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626条记录
中国棉业科技进步30年——安徽篇

中国棉花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从政策落实、生产发展、科技进步等方面对改革开放30年来(1978-2008)安徽省棉花生产进行回顾。

关键词: 棉花 产业 科技进步 安徽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不同生育期抗寒性研究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09

摘要:选取有代表性的8个小麦品种,以实验室冷冻法结合logistic方程计算小麦在不同生育期的半致死温度,研究各品种在不同生育期的抗寒性强弱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在其生育发展进程中的抗寒性变化呈现相似趋势,幼苗时期较强,经历了一定时间的低温抗寒锻炼,小麦的抗寒性达到最强;越冬以后,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小麦生育进程的推进,抗寒性显著减弱。所有品种在整个发育时期的变化趋势均呈现V型曲线。

关键词: 小麦 不同时期 抗寒性 半致死温度(LT5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食用豆产业现状与技术需求

现代农业科技 2009

摘要:从生产、遗传育种、栽培管理、加工等方面介绍了安徽省食用豆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技术需求,以促进安徽省食用豆产业化的发展。

关键词: 食用豆产业 发展现状 存在问题 技术需求 安徽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皖江长毛兔生长兔饲料配方的筛选

中国养兔 2009

摘要:选择42日龄断奶皖江长毛兔42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公母各半,分别饲喂三种日粮。结果表明:试验1组产毛量比对照组和试验2组分别提高7.4%和1.8%,粗毛率比对照组提高5.66%,但略低于试验2组;试验1组、试验2组粗毛长度比对照组分别长16.7%和20.3%,细毛长度比对照组分别长6.5%和10.0%;粗毛、细毛间强度和伸度均无显著差异,但试验组比对照组有所提高;平均耗料量,试验1组比对照组、试验2组少0.9%和6.2%,试验2组比对照组多耗料5.6%,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试验1组、试验2组增重比对照组分别提高11.2%和12.5%;试验1组的经济效益高于其他两组。试验1组的饲料配方为最适配方。

关键词: 皖江长毛兔生长兔 饲料配方 产毛量 兔毛纤维物理性状 料重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叶活性成分、生物活性的研究及其开发应用进展

北方蚕业 2009

摘要:介绍了近年来有关桑叶的活性成分、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及其开发应用情况,认为除了养蚕以外,将桑叶开发成具有滋补保健作用的药物及食品,或者用于畜牧业生产,其市场前景广阔。

关键词: 桑叶 活性成分 生物活性 药理作用 开发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磷肥施用量对油菜产量及经济效应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确定安徽省贵池地区油菜磷肥的适宜用量范围。[方法]在安徽省贵池地区进行大田试验,在氮、钾、硼肥配合施用的条件下,研究增施磷肥(0、45、90、180 kg/hm~2)对油菜的生物学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增施磷肥可促进油菜生长发育,增加油菜产量。随着磷肥的增施,纯收益不断增加,但产投比不断降低。[结论]施用磷肥180 kg/hm~2时,油菜产量效益可达最大化。

关键词: 油菜 磷肥 产量 生物学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地茶园防冻技术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了修剪、铺草、覆膜、喷灌防冻剂等6项技术措施对山地茶园茶树的抗寒性影响及SOD、POD酶活性与受冻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各处理随着受冻率的增加,在一定范围内SOD酶活性也相应增加,这与茶树自身的修复功能有关;②对于山地茶园,受风冻影响,直接应用于茶树树冠的技术措施要比应用于环境及土壤的技术措施效果好。6种处理效果为:覆膜>铺草>对照>未修剪>灌根>喷冠;③秋天进行适当的修剪,对降低茶树冻害有利。

关键词: 抗寒性 酶活性 受冻率 防冻剂 风冻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期施肥对砂姜黑土无机磷形态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顾益初、蒋柏藩的无机磷分级方法,研究了长期施肥下砂姜黑土无机磷组分含量变化、生物有效性及其与土壤有效磷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期耗竭状况下Ca_2-P和Ca_8-P的植物营养效率最高,其次为Al-P和Fe-P,O-P和Ca_(10)-P也表现出了一定的有效性;Fe-P和Al-P对植物的营养贡献率最高,虽然Ca_2-P和Ca_8-P活性最高,但由于含量低,对磷素养分的贡献率较低,土壤磷素极度耗竭下,Ca_2-P的植物营养贡献率甚至低于Ca_(10)-P和O-P。砂姜黑土对磷的固定严重,土壤中积累的磷主要向Al-P、Fe-P和有效性更低的Ca_(10)-P和O-P转化,Ca_2-P、Ca_8-P的增量较少。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无机磷组分对有效磷的贡献为:Al-P>Ca_8-P>Ca_2-P>Fe-P>O-P>Ca_(10)-P;建立了Olsen-P与无机磷组分间的回归方程:Y=3.8751+0.4674 X1+0.4470 X2+0.3769 X3-0.1166 X4-0.07838 X5(Y代表有效磷含量,X1、X2、X3、X4、X5分别代表Ca_2-P、Ca_8-P、Al-P、Fe-P和Ca_(10)-P含量;P<0.01,R~2=0.9989)。

关键词: 长期施肥 砂姜黑土 无机磷形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中籼水稻机插栽培氮肥运筹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明确杂交中籼水稻机插栽培高产高效氮肥运筹技术模式。[方法]2007和2008年,分别以两优6326和丰两优3号为试材,在机插和相同磷钾肥(底肥)条件下,设置3种施氮量(165、210和255 kg/hm2)和2种基蘖肥与穗粒肥比例(6.0∶4.0和7.5∶2.5),进行田间裂区试验。[结果]在中小苗机插条件下,杂交中籼水稻丰产栽培的适宜施氮量为210 kg/hm2;减少基蘖肥施氮比例、相应适当增加穗肥施氮量,并在倒2叶期追施40%的穗肥,更有利于机插杂交中籼水稻高产群体的形成,并对抽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和稻谷产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基蘖肥∶穗肥比例以6.0∶4.0为佳。[结论]杂交中籼稻机插栽培的氮肥运筹不同于常规粳稻机插栽培;在9750 kg/hm2目标产量水平下,推荐的施氮方案是大田总用氮210 kg/hm2。

关键词: 杂交中籼水稻 机插栽培 施氮量 氮运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秸秆覆盖与平衡施肥对巢湖流域农田磷素流失的影响研究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野外径流小区观测试验,研究了巢湖流域旱地秸秆覆盖与平衡施肥条件下的径流、泥沙和磷素流失特征。结果表明,相对于当地传统耕作区,秸秆覆盖区和平衡施肥区能分别减少30.47%和21.61%的径流量,减少22.88%和20.59%的泥沙量,表现出显著的水土保持作用。当地传统耕作区磷向水体迁移的负荷量为0.47 kg.hm-2,流失系数为0.52,其中颗粒态磷是磷迁移的主要形式,其浓度占总磷流失浓度的74.45%~90.85%。秸秆覆盖与平衡施肥均能有效地降低径流磷流失量,可分别降低32.29%和29.81%,但其对径流磷浓度的影响却不明显。因此,秸秆覆盖和平衡施肥是作为源头控制农田养分流失的较好措施。

关键词: 磷素流失 径流 秸秆覆盖 平衡施肥 面源污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