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rice(模糊匹配)
426条记录
皖稻42号(中粳63)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1999 CSCD

摘要:概述了皖稻42号(中粳63)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试种示范表现及其栽培技术。

关键词: 水稻 皖稻42号(中粳63) 选育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中籼新组合协优57抗病、虫及耐旱耐淹性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1999 CSCD

摘要:协优57 中抗白叶枯病、稻瘟病,对纹枯病也有一定的抗性,在病区种植增产明显;田间抗稻飞虱能力较强;此外,还具有较强的耐旱、耐淹能力。

关键词: 水稻 协优57 抗病虫 耐旱 耐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汕优63水旱秧秧苗素质与叶蘖发展动态调查

安徽农业科学 1999 CSCD

摘要:调查结果表明:旱秧秧苗具有秧体形体小,叶蘖发生早,秧苗素质高等特点。本田叶蘖发生早而快,中后期增减趋势平稳。据此认为,在大力倡导和推广水稻旱育稀植技术的同时,应对其本田的肥水运筹作相应的改革

关键词: 水稻 汕优63 水旱秧 秧苗素质 叶蘖动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是进作栽培技术及其节本效益探讨

安徽农业科学 1998

摘要:通过2A调查及1A试验结果,说明水稻旱作的必要性,探讨了旱作稻可行栽培技术措施以及覆膜旱作节水、节本效益,并提出上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水稻 旱作 节水 效益 地膜覆盖 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皖南双季稻区长期施肥效应研究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998

摘要:在安徽休屯盆地进行的10年肥料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土壤对水稻产量的贡献率明显大于肥料,施肥的增产幅度随施肥年限有逐年降低趋势。氮磷钾肥增产效应依次为K>N>P。长期施用有机肥可保持水稻稳定增产,但在等养分条件下,紫云英与氮磷钾化肥配施(MNP),早稻平均产量明显低于等养分的化服单施(NPK),说明有机肥应提早施人,并增加氮肥作基肥的比例,以满足水稻幼苗对养分的需求。施用化肥或有机肥除有效钾外,土壤养分均有增加。因此从增产增收和养分平衡的意义上讲,必须重视稻田施用钾肥,适当控制磷肥用量。

关键词: 水稻 化肥 有机肥 氮磷钾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协优57穗部性状及不同抽穗分蘖成穗规律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1997

摘要:(1)协优57穗部性状分析结果表明:穗长与穗粒烽呈极显著正相关.1次枝梗数与2次枝粳数,2次枝梗结实率与穗结帝率呈显著正相关,2次枝梗关粒密度与1次枝梗着凿都很稳定,变幅分别是1.206-1.267粒/CM与0.543-0.743粒/CM.(2)不同时期分蘖穗粒结构;秧田分蘖穗及主茎穗的穗粒数多,结实率高,大田 低位蘖次之;大田高位蘖最少.与汕优63相比,协优57秧田分蘖穗、主茎穗、大田低位蘖次之

关键词: 穗部性状 分蘖穗 水稻 协优57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原原种扩敏基地在科研开发中的作用

安徽农学通报 1997

关键词: 水稻 原原种 繁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系粳杂超稀插壮秧的分蘖成穗率初探

杂交水稻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设置秧田每公顷150KG(A)、225KG(B)、300KG(C)3个播种量,对两系粳杂70优双九作双晚种植的分蘖成穗特点进行定株观察,结果表明,以净秧田播量150KG/HM^2,培育多蘖壮秧,每穴1粒种苗的栽培方式;以及提高栽培质量并加强肥水管理,适度控制中后期群体,是提高成穗率和产量,降低用种成本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水稻 粳杂 稻播壮秧 分蘖 群体成穗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RAPD技术检测杂交稻种子纯度(Ⅱ)-协优63与其三系DNA扩…

安徽农业科学 1996

摘要:应用20个随机引物对我省水稻主栽杂交组合协优63有其相庆的三系基因组进行RAPD分析,选 出5个引物能够在杂种和其双亲之一中形成多态性差异.

关键词: 水稻 杂交种 RAPD 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抽穗期喷施6—BA,ABA对旗叶衰老及同化物运输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1996

摘要:探讨了水稻抽穗期喷施6-BA、ABA对旗叶衰老及同化物运输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抽穗期喷施6-BA,能延缓旗叶叶片衰老,提高旗叶光合速率及同化物输出能力。抽穗期喷施ABA,对旗叶光合速率、叶面积及叶绿素含量影响不大,主要是增加旗叶鞘糖含量,促进同化物运输。

关键词: 水稻 6—BA ABA 旗叶衰老 同化物运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