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626条记录
我国畜牧兽医类专业期刊分类的建议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对《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的关于畜牧兽医类专业期刊分类结果提出一些异议,并按学术类、技术类和科普类3大类对其进行了重新划分。

关键词: 分类 园艺 水产渔业 学术类期刊 技术类期刊 科普类期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二硫氰基甲烷防治瓜蒌根结线虫病药效试验

农产品加工(创新版) 2009

摘要:经连续多年的试验研究,筛选出用1.5%二硫氰基甲烷可湿性粉剂通过"一浸、二浇、三灌根"的操作步骤,可有效地防治瓜蒌根结线虫病的发生为害。

关键词: 二硫氰基甲烷 瓜蒌 根结线虫 药效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综合性农业期刊分类的调整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对《我国综合性农业期刊的分类》一文的分类进行调整和补充,对我国125种综合性农业期刊重新进行分类,结果划分为学术类92种、技术类19种和科普类15种。

关键词: 分类 综合性农业期刊 学术类期刊 技术类期刊 科普类期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移栽密度组合对机插水稻淮稻5号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迟熟中粳淮稻5号为材料进行机插试验,研究不同移栽密度组合对机插水稻淮稻5号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密度能使单株生产力增强,提高单株成穗数和单株经济产量,穗型增大,穗长增加,穗粒数增多,粒重和结实率也增加,茎秆矮壮,抗倒伏能力增强,群体茎蘖消长较为缓和,成穗率升高。但也存在着茎蘖数量不足,群体LAI和生物产量积累较少,最后成穗数不足等特征。综合来看,机插水稻淮稻5号以移栽密度组合A3B3群个体矛盾协调最好,产量最高。

关键词: 机插水稻 穴数 本数 生长发育特点 产量形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大豆产业发展的思考

安徽科技 2009

摘要:安徽省秋季雨量较充沛,昼夜温差比北方小,适宜生产优质高蛋白大豆。《国家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2008~2015)》将安徽沿淮淮北地区列为我国高蛋白大豆优势区域。作为我国第四大粮食作物又兼做油料的大豆,在安徽常年种植1000多万亩,近几年发展到1400多万亩,面积处于全国的第2位。发展大豆产业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着重要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的实践与思考

安徽科技 2009

摘要:安徽省是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12个实施省份之一,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也是安徽省近年来组织实施的层次最高、规模最大、任务最重、投入最多的农业科技项目之一,共有23个县(市、区)领导、600多名农业技术人员参加项目组织实施。4年来,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在保证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以及关键技术突破与示范推广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美洲星在当前大豆上的使用方法及效果

现代农业科技 2009

摘要:当前,大豆生长处于初花期,是大豆从单纯的营养生长向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的转化时期。在这一时期喷施美洲星不仅能补充大豆营养,而且能提高大豆抗旱、耐渍、抗高温和抗倒伏能力,减轻大豆病害,防止大豆早衰,促进大豆增产增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加强农田水利基础建设 促进沿淮现代农业发展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09

摘要:阐述了安徽省沿淮洼地的经济地位,分析了该地区长期遭受旱涝灾害困扰的情况及原因,指出沿淮农田水利建设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沿淮农田水利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沿淮洼地 农田水利建设 旱涝灾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油菜生产发展形势及策略分析

中国种业 2009

摘要:通过对国内外以及安徽油菜生产现状的调查,总结分析当前油菜生产发展形势,找出影响油菜生产发展的制约因素,同时在国家政策和市场供给的大好形势下,针对安徽省的区域生产特点,对发展安徽省油菜生产给出一点建议。

关键词: 安徽 油菜 发展形势 策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徽两优6号高产制种技术

杂交水稻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徽两优6号(1892S/扬稻6号)父母本特征特性,总结了其配套高产制种技术。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徽两优6号 制种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