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业通报
》
2003
摘要:介绍了安徽省在茶树地方品种资源调查整理、无性系新品种选育、良种繁育和应用配套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二十一世纪茶树育种目标与手段。
关键词:
茶树
无性系
品种选繁
良种应用
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
2003
CSCD
摘要:从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角度出发 ,分析了农药储存中的燃爆、毒害问题 ,并提出了农药储存中防火防爆、防毒安全对策。
关键词:
农药
储存
安全管理
《茶叶
》
2003
摘要:围绕国内外对包括祁红在内的红茶品质与茶树品种、加工工艺及茶园生态这三大因子之间的关系方面的研究 ,提出了改进现有祁红品质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
祁红
研究
影响
品质
因子
《安徽农业科学
》
2003
CSCD
摘要:现代农业生物技术是在离体培养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笔者介绍了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进而发展到生物农业的过程中 ,离体培养技术所发挥的作用 ,及对人类社会进步和维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苗木快繁与脱毒 ;种质资源保护 ;遗传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原生质体培养与体细胞融合 ;无性系变异 ;基因工程 ;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性 ) ;人工种子
关键词:
离休培养
现代农业
《安徽农业科学
》
2003
CSCD
摘要:对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研究 ,特别是植物SOD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超氧化物歧化酶
研究综述
《茶叶
》
2003
摘要:针对茶树良种之关键——单株选择的若干主要问题 ,通过安徽 1、3、7号及凫早 2号等品种形成的实践述析。认为 ,提高单株选择机率及新品种的成功率关键在于明确选择差、超标优势、选择方向。明确这些方面 ,才可提高选择的可靠性 ,从而达到今后各育种程序中的预期目标。
关键词:
单株选择——选择差
超标优势
选择方向
选择机率
《安徽农业科学
》
2003
CSCD
摘要:通过 6年制种实践和研究 ,探明了新组合皖稻 79双亲主要特性 ,提出早预测 ,重调整 ,保花期全遇 ;适时喷施花信灵 ,促母本花时提早 ;搭建健壮合理母本群体 ,提高结实率 ,降低张颖率和穗发芽率 ;以及及时收割、脱粒、晾晒 ,保证种子质量等高产高质量制种技术措施。
关键词:
两系杂交稻
皖稻79
制种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
2003
CSCD
摘要:用辐照法对医疗卫生用品进行灭菌、消毒 ,从整个社会经济效益衡量 ,效果好 ,费用低 ,该方法已在一些国家广泛应用。中国钴源资源丰富 ,但利用率低。分析了中国医疗卫生用品采用辐照法灭菌消毒量低的原因 ,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医疗卫生用品
辐照
灭菌
消毒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03
摘要:对新引进的25份意大利小麦品种进行了主要农艺和品质性状的鉴定。结果表明这批材料在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植株高度、穗粒数等方面表现较优良,相关分析还表明较高的沉淀值、湿面筋舍量和蛋白质含量与矮秆和较早熟存在一定的一致性。
关键词:
引种
意大利小麦
农艺性状
蛋白质含量
《安徽农业科学
》
2003
CSCD
摘要:利用水培法研究了不同基因型水稻根系对 2种形态氮的吸收特性。结果表明 :水稻秧苗根系在 3 0d时对NO3- 吸收较NH4+ 多 ,不同基因型水稻秧苗根系对氮的吸收存在差异 ;单位鲜根对氮的吸收速率与根的活力有关。
关键词:
水稻
苗期根系
吸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