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烤烟(模糊匹配)
101条记录
皖南烟区烤烟适度规模种植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确定适宜单户烤烟的种植规模。[方法]依据皖南烟区现有条件,分析0.33、0.67、1.00、1.33、2.00、2.67、4.00、5.33、6.67 hm2不同种植规模的成本和经济效益。[结果]单户种植规模在2.67~6.67 hm2的投入成本无显著差异,但比种植规模小的成本显著高,种植规模0.33 hm2的成本显著低于其他处理;产值、均价、上中等烟比例等综合经济性状皆以0.33、0.67、1.00、1.33 hm2表现最好,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中0.33 hm2表现最好。单户种植0.33 hm2的纯收入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单位面积纯收入与单户种植规模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单户种植2.00 hm2的户均综合纯收入最高。[结论]在皖南烟区现有的条件下,单户烤烟种植规模在2.00hm2左右,综合效益最好。

关键词: 皖南烟区 烤烟 适度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皖南烤烟烟碱含量和积累量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皖南烟区的田间试验表明:旱地烤烟和水田烤烟的同器官同时期相比较,在烟碱含量、烟碱积累量和积累强度上略有不同,但从整个大田生长期来看,其具有相似的动态变化规律。烟株在移栽后75 d,根中烟碱含量相对较高;茎中烟碱含量在小范围内呈波浪式变化;叶中烟碱含量随移栽后天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加,且在移栽后60~75 d,增加速度最快。烟碱含量同期各器官相比,移栽早期:根>茎>叶,移栽中后期:叶>根>茎;根中烟碱积累量有先增加而后减少的趋势,烟碱积累强度呈波状起伏变化;茎中烟碱积累量随移栽后天数的增加而一直在增加,烟碱积累强度呈波浪式变化;叶中烟碱积累量随移栽后天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大,烟碱积累强度呈先增大而后又逐渐减小的趋势。烟碱在各器官的积累量不同,移栽早期和后期:叶>茎>根,移栽中期:叶>根>茎。

关键词: 皖南烟区 烤烟 烟碱 含量 积累量 动态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引进烤烟品种适宜施氮水平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进行了品种与氮肥互作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品种K3 2 6和云烟 85在安徽省各烟区表现出明显的生态适应性和产质量的遗传潜力 ,建议在安徽烟区推广种植这 2个品种 ;同时 ,结合安徽各烟区的生态特点 ,确定了引种品种的适宜施氮水平 ,为引进品种在安徽烟区的推广提供了技术依据。

关键词: 烤烟 引进 品种 施氮水平 安徽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烤烟RGH51不同施氮量试验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烤烟RGH5 1在皖南中等肥力水平田块种植 ,施化学纯氮 97.5~ 10 5 .0kg/hm2 ,N∶P2 O5∶K2 O为 1∶(1~ 1.5 )∶3 ,可获得优质适产。

关键词: 烤烟 RGH51 施氮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皖南烟区烟叶氯的动态变化与氯化钾用量范围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结果表明 :在皖南旱地黄红壤烟区 ,烟叶氯含量随KCl用量的增加而增加 ,且两者呈显著的非线性关系 ;随着施氯量的增加 ,根氯含量的相对积累量下降 ,茎、叶氯含量的相对积累量上升 ;田间施氯处理对烟株的不同叶位叶片氯积累量影响规律明显不同 ;在皖南旱地黄红壤烟区烤烟起垄时 ,使用KCl代替硫酸钾作钾肥肥源的适宜用量范围为 44 .84~ 67.18kg/hm2 。

关键词: 烤烟 烟株氯分布 KCl用量 皖南烟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肥力因子与烤烟品质的关系

安徽农业科学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阐述了土壤肥力的物理因子和化学因子对烤烟品质的影响。同时 ,指出近年来我国开展的相关研究的局限性和不完全性

关键词: 土壤肥力 物理因子 化学因子 烤烟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皖南烟区烤烟移栽适期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 0 0~ 2 0 0 2年连续 3年对影响皖南烟区烤烟生产的诸多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皖南烟区烤烟适宜移栽期应在3月底至 4月初 ,最迟不迟于 4月 10日 ,才能协调好自然因素与农民种植、经营习惯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烤烟 移栽期 皖南烟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皖南烟区种烟模式比较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结果表明 :在原烟的内、外在质量及产值、上等烟比例等主要经济性状上 ,单一种烟模式种植的烤烟都明显优于烟稻轮作模式 ,但综合经济效益 (含后茬水稻收入 )却以后者为高 ;这也是皖南烟区烟农抢烤、腾茬栽稻的主要原因。笔者认为 ,提高皖南稻田上部烟叶成熟度和质量的关键是延长烤烟大田生育期[6 ] ,可采取 :①烤烟移栽期提前到 3月底 4月初 ,推广大棚育苗等相关技术 ;②推广中晚熟晚稻品种及相关配套技术。

关键词: 烤烟 烟稻轮作 皖南烟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烤烟燃煤密集烤房的改进探讨

烟草科技 2004 北大核心

摘要:介绍了几种密集烤房在烤烟烘烤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以STR-1型烤烟燃煤密集烤房为例探讨了其结构的改进及效果。改造后的烤房温度控制灵敏,平面温度基本均匀,垂直温度差在2℃以内,并且加煤操作方便,热能利用率提高,排湿顺畅,烟叶烘烤质量和经济效益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关键词: 烤烟 密集烤房 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烤烟新品种在固镇县的适应性

安徽农业科学 2003 CSCD

摘要:采用裂区设计 ,对引进的 4个烤烟新品种进行了 4种不同的施肥量试验。结果表明 :云烟 85在固镇县的适应性最强 ,其次是K32 6,这 2个品种均适宜在固镇县种植 ,其适宜的施氮量为 82 .5kg/hm2 左右 ,最多不宜超过 97.5kg/hm2 ;K346和RG1 1 2个品种在固镇县的适应性较差 ,不适宜在固镇县种植

关键词: 烤烟 新品种 适应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