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782条记录
两系杂交籼稻皖稻79制种技术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3 CSCD

摘要:通过 6年制种实践和研究 ,探明了新组合皖稻 79双亲主要特性 ,提出早预测 ,重调整 ,保花期全遇 ;适时喷施花信灵 ,促母本花时提早 ;搭建健壮合理母本群体 ,提高结实率 ,降低张颖率和穗发芽率 ;以及及时收割、脱粒、晾晒 ,保证种子质量等高产高质量制种技术措施。

关键词: 两系杂交稻 皖稻79 制种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医疗卫生用品辐射灭菌·消毒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安徽农业科学 2003 CSCD

摘要:用辐照法对医疗卫生用品进行灭菌、消毒 ,从整个社会经济效益衡量 ,效果好 ,费用低 ,该方法已在一些国家广泛应用。中国钴源资源丰富 ,但利用率低。分析了中国医疗卫生用品采用辐照法灭菌消毒量低的原因 ,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医疗卫生用品 辐照 灭菌 消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引进意大利小麦品种农艺和品质性状的评价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3

摘要:对新引进的25份意大利小麦品种进行了主要农艺和品质性状的鉴定。结果表明这批材料在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植株高度、穗粒数等方面表现较优良,相关分析还表明较高的沉淀值、湿面筋舍量和蛋白质含量与矮秆和较早熟存在一定的一致性。

关键词: 引种 意大利小麦 农艺性状 蛋白质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基因型水稻苗期根系吸氮力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3 CSCD

摘要:利用水培法研究了不同基因型水稻根系对 2种形态氮的吸收特性。结果表明 :水稻秧苗根系在 3 0d时对NO3- 吸收较NH4+ 多 ,不同基因型水稻秧苗根系对氮的吸收存在差异 ;单位鲜根对氮的吸收速率与根的活力有关。

关键词: 水稻 苗期根系 吸氮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淮北平原小麦钾肥高效施用技术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3 CSCD

摘要:通过田间定位试验 ,研究了淮北平原砂姜黑土地区小麦—玉米轮作制下小麦钾肥施用技术。结果表明 ,增施钾肥可促进小麦的生长发育 ,增加产值 ,提高经济效益。 2年试验 ,小麦施钾分别增产 15 .5 6%~ 2 3 .5 0 %和 9.12 %~ 17.3 1% ,平均增产18.73 %和 13 .2 1% ;增收 3 5 0元 /hm2 左右 ,施用钾肥的产投比为 1.67~ 2 .5 9。综合小麦产量和施肥的经济效益 ,在当前生产水平下 ,淮北平原砂姜黑土地区小麦钾肥 (K2 O)的适宜施用量为 90kg/hm2 左右。

关键词: 小麦 钾肥 施用量 砂姜黑土 淮北平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全球水稻分子育种计划核心种质苗期耐低磷资源的鉴评与筛选

安徽农业科学 2003 CSCD

摘要:苗期低磷胁迫水培试验表明 :全球水稻分子育种计划核心种质对低磷营养胁迫的调节能力存在着显著的基因型差异 ,表现在分蘖能力、根长、根重等性状明显不同。通过对低磷营养胁迫下水稻根茎性状表现的评价 ,筛选出耐低磷品种资源

关键词: 水稻 耐低磷 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鸭共生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初探

饲料工业 2003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夏大豆3000kg/hm~2栽培技术指标与技术操作规程

安徽农业科学 2003 CSCD

摘要:根据沿淮淮北地区夏大豆生产情况和多年研究结果 ,提出了以土壤、光温、品种、播种期、群体结构、产量结构 ,供水肥指标等为主要内容的夏大豆单产 3 0 0 0kg/hm2 的高产栽培技术指标。较详细介绍了实现上述指标的技术操作规程 ,内容规范明了 ,可操作性强 ,供沿淮夏大豆产区参考。

关键词: 夏大豆 高产栽培 技术指标 操作规程 淮北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粒优质秋毛豆十月青

农家顾问 2003

摘要:秋毛豆十月青是我所从江淮丘陵地区农家品种中筛选育成。特征特性:株高95厘米,有限结荚习性,秆粗茎韧,株型紧凑,紫花,灰白茸毛。百荚鲜重282克,百粒鲜重85克,百粒干重40克。荚皮薄,剥鲜豆率63.9%,种皮绿色,脐浅褐色,二、三粒荚占81.5%。种子萌发力、幼芽顶土力均较强,易一次全苗。秋播条件下,10月初气温降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树新品种皖叠2号选育初报

安徽农业科学 2003 CSCD

摘要:用人工有性杂交、单株选择、系统选育的方法育成桑树新品种皖桑2号.多年、多点区试鉴定结果表明:皖桑2号产叶量比湖桑32号提高25%-30%左右,100kg桑产划量比对照湖桑32号有显著提高,可缩短养蚕经过,是一个丰产、稳产、适应广、抗逆强的优良品种.

关键词: 桑树 皖桑2号 品种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要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