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626条记录
磷钾肥运筹对沿淮中低产田小麦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安徽农学通报 2013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磷钾肥不同运筹方式对沿淮中低产田小麦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磷肥能有效增加基本苗和促进冬前分蘖,合理氮磷钾配比能增加有效穗、穗粒数,而且还能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增加千粒重,提高产量。试验中处理3每hm2施纯N 225kg、P2O5120kg、K2O 78kg的处理其每667m2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该施肥组合是本试验中最适合沿淮中低产田小麦栽培的施肥措施。

关键词: 小麦 磷钾肥 群体质量 产量 中低产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亚洲玉米螟高致病性球孢白僵菌菌株筛选及田间防治试验

中国植保导刊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单孢分离,从自然感染球孢白僵菌的亚洲玉米螟僵虫上获得生长快、产孢量高的5株球孢白僵菌菌株。测定其分生孢子悬浮液对玉米螟2龄幼虫的毒力,筛选出毒力强的Bb05菌株,其校正致死率达98.7%。将该菌株通过固体发酵生产颗粒剂在玉米喇叭口期使用,对2、3代玉米螟为害的控制效果分别为56.3%和43.7%,幼虫防效分别为69.3%、54.1%,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该白僵菌颗粒剂对2代玉米螟的防效虽显著低于1.5%辛硫磷GR,但对3代玉米螟的防效却显著高于1.5%辛硫磷GR,并显著降低3代玉米螟的越冬虫口,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表现出显著的持续控制效果。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 亚洲玉米螟 致病性 菌株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当前安徽省茶产业问题及对策简析

茶业通报 2013

摘要:安徽是农业资源大省,同时也是全国产茶大省,茶业是安徽省确定重点发展的农业产业化十大主导产业之一.安徽茶区主要分布在地处长江南北的皖南山区和皖西大别山区,隶属于中国茶树适生区域的东北部,是国内少有的兼具南北气候带特点的产茶省,茶区主要分布于山区和丘陵地带,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山区云雾缭绕,昼夜温差大,茶树生长平稳,有利于有效品质成分的积累,茶叶品质优异.现拥有国家级良种10个,省级良种18个.全省共有12个市的58个县(市、区)产茶,涉茶农业人员300多万,生产经营者100余万.现有茶园面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茶叶品质危害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进展

食品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近年来中国茶产业发展迅速,但因受不完善茶业体制和机制等因素影响,中国茶业一直未能完全摆脱来自农药残留、重金属、微生物及生物毒素等方面的安全危害,造成茶叶出口量和出口产值与国内茶叶资源在国际茶叶市场占有额不对称。本文围绕茶场生态环境、茶园管理、茶叶加工及贮运等方面阐述当前中国茶业发展中所面临的一些品质危害问题,并通过对茶叶质量安全法律体系、标准体系、危害评估和风险预警体系、质量控制体系、监管机制及人才培养等宏观体制、机制方面建设阐述解决目前存在问题的几点建议,旨在为未来中国茶业良性、快速、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 茶产业 品质 危害因素 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水稻》性质及学科分类

安徽农业科学 2013

摘要:根据期刊性质和学科分类方法,以文献数量为依据对《杂交水稻》进行分类.结果发现,《杂交水稻》2010年刊登的论文以学术性为主,农作物类文献占当年文献总量的95.44%,其余学科文献量均较少,不能划入相应学科,因此应将该刊归类为农作物类专业学术期刊.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期刊分类 学科 性质 文献数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水分含量对芝麻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种子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实验室和室外盆栽条件下,研究不同土壤水分对芝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室内条件下,适宜芝麻种子萌发的土壤含水量为15%~45%,最适含水量30%,其萌发率为99.34%;在室外盆栽条件下,适宜芝麻种子出苗的土壤含水量为15%~35%,最适含水量为30%,其萌发率为95.34%;适于芝麻幼苗生长和培育壮苗的土壤含水量为15%~20%。

关键词: 芝麻种子 土壤水分含量 萌发 幼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效降解棉秸秆木质素糙皮侧耳菌株的筛选

中国食用菌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拓宽秸秆的生物降解应用研究,深入探讨白腐菌的木质素降解途径与机制,本研究采用平板变色法对12个糙皮侧耳菌株进行初步筛选,再通过棉秸秆木质素降解实验对初选菌株进行复筛。结果表明,初步筛选试验中选出了漆酶和过氧化物酶分泌能力都较强的8个菌株,即皖平1号、P17、早、黑平A、苏平1号、苏平3号、新平400和天达300。木质素降解试验复筛出高效降解木质素的糙皮侧耳菌株为苏平1号、皖平1号、苏平3号、黑平A,其中以苏平1号对棉秸秆木质素的降解能力最强,其木质素降解率为14.82%。8株菌株在棉秸秆与棉籽壳栽培中的生物转化率差异不显著,筛选出的高效降解秸秆木质素的菌株较其他菌株在棉秸秆栽培中产量、生物转化率均较高,其中苏平1号的产量、生物转化率最高,黑平A次之。从12个糙皮侧耳菌株中筛选出了高效降解棉秸秆木质素的菌株4株,即苏平1号、皖平1号、苏平3号、黑平A,其在秸秆栽培应用中产量、生物转化率也较高,尤以苏平1号、黑平A为较优,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糙皮侧耳 棉秸秆 木质素 降解 生物转化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动物检疫》性质及学科分类

安徽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根据期刊性质和学科分类方法,以文献数量为依据对《中国动物检疫》进行分类。结果发现,《中国动物检疫》2010年刊登的论文以学术性为主,畜牧与动物医学类文献占当年文献总量的84.45%,其余学科文献均较少,不能划入相应学科,因此应将该刊归类为畜牧与动物医学类专业学术期刊。

关键词: 《中国动物检疫》 期刊分类 学科 性质 文献数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钴60辐照对马铃薯的诱变效应研究(英文)

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 2013

摘要:[目的]研究钴60辐照对马铃薯的诱变效应.[方法]利用钴60提供的γ射线离子束,对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中薯3号块茎分别进行5、10、20、30、50、70Gy剂量辐照诱变育种试验,探讨不同剂量γ射线重离子辐照对马铃薯的诱变效应.[结果]不同剂量重离子辐照后马铃薯出苗率、成苗率、植株长势、产量和商品性表现不一,10Gy对马铃薯生长发育起到正效应,高剂量对马铃薯生长发育起到负效应.辐照后M1代植物学性状变异较大,产生了许多有益的突变性状;M2、M3代部分性状趋于稳定遗传.[结论]钴60辐照育种有利于品种改良和种质创新,是马铃薯遗传改良的一种有效手段.

关键词: 钴60辐照 马铃薯块茎 诱变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石榴新品种'玛瑙红'

园艺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石榴新品种'玛瑙红'是'大笨子'的优良芽变,成熟期比'大笨子'晚10 d左右,平均单果质量357.6 g,比'大笨子'提高50 g;果实近圆形,果皮底色为黄白色,表面着美丽红霞,果面光洁鲜艳,外观品质优良,综合品质上等.成枝力、萌芽力较强,丰产、稳产;抗早期落叶病及干腐病能力较强,抗逆性较好.

关键词: 石榴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