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季节加拿大糖槭光合特性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糖槭的光合特性,为糖槭的引种栽培提供理论参考,采用Li-COR 6400便携式光合分析仪对加拿大糖槭进行光合生理指标测定,选择不同的季节对加拿大糖槭的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春夏秋3个季节,加拿大糖槭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型,并且均存在光合"午休"现象。通过3个季节加拿大糖槭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日变化的比较,得出春夏秋3个季节的水分利用率的日变化为双峰曲线型,且秋季的水分利用率日平均值要高于春夏2季;不同季节影响净光合速率的生理生态因子有差异,但从总体表现来看,影响加拿大糖槭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子是光合有效辐射和气孔导度。


粳稻8个异交相关性状及其中亲优势的QTL定位与遗传分析
《中国水稻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控制粳稻异交相关性状及其中亲优势的基因作用类型,利用秀堡RIL群体及其2个回交(BCF1)群体对穗抽出度、剑叶长、剑叶角度、穗剑高度差、倒2叶长、倒2叶角度、穗与倒2叶(穗二)高度差和倒1节间长8个异交相关性状及其中亲优势进行QTL定位。3个群体中共检测到45个显著的主效QTL(M-QTL),单个M-QTL的贡献率变幅为1.5%~80.3%。73.3%的M-QTL表现为加性效应,4.5%的M-QTL表现为部分或完全显性效应,22.2%的M-QTL表现为超显性效应。3个群体中共检测到82对显著的双基因上位性QTL(E-QTL)。RIL群体中检测到43对E-QTL,单对E-QTL的贡献率变幅为1.0%~7.0%,平均2.7%。在以秀水79为父本、与秀堡RIL群体回交的后代(XSBCF1群体)中检测到16对E-QTL,其中利用BCF1表型值检测到11对E-QTL,单对E-QTL的贡献率变幅为11.2%~36.8%,平均21.0%;利用中亲优势值检测到6对E-QTL,单对E-QTL的贡献率变幅为33.1%~76.8%,平均55.0%。在以C堡为父本、与秀堡RIL群体回交的后代(CBBCF1群体)中检测到23对E-QTL,其中利用BCF1表型值检测到16对E-QTL,单对E-QTL的贡献率变幅为6.2%~60.0%,平均24.0%;利用中亲优势值检测到7对E-QTL,单对E-QTL的贡献率变幅为21.3%~44.4%,平均31.0%。上述结果表明,粳稻异交相关性状是由多位点控制的,基因对性状本身的作用类型以加性效应为主;粳稻异交相关性状中亲优势主要遗传基础为超显性效应和上位性效应。


蛴螬危害花生产量损失调查及发生因子分析
《花生学报 》 2013
摘要:为摸清不同虫口密度下蛴螬对花生产量造成的危害和减产情况,在山东、江苏、安徽三省六地进行了蛴螬危害花生致使产量损失的田间试验,并进一步分析了耕作方式、施肥、作物布局对蛴螬虫口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地区花生田蛴螬虫口密度存在较大差异,在3.50~56.67头/m2间,因蛴螬造成的产量损失率在1.47%~48.29%;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除蛴螬虫口密度相对较小的山东潍坊寒亭区和安徽合肥肥西县两个试验点外,其他各试验点蛴螬防治区与未防治区的花生产量均有显著性差异。在玉米—小麦—花生轮作区,免耕田蛴螬虫口密度最高,达9.86头/m2,翻耕田虫口密度其次,为6.96头/m2,休耕田虫口密度最低,为4.76头/m2。施肥种类对蛴螬虫口密度有一定的影响,其中施用鸡粪和草木灰田花生蛴螬虫口密度最高,而牛粪、羊粪相对较低。作物布局对蛴螬虫口密度影响较大,其中杨树—花生间作、梨树—花生间作田蛴螬虫口密度分别为29.75头/m2、28.00头/m2,显著高于纯花生种植区(16.50头/m2)。


130份甘蓝型油菜种质分子身份证的构建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准确区别油菜种质,从分布于油菜19个连锁群上的463对SSR引物中,筛选出33对扩增清晰、稳定的多态性引物,并用其分析国内外130份甘蓝型油菜材料,共检测到191个等位变异,每对引物的等位变异数变幅为3~9个,平均为5.787 9;有效等位变异数(Ne)变幅为1.906 8~7.479 0,平均为4.730 7;多样性指数(He)变幅为0.773 8~2.045 1,平均为1.551 5;引物个体识别能力(DP值)变幅为0.389 2~0.862 9,平均为0.742 8;多态信息含量(PIC值)变幅为0.475 6~0.866 3,平均为0.764 0.主坐标分析表明:33对核心引物可以将供试材料明确区分,并按照遗传相似性归为3类.通过逐级筛选,最终确定7对引物(BrGMS075、Na14E08、BrAS084、CB10545、Na14G10、CN57和Ra2E04),将每对引物的扩增产物进行数字标识,构建了130份甘蓝型油菜的品种分子身份证,达到用最少的引物组合区分不同品种的目的.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种质资源 SSR 核心引物 分子身份证


黄河三角洲高等抗盐植物资源
《安徽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文献检索,对分布于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盐生植物进行分类统计,同时对盐生植物用途进行归类分析。该研究为下一步调查黄河三角洲盐生植物种类和分布情况提供保障,同时为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改良奠定基础。


应用SOS/umu测试筛选抗丝裂霉素C遗传毒性的植物源细胞保护剂
《中草药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筛选抗丝裂霉素C遗传毒性的植物提取物的体系和方法。方法采用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typhimurium TA1535/pSK1002以及小鼠急性毒性实验,通过SOS/umu测试评价菊花、大蒜、生姜、银杏叶、人参、葡萄籽、绿茶、灵芝、刺五加、大豆10种植物提取物及部分提取物组合对丝裂霉素C遗传毒性的影响。结果大蒜、葡萄籽、绿茶、刺五加、大豆提取物有较强的抗突变能力,刺五加提取物1.5 g/L对丝裂霉素C遗传毒性的抑制率达67.12%;这5种植物提取物两两组合的抗细胞畸变能力明显优于单个提取物,尤以刺五加-绿茶和刺五加-葡萄籽两种组合的作用最强,其中刺五加-绿茶组合物对丝裂霉素C遗传毒性的抑制率最高达83.2%。小鼠体内实验显示,刺五加-绿茶显著降低经丝裂霉素C作用的小鼠微核率和精子畸变率,明显提高小鼠胸腺指数。结论 SOS/umu测试不仅是一种快速评价植物提取物的抗突变能力的有效方法,还可作为一种细胞保护剂快速筛选模型对候选植物提取物或化合物进行高通量筛选。
关键词: 植物提取物 丝裂霉素C 遗传毒性 细胞保护剂 SOS/umu测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