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Rice(模糊匹配)
434条记录
晚粳新品种M1148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1 CSCD

摘要:介绍了晚粳M114 8的产量水平、稻米品质、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晚粳M114 8于 2 0 0 0年 11月通过省级审定 ,命名为“皖稻 60”。

关键词: 水稻 晚粳 M1148 产量 品质 栽培 水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pepc基因水稻的选育

江苏农业学报 2001 CSCD

摘要:通过基因工程 ,将玉米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 (pepc)基因导入水稻品种“Kitaake” ,获得高表达的转pepc基因水稻 ,系统选育后 ,获得第 7代稳定种质。转pepc基因水稻的PEPC活性比原种高 2 4倍 ,净光合速率比原种高 5 0 %。以第 7代稳定转基因材料作父本 ,与水稻不育系“培矮 64S”、“2 9130S”、“70 0 1S”以及恢复系“5 12 9”、“Y910 7”、“H9195”、“双九A”和“437”进行杂交 ,获得 80 5株后代材料 ,并从中鉴定出 47株高PEPC活性和高光合效率的植株。这些植株的PEPC活性和净光合速率 (Pn)均高于母本 ,且Pn与PEPC活性呈正相关 ,r=0 666 0 。证明通过基因工程与杂交相结合的方法 ,可将转pepc基因水稻的高光效特性传递到杂种稻的不育系和恢复系中

关键词: 水稻 pepc基因 高光效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花药培养加速离子束介导转基因水稻后代的纯合速度

安徽农业科学 2001 CSCD

摘要:利用花培加速玉米稻分离后代的纯化。从 1996年开始 ,对转基因玉米稻经多代选择仍“疯狂”分离的后代 ,进行花药培养 ,经两年的繁育种植 ,已获得株型较理想、性状稳定遗传的玉米稻花培株系 ,表明将花药培养方法与转基因技术相结合 ,对加速玉米稻分离后代的纯化是有效的

关键词: 水稻 离子束介导 后代变异 遗传稳定性 花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育种技术的发展方向及产业化开发

安徽农业科学 2001 CSCD

摘要:根据农业科技发展的主要目标以及我省水稻生产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叙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水稻育种技术发展动态和成果以及产业化方向

关键词: 水稻 育种技术 产业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际水稻研究所的育成品种及其在我国的利用

植物遗传资源科学 2001

摘要:本文介绍了国际水稻研究所成立近40年来育成品种的主要特性及IRRI 品种在中国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 国际水稻研究所 水稻 育成品种 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系杂交中籼2301S/H7058的高产栽培数学模型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1 CSCD

摘要:采用三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 ,研究了秧龄 (x1 )、密度 (x2 )和施纯氮量 (x3)对两系杂交中籼 2 3 0 1S/H70 5 8产量的影响 ,建立起数学回归模型 ,并对模型进行分析和模拟 ,提出在合肥地区该组合夺取高产的农艺措施为秧龄 3 4~ 3 8d ,栽插密度 2 1~ 2 3 .4万穴 /hm2 ,施纯氮量 175 .5~ 2 0 7kg/hm2 。

关键词: 水稻 两系杂交中籼 2301S/H7058 高产栽培 农艺措施 数学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竹舟5号主要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2001 CSCD

摘要:竹舟 5号是早籼优质高产稳产品种 ,本文介绍了它的主要特征特性 ,并提出了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水稻 竹舟5号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对引进耐冷资源的杂交后代材料芽期耐冷性研究初报

安徽农业科学 2001 CSCD

摘要:通过对综合性状较好的早稻材料与云南耐冷性资源材料的杂交后代材料M1 、M2 、M3的芽期耐冷性测定 ,发现杂交后代材料M1 、M2 、M3的耐冷性均达 3级标准 ,即杂交后代具有很强的耐冷性。试验还表明 ,即使是耐冷性很强的材料对低温冷害时间也有一定的忍耐限度。该试验为今后耐冷材料的筛选和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 冷害 耐冷性 测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旱育秧苗立枯病致病镰刀菌分离、鉴定及致病性测定

中国水稻科学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 345份采自安徽凤阳、蒙城、定远等地的水稻立枯病病样进行了分离 ,获得了 5 8个致病的镰刀菌单孢株系 ,经鉴定为 6个种 ,其中以串珠镰刀菌比例最大 ,占 6 0 .35 % ,砖红镰刀菌、尖孢镰刀菌、茄类镰刀菌、半裸镰刀菌、多隔镰刀菌所占比例分别为 10 .35 %、13.79%、5 .17%、6 .90 %和 3.45 %。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串珠镰刀菌的致病力最强 ;病菌在根中部和根基部的侵染发病率高于根尖和茎基部。不同培养液培养镰刀菌的滤液可以引起相同或更严重的症状

关键词: 水稻 立枯病 镰刀菌 致病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际水稻水稻品种在安徽的表现

安徽农业科学 2001 CSCD

摘要:对国际水稻所 196 4~ 1995年育成的 2 8个水稻品种的农艺、产量、品质性状在安徽的表现进行了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 :IR44产量最低 ,PSBRC 0 4最高 ,多数参试品种的糙米率和整精米率较高 ,米粒细长 ,糊化温度低或中等 ,但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较高 ,胶稠度硬 ,其结论为更好地利用国际水稻所的稻种资源提供依据

关键词: 国际水稻所 水稻 农艺性状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