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782条记录
合豆2号(蒙91-413)大豆新品种的选育

安徽农业科学 2003 CSCD

摘要:合豆 2号是以皖豆 16经等离子处理后的突变株为母本 ,与豫豆 10号有性杂交育成的夏大豆新品种。 2a国家黄淮区试平均单产 2 75 8.84kg/hm2 ,比对照品种中豆 2 0增产 7.2 4% ;生产试验平均单产 2 70 4.8kg/hm2 ,比对照中豆 2 0增产 9.76%。该品种蛋白质含量 42 .2 4% ,脂肪含量 2 0 .78% ,生育期 10 5d ,抗病、抗倒伏 ,抗旱耐涝 ,适于在黄淮地区作夏大豆种植

关键词: 大豆 合豆2号 选育报告 特征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皖稻101产量构成分析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3 CSCD

摘要:皖稻 10 1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优质中籼新品种。对其产量及构成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 ,4个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贡献的大小依次为有效穗数、结实率、每穗总粒数和千粒重。产量 9.0t/hm2 的合理穗粒结构为 :有效穗( 3 0 0± 15 )万 /hm2 ,每穗总粒数 ( 15 5± 5 )粒 ,结实率 ( 85± 5 ) % ,千粒重 2 6.0g左右。高产栽培的主攻目标是在确保足够有效穗数的前提下适度促大穗 ,协调有效穗数和每穗总粒数的关系 ,并在此基础上稳定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

关键词: 水稻 皖稻101 产量构成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龙烟草专用型药剂防治烟草病毒病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3 CSCD

摘要:对植物龙烟草专用型A、B、C 3种配方各 10 0 0倍液防治烟草病毒病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 ,3种配方对烟草病毒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其中植物龙A型表现最好 ,其防效在烟草病毒病发病盛期、末期分别达到了 65 .63 %和 60 .86% ,并对烟株有较好的促进生长作用 ,是一种很有市场潜力的烟草病毒病防治新药剂。

关键词: 植物龙 烟草病毒病 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阜南县4种主要农作物生产成本收益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03 CSCD

摘要:分析阜南县 4种主要农作物生产成本构成及效益 ,得出 :肥料、机械投入是小麦和油菜生产成本构成的最主要因素 ,而玉米和大豆生产成本构成的主要因素则是肥料和种籽种苗费 ;仅以经济效益评价 ,油菜纯收益好于小麦 ,而大豆与玉米年份间差异较大。这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生产成本 收益 结构调整 阜南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树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技术

茶业通报 2003

摘要:本文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四个方面,阐述了利用茶树病虫的生活习性,为害特性,采取多种防治措施,控制茶树病虫种群数量的一些具体技术。

关键词: 无公害防治 经济阈值 防治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关于发展县域经济的思考

农业科技管理 2003

摘要:县域经济是我国经济的相对独立运行的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基本经济单元,是我国经济的基本行政区域经济,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比重,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础地位。在我省经济总量中,县级完成的GDP已占到2/3,工业总产值占3/4,财政收入占1/2,县域经济已成为我省的经济支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研单位在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中的作用和运行策略

中国农学通报 2003

摘要:对 3年来 ,做为“安徽省高效与持续发展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项目技术依托单位的工作进行认真回顾和总结。并对“十五”期间进一步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坚持科技创新原则 ,做好科技示范区工作促进园区持续高效运行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农业科技示范区 功能定位 项目实施 科技创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钾配施对大蒜增产效应的研究

土壤通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999~2001年连续三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在安徽省来安县大蒜产区水稻土上氮钾配施对大蒜产量及品质都有明显的正效应,蒜苔增产24.2%~29.2%,蒜头增产17.3%~18.9%。氮钾肥的产量效应与土壤的氮钾水平和氮钾比例密切相关。氮肥的适宜用量为N300~375kg/hm2,钾肥为K2O150kg/hm2。回归方程计算显示,大蒜产区的土壤临界钾素含量为101μg/ml,氮素临界含量为46μg/ml(ASI法测定)。氮钾配施并能提高蒜苗、蒜苔维生素C及可溶性糖含量。增施钾肥对大蒜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产投比为11.07~13.26。

关键词: 氮钾配施 大蒜 品质 增产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播期播量对皖麦44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03 CSCD

摘要:研究了播期播量对小麦新品种皖麦 44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皖麦 44播期弹性较大 ,10月上旬至 11月初播种均可获得较高的产量 ,最适播期为 10月下旬。不同的播期应采用不同的播量 ,10月上旬播种 ,基本苗 12 0万~ 2 2 5万 /hm2 ;10月中下旬播种 ,基本苗 2 2 5万~ 3 0 0万 /hm2 ;11月上旬播种 ,基本苗 3 0 0万~ 3 75万 /hm2 。皖麦 44的品质较稳定 ,对播期播量反应总体不敏感 ,主要品质指标达到或超过中筋小麦标准

关键词: 小麦 产量 品质 播期 播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