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安徽省(模糊匹配)
250条记录
安徽省甘薯生产现状及发展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18

摘要:通过对安徽省近几年甘薯生产和消费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安徽省甘薯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探求甘薯产业发展潜力和对策,以期为产业发展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调研结果表明:安徽省甘薯种植分春薯和夏薯2种种植方式,当前种植品种共有40个,其中主栽品种17个。在主栽品种中,淀粉专用型品种占53.0%,鲜食型占35.0%,兼用型占12.0%。所种植品种以外引为主,占73.5%,当地自育品种较少,仅占26.5%。全省甘薯的消费比例以加工为主,鲜食为辅。研究指出了安徽省甘薯生产存在政府重视程度不够,机械化水平落后,品种更新换代慢、专用品种缺乏、种苗繁育体系不健全,病害严重,生产技术水平低下,加工企业规模小、产品附加值低的主要问题。提出培育专用新品种,加大科技示范推广力度,大力发展机械化生产,加工企业联合研发甘薯深加工产品,提高甘薯附加值等对策。

关键词: 安徽省 甘薯 品种 存在问题 发展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模式的关键技术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安徽农业科学 2018

摘要:针对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IPA)的现有水平,阐述了IPA应用规模,并开展了IPA养殖槽和净化区功能试验,最后对IPA养殖水产品进行了品质分析。

关键词: 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IPA)模式 关键技术 安徽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韭菜安全生产管控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 2018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安徽省产地韭菜中风险因子验证结果,结合生产基地调研情况,从安全生产实际出发,提出了安徽省韭菜安全生产管控技术要点,包括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整地施肥、定植、定植后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采后管理等方面内容,并提出了安全生产监管建议,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 韭菜 安全生产 管控技术 安徽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10—2015年安徽省粮食作物秸秆的时空分布特征和资源评价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安徽省统计年鉴》(2010—2015年)数据,对安徽省粮食作物秸秆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粮食作物秸秆资源评价。结果表明,安徽省粮食作物秸秆的产量逐年增加,小麦自2012年后成为安徽省秸秆的主要组成;秸秆总量的分布特征呈现北高南低的趋势,2010—2015年间,全省各市秸秆产量的增长不均衡,北部城市增速较快,阜阳、蚌埠和淮北被列为高速增长区,黄山市秸秆产量增长缓慢,划分为低速增长区。同时,分析不同粮食作物秸秆的时空分布特征显示,玉米和小麦的分布特征相似,呈北高南低趋势,各市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而水稻秸秆主要分布在安徽省中部和南部,其次为北部,此外,北部亳州和淮北的水稻秸秆产量出现下降趋势。在此基础上,对各区域秸秆资源量进行评价,建议针对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综合利用措施。

关键词: 安徽省 粮食秸秆 秸秆分布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机插机械及配套技术本土化适应性改进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现代农业科技 2018

摘要:由于当前农村劳动力不足以及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使发展水稻全程机械化种植日益迫切,但水稻机插水平低下限制了水稻全程机械化种植的发展。水稻育秧、机插机械及配套技术在农民实际应用过程中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影响种植效益,挫伤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完善机插技术宣传及培训体系,引进适宜安徽省实际现状的水稻机插机械,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机械及配套技术本土化适应性改进,是目前提升水稻机械化种植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水稻 机插 配套技术 本土化适应性 安徽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棉花生产的困局与对策

安徽农学通报 2018

摘要: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但近些年来我国棉花生产面临严峻的新常态,呈现出面积、总产"双下降"的不利局面,安徽省棉花种植面积已连续6年大幅减少。该文通过分析安徽省棉花种植面积逐年减少的主要原因,初步提出稳定棉花生产、促进棉花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棉花 困境 对策 安徽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淮北地区小麦主栽品种对低温胁迫的响应及抗寒性评价

中国农学通报 2018

摘要:为给安徽淮北地区小麦安全生产提供指导,以当地主栽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播期条件下小麦植株对低温胁迫的响应,结合自然低温下田间冻害情况及产量表现等,对主栽品种的抗寒性进行初步评价。结果表明,返青期-12℃以下时品种的抗寒性急剧下降;播期间小麦植株的抗寒性表现为:晚播>适播>早播;电解质渗出率均随温度的降低逐渐增大;地域间抗寒性差异明显;不同区域育成品种抗寒性强弱表现为山东省>河南省>安徽省;筛选出一批抗寒高产品种,如‘良星66’、‘山农20’、‘济麦22’、‘烟农19’等,可作为安徽淮北地区早播条件下种植的理想品种。

关键词: 淮北地区 小麦 早播 低温 产量 抗寒性 品种筛选 安徽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粳稻生产现状及籼改粳发展潜力分析

中国稻米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对安徽省近3年粳稻生产情况进行调研,分析了安徽省粳稻生产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了制约安徽省粳稻发展的主要因素,以推进"籼改粳"工作进程,提升安徽省稻米产业的竞争力。安徽省粳稻种植主要分布在合肥、安庆、六安、芜湖、蚌埠、滁州等地;粳稻生产以直播为主,机插为辅;所种植的粳稻品种以外引为主,占77.57%,本省自主选育品种仅占22.43%;近3年粳稻平均单产为7.51 t/hm~2。提出应以沿淮、沿江一带以及江淮东南部为重点区域,以发展中粳和单季晚粳为主体的建议。最后,提出了安徽省加快发展粳稻生产的目标和对策。

关键词: 安徽省 粳稻 品种 栽培方式 产量 发展潜力与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鲜食玉米生育期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8

摘要:[目的]探明安徽省鲜食玉米大田生育期,精准调控采收上市时间。[方法]在安徽省不同生态区的3个点开展各播期及不同品种试验。[结果]鲜食玉米春播的生育期比夏播长5~9 d;春播时,凤阳点(沿淮淮北生态区)的大田生育期比长丰点(江淮丘陵生态区)和石台点(沿江江南生态区)分别延长2、8 d;夏播时,凤阳点的大田生育期比长丰点和石台点分别延长5、12 d。不同播期试验表明,春播阶段,随播种时间推迟生育期缩短,5月1日播种的处理比4月1日的处理生育期缩短3 d;夏播阶段,随播种时间推迟生育期延长,8月1日播种的处理比7月1日的处理生育期延长14 d。安徽省引进的北方品种较南方品种表现为早熟,在夏播时,美玉9号比垦粘1号生育期延长19 d。[结论]随着生态区的北移,安徽省鲜食玉米生育期延长;春播阶段随着播期的推迟,生育期缩短;夏播阶段,随着播期的推迟,生育期延长;种质资源不同,其生育期不一样。

关键词: 鲜食玉米 生育期 安徽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稻渔综合种养现状及发展对策

安徽农学通报 2017

摘要:该文介绍了安徽省稻渔综合种养发展的现状,根据全省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以加快安徽省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稻渔综合种养 现状 发展对策 安徽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