是烟株养分的主要吸收时期。在目前烟草生产水平下 ,水田需施用的磷 (P2 O5)、钾 (K2 O)分别为 13 5 .0 0~ 173 .5 5、3 5 9.2 5~ 5 2 1.5 5kg/hm2 ;旱地需施用的磷 (P2 O5)、钾 (K2 O)分别为 10 4.1~ 13 3 .95、2 49~ 3 61.5kg/hm2 ,氮肥的利用率和施用量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烤烟新品种云烟85在安徽烟区的主要性状表现
《安徽农业科学 》 2002 CSCD
摘要:于 1999年对皖北烟区 5个市 (县 )种植的烤烟新品种云烟 85的产量、质量和抗病性进行了调查 ,并与当地的当家品种NC89进行了比较。 2 0 0 1年又调查了不同饼肥用量对云烟 85的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 :云烟 85的产量与NC89相当 ,产值比NC89增加 10 69.95~ 40 80 .0 0元 /hm2 ,均价和上等烟比例也都高于NC89,均价增幅为 0 .48~ 1.2 0元 /kg ,上等烟比例增幅为 2 .0~ 17.0个百分点 ,其原烟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和评吸鉴定结果均优于NC89;增加饼肥用量能够进一步改善云烟 85的烟叶质量。云烟 85抗黑胫病能力比NC89强 ,但对气斑病和烟草脉斑病的抗性较差 ,在生长前期有畸型株发生。因此 ,在生产中应增施磷钾肥以减轻气斑病的危害 ,并适当增加饼肥的用量以提高烟叶质量 ,同时要加强烟草脉斑病的预防和蚜虫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