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淮猪及其二元、三元杂种猪产肉性能试验
《养猪 》 2003
摘要:通过淮猪与长白、大约克进行二元、三元杂交,获得长×淮、大×淮、大×长淮、长×大淮4个杂交组合,并设一对照组淮×淮,进行肉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杂交组合为大长淮,其平均日增重670g,饲料转化率3.06,屠宰率75.97%,瘦肉率56.67%,肉色3.00分,大理石纹2.50分。


千金子发生特点与危害及其防除研究进展
《中国农学通报 》 2003
摘要: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对千金子 [Leptochloachinensis (L )Nees ]发生危害及防除等方面的最新研究信息。局部发生重、分布范围广是其目前发生的主要特征 ;成株率高、总积温低、旱生喜湿、出草早、具萌发峰、生育期不同、分蘖能力强、单株产种量大、植株大、共生期长、对常用除草剂不敏感等生物学特性是千金子在直播稻田危害加剧的主导因子 ;实施千金子在直播稻田萌发前、苗期和大量发生时化学防治为基础、农业防治为补充 ,成株期农业防除为主体、化学防治为补充 ,适当提倡生物治草的杂草综合治理 (IWM)措施是当前国内外流行的做法。提出了现阶段千金子综合治理所面临的挑战 ,展望了今后的杂草治理新动向。
关键词: 千金子[Leptochloachinensis(L)Nees] 发生 生物学特性 危害 综合治理


大棚土壤障碍因子形成及调控技术的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 2003 CSCD
摘要: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大棚土壤障碍因子形成及调控技术方面的研究结果。大棚土壤障碍因子是国内外共同存在的问题 ,已严重影响蔬菜等作物产量、品质并引起环境污染。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土壤管理、施肥、灌溉、耕作、政策等多方面采取措施。农业新技术、新测试手段的应用为减轻和消除大棚土壤障碍因子提供了广阔前景


桑树冬芽组织培养品种效应研究
《中国蚕业 》 2003
摘要:桑树组织培养的研究已经有一定的历史.也有很多利用桑不同部位为外植体建立离体培养体系的报道:其中利用桑冬芽诱导愈伤组织,再分化成不定芽,并培养成新植株的技术为快速工厂化育苗提供了一种较为简便易行的途径。在生物技术飞跃发展的今天,外源基因的导入等都必须在组织培养的基础上进行,桑冬芽组织培养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实验的目的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各个方面较系统地研究不同桑品种的桑冬芽组织培养的差异性,为利用桑冬芽快速繁殖进行了探索。


黄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基质的筛选
《安徽农业科学 》 2003 CSCD
摘要:采用稻壳、珍珠岩、蛭石、炉渣、花生壳 (粉碎 )、砂为栽培基质材料 ,并配给适量消毒鸡粪、复合肥、尿素等代替营养液 ,进行黄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试验。分析比较 6种基质处理对黄瓜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黄瓜无土栽培基质用已使用过 3茬的原有机基质 10 0 % (稻壳∶珍珠岩∶蛭石为 3∶1∶1) +鸡粪 3kg/m3+复合肥 0 .3kg/m3+尿素 0 .14kg/m3踩实后栽培为最佳 ;其次为原有有机基质 67% +炉渣 3 3 % +鸡粪 3kg/m3+复合肥 0 .3kg/m3+尿素 0 .14kg/m3。


离子束诱变小麦新品种皖麦42号的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
《中国农学通报 》 2003
摘要:皖麦 4 2号系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合作 ,从太谷核不育轮回选择群体 (RV - 6 0 )中选得的可育穗再经离子注入 (30kev ,80次 )引变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 ,弱春性 ,一般单产 6 0 0 0~ 6 75 0kg hm2 ,适于安徽、江苏沿淮及淮南地区、河南南部及湖北部分地区上等肥力水平的地块种植。株高 80~ 85cm ,长芒、白壳、白粒、半角质 ,千粒重 4 0g左右 ,中抗条锈病和白粉病 ,感赤霉病 ,熟期转色好 ,不早衰。适宜播种期为 1 0月中下旬至 1 1月初。基本苗可掌握在 1 80~ 2 4 0万 hm2 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