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626条记录
56个杂交水稻骨干亲本SSR指纹图谱的构建及遗传相似性分析

生物学杂志 2010 CSCD

摘要:以中国56个杂交水稻骨干亲本为研究材料,包括水稻雄性不育系和恢复系。从国标中公布的48对水稻SSR引物中筛选出14对稳定性好、多态性高、杂带少且在染色体上分布均匀的引物作为核心引物,建立56个杂交水稻骨干亲本的SSR指纹图谱,结果表明:14对SSR引物在56份材料中共扩增出48个多态性片段,平均每对引物可以检测3.43个等位基因。聚类分析得出56个品种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在0.63~0.98之间,基本上反映了不同品种间的亲缘关系。

关键词: 水稻 微卫星 指纹图谱 遗传相似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菜氮磷钾肥效应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确定安徽省贵池地区油菜氮磷钾肥平衡施用的适宜用量范围。[方法]试验设CK、OPT-N、OPT-P、OPT-K、农民习惯Farm-erPr.6个处理。油菜成熟时每小区随机抽取6株植株考种,测定株高、一级分枝高、一级分枝数、单株角数、每角粒数、千粒重和每小区产量。[结果]在氮、钾、硼肥平衡施用下可以显著提高油菜的生物性状。施用氮肥能明显增加油菜角果总数和提高油菜籽粒产量,同时可以显著提高籽粒和茎秆比值;施用磷肥可以显著提高单株一级分枝数、单株二级分枝数,同时显著提高籽粒产量,明显提高籽粒/茎秆比值;施用钾肥可以显著增加单株角果数,提高产量,同时提高籽粒/茎秆的比值;相比当地农民习惯施肥可以显著提高单株角果数量,显著增加产量,同时提高籽粒和茎秆比值。[结论]施用氮肥180 kg/hm2,磷肥90 kg/hm2,钾肥120 kg/hm2,硼肥用量15 kg/hm2时可以达到产量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 油菜 氮磷钾硼 平衡施肥 产量 生物学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鸡肉加工过程中微生物控制的探讨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0

摘要:鸡肉富含各类营养成分,为微生物生长提供了充足的营养条件,极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因此,如何有效控制病原菌对鸡肉制品的污染,保证肉品食用安全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结合加工鸡肉的生产实践,就如何在鸡肉加工环节控制微生物的污染展开讨论,并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鸡肉 微生物控制 肉品加工 质量安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含苯达松敏感基因的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绿敏S的选育及利用

杂交水稻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广占63S为母本,与含苯达松敏感基因的农林8号M系为父本杂交后,择优回交一次,育成含苯达松敏感基因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绿敏S。该不育系表型与广占63相似,但对苯达松敏感,故其种子纯度较易保证。此外,它还具有育性稳定、育性转换起点温度低、异交特性较好、在海南可繁性较好、配组优势强等特点;2007年8月通过安徽省科学技术鉴定。

关键词: 水稻 苯达松敏感基因 光温敏核不育系 绿敏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综合影响力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从引证指标、网络传播情况以及作者构成等方面阐述《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改革后的综合影响力。

关键词: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引证指标 网络传播 作者构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淀粉制备磷酸寡糖的研究

中国粮油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采用全酶法并借以喷射液化工艺制备低DE值的麦芽低聚糖浆,采用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法测定所制备样品的糖分组成,离子树脂交换法从中分离制备磷酸寡糖,最后,采用薄层层析法和红外光谱法对其进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制备液化DE值16%,糖化DE值35%的糖液,其中,主要成分为麦芽二糖至麦芽七糖,以二糖至五糖居多。201×4强碱性苯乙烯系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效果好,分离条件为:洗脱液为0.4 mol/L NaCl,洗脱速度为1.4 mL/min。经红外光谱定性分析,结果显示样品为结合有磷酸基团的糖类物质。

关键词: 马铃薯淀粉 磷酸寡糖 分离 定性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抗逆性研究进展

湖北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综述了干旱、高盐、高温、低温、重金属对植物的伤害及植物抗逆性反应,并对植物抗逆性基因工程的研究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植物 抗逆性 基因工程 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淮地区玉米螟发生条件及防治措施

现代农业科技 2010

摘要:介绍了江淮地区玉米螟的形态特征、发生条件及危害症状,总结了其防治措施,以期为江淮地区玉米螟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玉米螟 形态特征 发生条件 防治措施 江淮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砀山酥梨果实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

激光生物学报 2010 CSCD

摘要:为了研究梨石细胞形成与木质素合成的关系,以砀山酥梨果实为材料,通过基于同源性的RT-PCR方法,克隆木质索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基因。同时利用基因数据库资料对克隆的PAL,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从砀山酥梨果实中克隆的PAL基因cDNA片段长度为585 bp,推断其编码195个氨基酸序列。该序列包含与其它植物PAL相同的活性催化位点,经序列分析和同源性比对,该氨基酸序列与其它植物PAl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在90%以上。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砀山酥梨PAL氨基酸序列与蔷薇科的甜樱桃PAL氨基酸序列聚类关系最近。

关键词: 砀山酥梨 果实 PAL RT-PCR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鸭共生中鸭的放养密度及作用效果研究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0

摘要:在稻田中,放养鸭子的密度为10,20和30只/667m2。根据试验田的面积,将110只巢湖麻鸭随机分为4组,经58d的稻鸭共生试验表明,稻鸭共生技术具有良好的稻田除虫、除草和防水稻病害效果。在稻田中放养鸭子20只/667m2时,具有良好的鸭只生长情况和最高的水稻产量,为最佳放养密度。

关键词: 稻鸭共生 巢湖麻鸭 放养密度 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