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高蛋白大豆新品种皖豆24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皖豆 2 4号是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以 (山东 85 0 2×南 88-2 17)× (蒙 84-2 0×阜 812 8-1)通过有性复合杂交选育的高产、大粒、高蛋白夏大豆新品种。 2 0 0 1~ 2 0 0 2年参加安徽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 ,2年平均产量 3 0 44 .1kg/hm2 ,比中豆 2 0 (CK)增产 7.17%。2 0 0 2年参加安徽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 ,平均产量 2 992 .2 0kg/hm2 ,比中豆 2 0 (CK)增产 9.5 5 %。在多年多点试验示范中均表现抗病、抗倒伏、高产稳产 ,蛋白质含量 46.2 0 % ,脂肪含量 2 1.2 2 % ,生育期 10 3d ,籽粒大 ,商品性好。 2 0 0 3年 8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皖豆 2 4号


氮素营养水平对不同类型小麦品种品质性状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给不同类型专用小麦大面积生产提供科学的施肥依据,利用不同氮素水平进行处理,分析了氮素施用量对强筋、中筋和弱筋三种类型品种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在0~300kg/hm2范围内,氮素与强筋和中筋品种的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弱筋品种呈二次曲线关系;增施氮素能显著提高沉降值,降低弱化度,延长面团的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对增加面筋含量也具有一定的作用;粉质评价值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逐渐提高,公顷施氮量达到225kg后,氮素的调节效应减弱,中强筋品种出现负效应。


家蚕食道下体(SB)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中国蚕业 》 2004
摘要:食道下体(Suboesophageal body)简称SB,首先由Wheeler(1893)在一种冬蜥(Xiphidium ensiferum)的胚胎中发现和报道的。在家蚕中Hatscheck(1877)认为SB是胚胎期作为“内胚层的原基”,因此,Toyama(1902)认为在家蚕胚胎发育时就形成了SB,并认为它起源于一串中胚层细胞。Sakurai(1915)报道家蚕幼


正视挑战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农业科技管理 》 2004
摘要:一、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现代化的现实需要 1.农产品加工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凡是加工业比较配套,市场营销网络健全,农民种养的产品能够及时进入加工流通领域的地方,农业结构的调整就比较成功。相反许多地方由于加工转化不足,瓜果蔬菜等大量鲜活产品集中上市后造成供过于求,价格上不去;一些粮食主产区粮食加工转化能力不足,也影响了农民的种粮收入。


籼粳交重组自交系群体主要稻米品质性状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由 191个家系组成的籼粳交组合 (密阳 2 3 /秋光 )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的稻米品质性状在 2个年度中的表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碾磨品质、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等 13个性状在重组自交系群体中都呈连续变异 ,同时存在双向超亲分离现象。表型相关分析显示 :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间均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粒长、粒宽、长宽比、垩白率、垩白大小、垩白度和透明度等 7个稻米外观品质的成对性状间相关水平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直链淀粉含量与碱消值呈极显著正相关 ,直链淀粉含量和碱消值与胶稠度的相关均不显著。同时 ,对碾磨品质与外观和蒸煮品质、外观品质与蒸煮品质性状之间的简单相关进行了分析。


对加强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思考
《安徽农业科学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资金是科研事业的血液 ,资金的来源、流向、结构及其运作方式直接反映出科研事业管理的水平和绩效。笔者针对以资金管理为主要内容的财务管理中出现和存在的问题与矛盾 ,提出了若干加强财务管理的措施 ,以期提高科研工作水平。


饲料中磷脂水平对幼蟹生长和饲料利用率的影响
《饲料研究 》 2004
摘要:以初始体重为 (1.2 3± 0 .36 )g的幼蟹为试验对象 ,在室内水族箱中进行为期 6 0d的生长试验。以鱼油 /豆油 (2∶1,W/W )为脂肪源 ,以不同大豆磷脂水平 ,配制成饲料脂肪含量为 8%的 3种等氮、等能饲料 ,用于研究饲料中磷脂水平对幼蟹生长及饲料利用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虽然各试验组的生长性能和对饲料利用率指标之间无显著的差异 (P >0 .0 5 ) ,但试验幼蟹的增重率和饲料转化率随着饲料中磷脂水平的上升而提高。这说明 ,在饲料中适量添加磷脂具有促进幼蟹生长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 ,饲料中磷脂有效促进幼蟹生长的适宜添加量应为 2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