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安徽省农业旱灾风险评估与区划
《中国农学通报 》 2016 CSCD
摘要:为客观分析农业旱灾对安徽农作物造成的风险损失,根据安徽省1991—2012年的农业灾情数据和农作物播种面积等数据资料,对安徽省农业旱灾风险进行了评估区划。结果显示:旱灾是安徽省主要的农业自然灾害,22年间安徽省旱灾占农业自然灾害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的比例分别为42.1%和40.1%;安徽省各市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的变化具有很强的同步性;安徽省农业旱灾呈现出风险发生周期短、频率高的特点,旱灾受灾面积一般不超过60%,该指数下风险概率为357.1年一遇;从旱灾风险时空分布看,淮北和江淮地区旱灾风险较高。


安徽家禽产业结构的演变及未来发展探析
《中国禽业导刊 》 2016
摘要:"一江一河"将安徽省自然的划分为三大块,人文习俗、地理经济各有独特之处,种植业、养殖业也形成了地区特色,淮河以北以小麦、玉米为主,长江以南以水稻为主,江淮之间稻麦兼而有之,造就了畜牧业北牛中猪南禽之状.为了剖析家禽养殖情况,笔者曾根据行政区域和相近的地理特征,将安徽省家禽产业划分为7个重点养殖区域,即安庆、滁州和县、宿州蚌埠、宣城市、芜湖马鞍山铜陵(简称芜马铜)、阜阳亳州、合肥六安等.时过4年,这些区域,仅从家禽养殖特点来说,虽不同程度发生了结构性变化,但仍具有明显的地域养殖特征,本文借鉴这种区域的划分,对安徽家禽养殖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探讨产业的发展、结构调整对市场需求的适应性.
关键词: 家禽养殖 安徽省 产业结构 演变 地理特征 地区特色 行政区域 养殖区域


安徽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差异及收敛性分析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 2016
摘要:运用非参数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对安徽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情况进行估算,同时对不同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收敛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安徽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整体表现为上升发展趋势,其增长的动力来源于农业技术进步的推动,而不是农业技术效率的提高。从不同地区看,大部分地级市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均大于1,皖中地区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最高,其次是皖北地区,而皖南地区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最低。不同地区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既不存在σ收敛,也不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


安徽省蔬菜基地土壤和灌溉水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残留状况
《安徽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目的]了解安徽省蔬菜基地土壤和灌溉水中邻苯二甲酸酯(PAEs)的残留状况,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合肥、滁州和马鞍山地区12个代表性蔬菜基地的土壤和灌溉水进行调查采样,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技术(GC-MS),分析了土壤和灌溉水中18种PAEs化合物的含量。[结果]土壤样品中检出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其总含量为0.204 3~0.483 8 mg/kg,以滁州基地最高;灌溉水样品中18种PAES均未检出。土壤中PAEs以DBP和DEHP为主,DBP含量已超过美国土壤控制标准。[结论]安徽省蔬菜基地土壤已受到一定程度的PAEs污染。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酯(PAEs) 蔬菜基地 土壤 灌溉水 安徽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