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杂产中粳80优121产量因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联松 1 ; 张培江 1 ;

作者机构: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关键词: 水稻;杂交中粳;80优121;产量因素;有效分蘖;播期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00 年 028 卷 002 期

页码: 167-168,170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对80优1218个不同播期进行产量(Y)与有效分蘖(X1)、每穗总粒数(X2)、结实率(X3)、千粒重(X4)间的相关、通径分析,结果显示,有效分蘖是构成80优121产量最重要的因素,在高产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每穗总粒数是构成产量的基础.产量与构成产量因素之间的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9849^**、0.9784^**、0.7386和0.9557^*.回归方程为γ=-2349.953+100.4523

  • 相关文献

[1]杂交中粳80优121产量因素分析. 杨联松,张培江,白一松,孙明,许传万,胡兴明. 2000

[2]杂交中粳80优121产量稳定性分析及高产途径. 胡兴明,张培江,姜保功,孙明,白一松,杨联松,许传万. 2000

[3]杂交中粳金奉19高产高纯度制种技术. 吴文革,潘泽义,孙明,杨可胜,陈文彬,产焰坤,陈周前. 2006

[4]两系杂交中籼65002的栽培技术研究Ⅰ不同栽培措施对两系杂交中籼65002的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 吴爽,王守海,罗彦长,王德正,李成荃. 1999

[5]耐低温早籼稻新品系播期比较试验. 吕和平,范友胜,宛晓萍,尹玲,王晓宏,周兵,吴敬德. 2004

[6]光壳稻和爪哇稻在中粳杂交稻亲本选育中利用途径的探讨. 张培江,白一松,杨联松,孙传清,许传万,胡兴明,孙明,王象坤. 1999

[7]安徽省8个小麦推广品种产量因素结构特点的研究. 未文良,汪建来,张文明,赵莉,姚大年. 2007

[8]中筋小麦皖麦44的产量构成及其配套栽培技术规程研究. 孔令聪,汪建来,曹承富,王瑞,甘斌杰,赵斌,赵竹. 2003

[9]中筋小麦皖麦44的产量构成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孔令聪,汪建来,曹承富. 2003

[10]三系和两系杂交中灿稻组合间产量优势分析. 杜士云,罗彦长,李成荃,王守海,王德正,吴爽. 1999

[11]江淮杂交中籼水稻品质性状基因型与播期互作的AMMI模型分析. 陈刚,吴文革,胡鹏,陈楠,许有尊,习敏,孙雪原,黄义德,董伟. 2017

[12]播期播量对皖麦44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汪建来,孔令聪,汪芝寿,曹承富,甘斌杰,王瑞,赵斌,赵竹. 2003

[13]主要栽培措施对中筋小麦皖麦44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孔令聪,汪建来,曹承富,赵斌,赵竹. 2004

[14]不同播期、收获期和储存期对优质长粒籼稻整精米率的影响. 邹禹,钱宝云,占新春,郑乐娅,梅德勇,张培江. 2021

[15]播期和品种对沿淮晚播稻茬小麦产量和产值的影响. 赵莉,何贤芳,都斌斌,刘泽,汪建来. 2021

[16]播期与密度对皖麦44生长发育的影响. 汪芝寿,孔令聪,汪建来,曹承富,王瑞,甘斌杰,赵斌,赵竹. 2003

[17]安徽沿江地区露地鲜食玉米适宜播期确定. 张林,周登峰,武文明,彭晨,季学勤,杨太明,王世济. 2023

[18]播期与密度对沿淮行蓄洪区玉米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武文明,王世济,陈洪俭. 2015

[19]低温冷害下不同播期和播量对冬小麦籽粒灌浆特征的影响. 杜世州,乔玉强,李玮,陈欢,赵竹,张向前,曹承富. 2014

[20]不同播期对鲜食玉米干鲜重的影响. 王俊,阮龙,王世济,陈洪俭.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