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果梅幼树对春施~(15)N-硫铵的吸收与分配
《果树学报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盆栽3年生细叶青梅/毛桃为试材,研究了早春施用~(15)N-(NH_4)_2SO_4条件下,果梅对~(15)N的吸收分配规律。结果表明:由于春季土温较低,限制了植株对肥料氮的利用率。在新梢旺长期,植株从肥料氮中吸收的氮素营养主要用于新生器官的建造,且新梢成为~(15)N的主要分配中心,其次即为果实,再其次为细根。至花芽分化期,植株的生长中心已发生转移和分散,但春施氮对促进当年生枝的花芽分化和维持叶片正常光合功能仍有重要作用,此期亦是根系生长的关键时期之一,且与贮氮相比,春施氮更有利于当年新根的萌发和根系的扩大。


番茄·辣椒和洋葱施用钾肥的效应
《安徽农业科学 》 2003 CSCD
摘要:连续 3年的钾肥示范试验研究表明 :在氮、磷肥基础上合理施用钾肥 ,能显著提高蔬菜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施用钾肥后洋葱可增产 8.88%~ 78.8% ;番茄增产 3 .76%~ 5 2 .1% ;辣椒增产 3 .2 5 %~ 3 5 .7%。其中番茄的最高收益为 5 .97万元 /hm2 ,产投比为 4.0 0~ 3 4.5 7;辣椒的最高收益为 8.91万元 /hm2 ,产投比为 4.81~ 48.15 ;洋葱的最高收益为 7.84万元 /hm2 ,产投比为 15 .0~3 2 .78。同时由试验结果可看出氮、钾之间存在正交互作用。


省级农业科研单位种子产业化浅谈
《安徽农业科学 》 2003 CSCD
摘要:分析了省级农业科研单位种子产业化的优势 ,提出了从事种子产业化的对策和要求
关键词: 省级 农业科研单位; ;种子产业化; ;种子法


桑树品种皖桑1号的选育初报
《中国蚕业 》 2003
摘要:采用人工有性杂交、单株选择、系统选育的方法育成桑树品种皖桑1号,经多年、多点区试鉴定结果表明:皖桑1号发芽率高,生长势旺.年产叶量比湖桑32号提高20%~30%左右,100kg桑产茧量比湖桑32号提高6%,叶质较优.品种性状稳定,适应性强.适宜长江流域、淮河流域蚕区推广。1 选育经过桑树新品种皖桑1号的选育研究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八五”、“九五”重点科研项目之一。该品种以高产、大叶品种7707作母本,以质优、抗性强的阜阳1号作父本。1990年采用人工有性杂交方法.设置12个杂交组合,获得种子后培育,淘汰不良个体,经2年观察


韩国引进部分水稻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 2003 CSCD
摘要:对引进的 75个韩国水稻新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的分析结果表明 ,韩国水稻品种分蘖力较强 ,结实率较高 ,但株高偏矮 ,生育期偏短 ,穗型偏小 ,千粒重不高 ,因而 ,总体产量水平不高。但就大多数品种来说 ,米质要好于安徽省推广的主体当家品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