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储存环境对鸡蛋壳表面3种沙门氏菌存活与迁移的影响
《中国畜牧兽医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明不同储存环境对蛋壳表面沙门氏菌存活和向蛋内迁移的影响,在鸡蛋壳表面人工接种肠炎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和鸡白痢沙门氏菌,试验环境设定温度4、25和37℃,环境相对湿度(RH)设定为50%和90%,在不同的储存环境下,各个时间点检测蛋壳表面沙门氏菌数量与蛋内容物中沙门氏菌污染情况。结果显示,4℃环境下可显著减少蛋壳表面3种沙门氏菌的数量;50%RH、25和37℃环境下蛋壳表面3种沙门氏菌的数量均逐渐下降;90%RH、25℃环境下蛋壳表面肠炎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在个别时间点出现数量反弹,其总体数量呈现下降趋势,37℃环境下鸡白痢沙门氏菌的数量快速下降,而肠炎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数量先下降后上升,并保持在接种的数量级水平。鸡蛋内容物的检测结果显示,肠炎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更易被检出,而鸡白痢沙门氏菌始终未被检出。综上所述,低温、低湿可减少蛋壳表面沙门氏菌存活,并阻止其菌体向蛋内迁移,高温、高湿环境促进蛋壳表面沙门氏菌的增殖,增加了其向蛋内迁移的几率,不同血清型沙门氏菌在鸡蛋壳表面的存活和向蛋内迁移的侵袭力存在一定差异。
鸡MHCⅠα和β2m链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
《中国畜牧兽医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进一步研究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Ⅰ)分子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机制,试验经PCR克隆获得MHCⅠα和β_2m链基因,随后插入带有荧光标签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EGFP-MHCⅠα和pmCherry-MHCⅠβ_2m,并通过脂质体法转染293T真核表达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可见,MHCⅠα和β_2m分子主要分布于真核细胞的内膜系统,改变了与之融合的荧光蛋白在细胞内的定位。此外,Western blotting检测可见大小约68.3和41.3ku的目的蛋白反应带,表明重组质粒能够在293T细胞中顺利表达,且表达蛋白与鸡MHCⅠ类分子的相应抗体可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具有良好的免疫学活性。
关键词: 鸡MHCⅠα基因 鸡MHCⅠβ2m链基因 真核表达载体 293T细胞
鸡MHCⅠα和β2m的原核表达与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动物医学进展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制备MHCⅠ基因工程疫苗的基础材料,构建了鸡MHCⅠ分子重组质粒并进行原核表达,进而制备鸡MHCⅠ分子的多克隆抗体。应用PCR方法,克隆鸡MHCⅠα和β2m基因,构建重组载体pETMHCⅠα和pET-MHCⅠβ2m,经PCR、双酶切和测序鉴定后,将重组质粒在大肠埃希菌Rosetta中进行诱导表达,融合蛋白纯化后,接种昆明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血清稀释后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鸡MHCⅠα和β2m基因在大肠埃希菌中成功表达,融合蛋白分子质量分别约为52.1ku和33.0ku;制备的鼠抗鸡MHCⅠα和β2m链多克隆抗体,经Western blot检测证实抗体特异性较强,可进一步用于鸡MHCⅠ分子的研究。
鸡MHCⅠ类分子信号肽的预测及其序列特征
《畜牧与饲料科学 》 2015
摘要:旨在进一步研究MHCⅠ类分子作用机制,分析MHCⅠ类分子α链和β2m链的信号肽序列特征。运用信号肽分析软件预测淮南麻黄鸡MHCⅠ类分子的α链和β2m链信号肽区域,通过序列比对,进一步分析鸡MHCⅠ类分子2条链的序列特征。信号肽分析软件预测结果表明,鸡MHCⅠ类分子的α链和β2m链均存在信号肽,且均由2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序列分析结果表明,鸡MHCⅠ类分子β2m链信号肽区域的氨基酸序列较为保守,但α链信号肽区域则呈现出一定的多态性,有23.8%的氨基酸残基发生突变。此外,将鸡MHCⅠ类分子信号肽序列与鸭、人和鼠的相应区域进行比对,表明鸡与鸭的α链和β2m链分子信号肽相似性均较高,分别为60%和65%,但与人和鼠的相似性均较低。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SD株的分离与鉴定
《养猪 》 2015
摘要:利用Vero细胞自安徽合肥腹泻仔猪小肠内容物中分离到一株病毒,经胶体金、PCR方法和攻毒试验,确定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命名为SD株。SD株在Vero细胞上传代,第8代(F8)开始出现稳定的细胞病变(CPE),F8代的毒价(TCID50)为10-6.25/0.1 m L,F8代细胞培养物接种未吃初乳仔猪,接种仔猪均出现典型腹泻症状,死亡仔猪3头(50%),未死亡猪生长严重发育不良,说明SD株具有较强的致病性。
鸭坦布苏病毒对产蛋鸡的致病性研究
《中国家禽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明鸭坦布苏病毒对产蛋鸡的致病性和不同感染途径对其产蛋性能的影响,分别选用罗曼蛋鸡、海兰蛋鸡和淮南麻黄鸡3个品种进行人工接种病毒试验。结果表明,3个品种产蛋鸡接种病毒后均出现产蛋下降,产蛋率最高下降80%以上,除产蛋和早期采食量下降及后期严重脱羽外,感染鸡无其他临床症状,产蛋恢复的速度和程度不同品种间存在一定差异,感染后无鸡只死亡;滴鼻组和同居组鸡群产蛋下降和恢复的程度低于肌肉注射组,重复感染组未发生明显产蛋下降;剖检病变可见一致的卵巢组织出血、变性、坏死和萎缩,其他器官无肉眼可见病变;从感染鸡卵巢组织中可检测到鸭坦布苏病毒核酸。综上所述,鸭坦布苏病毒对不同品种产蛋鸡均具有致病性,主要引发产蛋下降,病毒在鸡群中的传播可能不仅限于吸血昆虫,空气传播感染也是其重要的传播途径;感染康复鸡只对再次感染具有一定的抵抗力。研究结果为产蛋鸡不明原因产蛋下降提供了新的诊断方向,为坦布苏病毒病的有效防控发出了预警信号。
淮南麻黄鸡MHCⅠα链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动物医学进展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典型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是抗原递呈的关键分子,具有重要的免疫功能,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为深入了解地方品种鸡MHCⅠ类α分子的特征,尤其是抗原结合区域的特点,通过RT-PCR技术获得了29个淮南麻黄鸡完整的α链基因,并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淮南麻黄鸡MHCⅠα分子高度多态,但主要集中在α1和α2区域,该区变异氨基酸位点共68个,其中高度变异22个。淮南麻黄鸡MHCⅠ分子α1和α2区域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介于79.3%~99.5%之间,仅少部分序列完全一致。鸡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与鸭较高,介于57.6%~64.1%之间;其次为人和鼠。进化分析显示,淮南麻黄鸡MHCⅠ分子α1和α2区域分属于两个类群,但未显示明显的品种差异。此外,鸡与鸭的亲缘关系较近,与其他物种则遗传距离较远。研究结果表明,淮南麻黄鸡MHC分子在进化过程中呈现高度的多态性,但受到病原体的选择压力,多态性主要位于抗原肽结合部分的α1和α2区域。
鸡球虫的分离与感染试验
《安徽农业科学 》 2015
摘要:[目的]为探讨长期有效的鸡球虫病防控方法奠定基础。[方法]分离并培养鸡球虫卵囊,通过感染雏鸡试验研究其卵囊发育和感染的过程。[结果]分离到的球虫卵囊大多形态饱满,为宽椭圆形,少数为卵圆形,壁光滑,中间明显可见1个圆形核,原生质呈淡褐色,卵囊大小约为18.5~25.5μm×16.7~22.5μm。正常的孢子化卵囊多能见到分化明显的4个孢子,18 h可看到部分卵囊孢子化,36h孢子化达80%。接种后发病雏鸡的体重缓慢增加,血便明显,死亡率较高,同时解剖可见盲肠病变明显,肠壁增厚,严重者因充满大量血液而盲肠肿大。[结论]根据卵囊的形态、发病鸡的临床表现、卵囊寄生部位和盲肠病理变化等特征,初步判断分离的球虫主要为柔嫩艾美耳球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