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安徽白山羊板皮品质研究
《中国养羊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对安徽白山羊及其杂种板皮的理化特性和组织学特性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白山羊板皮较厚,尤其真皮层较厚,抗张强度和撕裂强度较大,毛纤维密而较细,胶原纤维编织比较紧密,但板皮面积较小,部位差较大,尤其颈部皮肤较厚;杂交可改进安徽白山羊板皮的品质。


南方春大豆新育成材料的生育期光温综合反应特性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11个新选育、原产不同地理纬度的南方春大豆晚熟品种,经过7个试点的春播试验,以各品种的生育期特性在各试点间的变异方差为指标,研究这些新品种对光温综合反应的敏感程度。结果揭示,原产低纬度地区的品种,全生育期光温综合反应特性远较原产纬度偏高地区的品种迟钝。在供试品种中,滇86—4、蒲豆8008和桂早一号的全生育期的光温综合反应最为迟钝,滇86—5和贡豆94—3较为敏感;出苗~开花时期的光温综合反应以黔92—26和成8601较为迟钝,以贡豆94—3和桂早一号等较为敏感;开花~成熟的光温综合反应,以滇86—4最为迟钝,贡豆94—3最为敏感。
关键词: 大豆,新育成材料,光温综合反应
低蛋白日粮对断奶仔猪和生长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饲料研究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选用48头体重约10kg3元杂交断奶仔猪,采用单因子4重复随机分组试验,比较两种蛋白水平日粮(19%和16%)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采用单因子8重复设计,将原来的每圈6头改为每圈3头,每圈猪性别相同,饲喂两种不同蛋白水平(17%和14%)的生长猪日粮。两阶段日粮类型都为玉米豆饼型,其赖氨酸、色氨酸和苏氨酸都满足了NRC(1988)要求。结果表明,断奶仔猪阶段平均日增重,高蛋白组和低蛋白组相同,但低蛋日组耗料显著高于高蛋白组8.4%(P<0.05),饲料转化率高蛋白组也显著优于低蛋白组(P<0.05)。不同性别仔猪对不同蛋白水平日粮的反应有差异。高蛋白组平均日增重母猪显著高于公猪(P<0.05),但两者的饲料转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低蛋白组母猪日增重虽也高于公猪,但差异不显著(P>0.05)。在生长猪阶段,日增重和仔猪阶段相反,不论是高蛋白组还是低蛋白组,都是公猪高于母猪(P<0.05),且饲料转化率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生长速度方面,低蛋白组还要快于高蛋白组。结果提示,低蛋白日粮不影响生长速度,但可降低仔猪的饲料转化率,而对生长猪的饲料转化率无不良影响。由于不同性别猪对日粮蛋白水?
关键词: 低蛋白,猪,生长,性别


甘蓝型双低黄籽油菜核不育材料Y420A的发现与遗传研究
《遗传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1990年春,在甘蓝型双低黄籽品系87-Y420株行中发现一株天然不育株,随后以该不育株开放授粉后代群体为基础,通过连续兄妹交育成黄籽核不育两用系Y420AB和完全临时保持系(简称TAM)。其不育性受两对隐性重叠不育基因与隐性上位抑制基因互作控制,隐性上位抑制基因纯合时,对隐性不育基因的表达起抑制作用,使其表现可育。TAM系的获得有力地证实了这种互作的存在,而且在Y420A群体中很可能存在2对隐性上位基因,彼此独立地对不育基因起抑制作用。


酶标SPA在鸭病毒性肝炎免疫检测上的应用研究
《中国畜禽传染病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在酶标SPA(金色葡萄球菌A蛋白)的DotBlotImmunoasay(免疫斑点试验)中,SPA能与鸭血清中IgG分子Fc段结合。这一点,在国内外尚未见报道。用酶标SPA的DotBlotImmunoassay、DotBlotELISA及鸡胚中和试验,分别对DHV(鸭肝炎病毒)A毒株、及已知的I型DHVR毒株,进行交叉试验的结果一致。该试验以及病毒粒子的电镜观察,进一步表明,我们培育的优良鸭肝炎弱毒株A66确系I型DHV。
关键词: 鸭血清,酶标SPA,DHV,电镜


水稻白叶枯病菌抗药性现象的室内研究
《植物保护学报 》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稻白叶枯病是水稻的主要病害,目前我国防治该病的药剂主要是噻枯唑(川化—018),在含药含菌培养基上,筛选出了叶枯净(5—氧酚嗪)抗性菌,其突变率为2×10~(-6),抗性指数为333。未发现噻枯唑和渝—7802抗性菌。而在活体上直接喷药筛选时既发现了叶枯净抗性菌(抗性指数大于108),又发现了噻枯唑抗性菌(抗性指数大于196),仍然未发现渝—7802抗性菌,进一步的试验证明,噻枯唑活体抗性菌,离体测定时无抗药性,说明噻枯唑活体抗性和离体抗性不一致,而叶枯净的活体抗性和离体抗性一致。交互抗性测定证明,噻枯唑、叶枯净、渝—7802三者之间无交互抗性现象,而噻枯唑与敌枯双之间存在着强烈的正交互抗性。


两系粳杂70优双九的选育
《杂交水稻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70优双九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以本所选育的7001S为母本与优质父本双九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晚粳新组合。它具有优质、高产、多抗、灌浆较快和较易脱粒等突出优点。1995年被评为安徽省优质米,1997年8月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
关键词: 两系杂交粳稻,70优双九,选育,栽培技术


粗毛型长毛兔约束选择指数的建立
《中国养兔杂志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皖系粗毛型长毛兔选育资料,进行约束指数估计遗传进展的预期值,并建立约束选择指数。经分析,当选择无约束时,复合育种值进展呈现最高(ΔH=2.8841),但目标性状进展则随约束的使用而增大。因而,为了提高产毛量的遗传进展,可设定约束指数,限定体重或粗毛率或同时约束,使产毛量迅速提高。
关键词: 约束指数;粗毛型长毛兔


肉用黄牛育肥精料配方筛选
《黄牛杂志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选健康西杂阉牛18头,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3种育肥精料处理,结果表明:本试验最佳处理组试2组较对照组日粮有更好的适口性,日头均采食量提高2.9%;ADG提高26.9%;精料增重比(C/G)下降18.83%;屠宰率提高5.79%,净肉率提高4.25%,背膘厚度提高13.64%,眼肌面积提高4.76%;牛肉货架寿命延长4天,大理石纹上升一个等级,脂肪颜色更佳。同时表明,加有聚醚离子载体类抗生素的试2组较试1组有更好增重速度,ADG提高10.22%,C/G降低10.12%,提高了体脂沉积从而得到更理想的大理石纹与背膘厚度


我国茶园土壤的酸化及其防治
《农业环境保护 》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就近年我国茶园土壤酸度的演化趋向,茶园酸化对土壤肥力及茶树生理的影响作了较详尽的阐述,分析了茶园土壤酸化的原因,并针对我国具体情况提出了防治茶园土壤酸化的改良措施。
关键词: 茶园,土壤酸化,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