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782条记录
家蚕僵病的发生与防治

现代农业科技 2010

摘要:介绍了家蚕常见僵病的发病情况,结合当前家蚕饲养的实际情况,提出养蚕前、养蚕中对僵病的有效防治措施。

关键词: 家蚕 僵病 发生 防治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苗期氮高效品种评价与筛选的初步研究

中国稻米 2010

摘要:在3个氮素水平下对7个杂交中籼水稻品种进行水培试验,对氮素利用率与苗高、根长、单株分蘖、单株干重等4个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秧龄47d时,4个性状在3个氮素水平下差异显著,该秧龄的秧苗氮素利用效率与苗高、根长及单株分蘖数目存在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52*,0.97**,-0.88**;而秧龄期为37d时,4个性状在3个氮素水平下差异不显著,且氮素利用效率与4个性状的相关性不显著。因此,初步认为47d秧龄期可作为苗期氮高效品种评价与筛选的合适时期。秧龄47d时的苗高、根长、单株分蘖数、单株干物质重等4个性状的变异范围和变异系数均在40mg/l的氮素浓度下表现最大,表明40mg/l的氮素浓度可作为苗期氮高效评价与筛选的适合浓度。并发现秧龄47d时,氮素利用效率在40mg/l的氮素浓度下仅与单株干物质重呈显著正相关。因此,本研究初步认为,单株干物质重可作为苗期氮素效率高低的筛选指标。由于在40mg/l的氮素浓度下47d秧龄的K优52单株干物质重和氮素利用效率均最大,并且其吸氮速率与相对氮素利用效率亦最大,故初步认为K优52是一个苗期氮高效品种。

关键词: 水稻 品种 苗期 性状 氮素利用效率 干物质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城疫病毒F蛋白抗原表位串联基因的构建及其原核表达

中国兽医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自行设计的3对引物,通过RT-PCR从接毒的SPF鸡胚的尿囊液中克隆了新城疫病毒F基因3段抗原表位区段,大小分别为81、108、105bp。应用添加互补性酶切位点的基因工程方法,将3段抗原表位基因片段拼接成多表位串联基因,大小为306bp。将此基因片段插入含组氨酸(His)基因的质粒pET-32-a中,构建了重组质粒pET-32-a-F306。经诱导表达,获得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1000的融合蛋白,其中F蛋白抗原表位串联基因片段表达产物约为11000。经亲和层析,获得纯化His-F306融合蛋白,进一步用该蛋白免疫小鼠,制备了鼠源抗新城疫病毒F蛋白抗体。经过琼扩、ELISA及Western-blot检测,表明该融合蛋白中的抗原表位串联基因所表达的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F基因 抗原表位 原核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自然降雨条件下秸秆还田对巢湖流域旱地氮磷流失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通过野外径流小区观测试验,开展了自然降雨条件下秸秆覆盖对巢湖流域旱地地表径流、泥沙和氮磷流失影响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覆盖能有效减少地表径流量、侵蚀产沙量以及因地表径流引起的土壤氮磷流失。在整个玉米生长期间,秸秆覆盖小区的总产流量与产沙量比传统耕作小区分别减少30.47%和22.88%,表现出显著的水土保持作用。与传统耕作小区相比,秸秆覆盖小区随地表径流迁移的氮、磷流失总量分别降低27.42%和32.29%,但秸秆覆盖对径流中氮磷浓度的影响却不明显。溶解态氮是氮素流失的主要形态,颗粒态磷是磷素流失的主要形态。秸秆覆盖可以作为源头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较好措施之一加以推广。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秸秆覆盖 氮磷流失 径流 巢湖流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PCR法鉴别牛早期胚胎性别的研究进展

中国畜牧兽医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对PCR法鉴别动物胚胎性别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综述了近10年来相关操作技术的进展,包括早期胚胎取样、胚胎细胞DNA的提取、引物的设计、扩增条件的优化、扩增产物的检测和性控胚胎的冷冻等,并提出PCR法鉴别牛早期胚胎性别的前景与展望。

关键词: PCR法 胚胎 性别鉴定 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8种综合性农业科学类中文核心期刊基金论文被引情况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根据中国引文数据库和2008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的统计数据,对38种综合性农业科学类中文核心期刊2007~2009年基金论文被引情况进行分析。

关键词: 综合性农业科学类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基金论文 被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华鳖池塘仿自然养殖关键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 2010

摘要:中华鳖的经济价值极高,由于过量捕捞及栖息场所的日益恶化,自然产量大为减少,为了保障产品的自然风味和品质,仿自然养殖将是人工养殖中华鳖的趋势,就仿自然养殖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中华鳖 仿自然养殖 关键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城市泔水利用现状及合肥市城区泔水饲用技术初探

饲料博览 2010

摘要:文章综述了城市泔水国内外利用现状及处理技术,分析了目前合肥市城区泔水饲用技术的缺陷,并探讨了高效环保利用这一可贵资源的技术路线与方向。

关键词: 泔水利用 饲用技术 合肥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抗穗发芽品种资源的筛选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利用已报道的抗穗发芽共显性STS标记Vp1B3,筛选适宜黄淮麦区和长江中下游麦区种植的抗穗发芽白粒小麦品种。[方法]对57份黄淮麦区和长江中下游麦区的主要品种(系)及地方品种于2007年测定种子萌发指数(GI),并用标记Vp1B3对选取的品种做PCR扩增。[结果]标记Vp1B3扩增出抗性条带845、569 bp和感穗发芽条带652 bp 3种类型的片段,其频率分别为7.0%、26.3%和66.7%,且3种基因型品种之间的GI值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结论]验证了标记Vp1B3能对不同品种的穗发芽抗性进行有效筛选;筛选出2份GI值<20%的白粒抗穗发芽小麦品种,丰产3号和万县白麦子,可作为穗发芽抗性育种中的有用资源。

关键词: 小麦 穗发芽 分子标记 Vp1B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沿巢湖流域坡岗地区油菜高效施肥技术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沿巢湖流域坡岗地区油菜高效施肥技术,为油菜合理施肥提供依据。[方法]以秦优10号为材料,采取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专家推荐施肥和减量施肥对油菜生长、产量和氮磷素回收率的影响。[结果]专家推荐施肥能够明显地促进油菜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提高;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专家推荐施肥能促进油菜对氮磷的吸收,氮素、磷素回收率分别高3.98~7.64、3.10~6.04个百分点。减量氮肥处理氮、磷肥回收率分别较习惯施肥处理提高了8.98、4.16个百分点,减量氮磷肥处理氮、磷素回收率分别较习惯施肥处理提高了8.68、6.65个百分点。[结论]合理配施氮、磷、钾肥,优化氮肥施用时期,可以促进油菜的生长发育,提高氮磷肥的吸收量,提高肥料回收率。在目前的土壤肥力水平下,减少20%左右的氮肥和磷肥不会造成油菜产量的下降,而氮磷回收率可明显提高。

关键词: 巢湖流域 油菜 高效施肥 氮素回收率 磷素回收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