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548条记录
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抗稻白叶枯病光敏核不育系3418S

作物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MAS)因其对目标基因的快速准确选择为回交育种提供有效工具。本研究以回交转育为基础 ,逐代用分子标记检测导入广谱抗白叶枯病基因 X a2 1,在保持光敏核不育系 3418S原有优良性状和稳定育性的基础上 ,增强其抗白叶枯病的能力。育成抗白叶枯病的籼型光敏核不育系 3418S。其抗性达到了 IRBB2 1的抗性水平 ,且保持了 3418S的优良经济性状和明显的光敏核不育特性。

关键词: 水稻 光敏核不育系 白叶枯病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3418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鸭共生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初探

饲料工业 2003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野生鲶生物学特性及亲鱼食性驯化技术

水利渔业 2003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酸性黄红壤上施用白云石的作物产量效应和经济效益评价

土壤肥料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皖南酸性红黄壤旱地上进行了为期三年的定位试验,以探讨施用白云石改良土壤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白云石能显著地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和提高产量,小麦增产11.6%~13.4%,油菜增产9.4%~27.2%,红豆增产21.9%~49.7%,玉米增产10.9%~44.6%,黄豆增产6.6%~29.8%,其增产后效与使用量成显著正相关。施用白云石粉处理三年六季作物累计增加的纯收入为2511.6~5376.8元/hm2,产投比为27.9~12.4∶1。从作物的产量效应和经济效益评价来看,适宜的白云石粉施用量为1100~1600kg/hm2。

关键词: 酸性黄红壤 白云石 作物 产量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胚脂肪氧化酶Lox-3生化特性和作用机制研究

中国粮油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脂肪氧化酶偶联氧化β -葫萝卜素产生显色反应 ,建立测定Lox - 3活性的方法 ,并用该方法研究Lox - 3的生化特性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 :随着底物浓度增加 ,Lox - 3反应活性有显著增加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 ,温度增加 ,Lox - 3活性增加 ,但过高温度则易使Lox - 3失活 ,Lox - 3失活温度在 6 0℃与 80℃之间 ;半胱氨酸对Lox - 3酶活性有抑制作用 ;Lox - 3缺失材料在萌发过程中 ,Lox - 3酶活性有明显增高 ;稻胚Lox - 3活性中心可能为 -SH。本文对Lox - 3的研究方法和作用机制进行的探索 ,其目的试图开辟一条研究Lox - 3特性和选育Lox - 3缺失型材料的新途径。

关键词: 脂肪氧化酶 生化特性 作用机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野败型水稻保持系线粒体特异DNA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RAPD技术 ,从水稻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珍汕 97A的保持系珍汕 97B中得到一个特异的扩增片段PWP 13。该片段全长 80 8bp ,1~ 14 2区段为正常的cob基因片段 ;14 3~ 372、4 0 6~ 70 7区段与一个报告的嵌合cob基因的同源性分别为 98%、10 0 % ,但由于碱基缺失 ,所推测的氨基酸序列差异较大 ;373~ 4 0 5区段为PWP 13所特有的重复序列 ,70 8~ 80 8区段为未知序列。序列内含有 3组长度分别为 9、31、2 7bp的小重复序列。

关键词: 水稻 野败型保持系 线粒体DNA 嵌合cob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茶叶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农业经济问题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茶叶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提出了茶叶产业未来发展对策。

关键词: 茶叶 贸易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玫瑰鲜切花辐照保鲜延长花期的研究

核农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不同剂量γ射线照射玫瑰鲜切花 ,结果表明 ,植株经 0、5 0、1 0 0、2 0 0和 30 0Gy(剂量率 4Gy min)处理后 ,呼吸速率、脯氨酸 (Pro)、丙二醛 (MDA)和鲜花的花色、冠茎、叶色发生变化 ,2 0 0和 30 0Gy剂量处理后玫瑰鲜切花花期相对延长。

关键词: 玫瑰鲜切花 辐照保鲜 呼吸速率 脯氨酸 丙二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的RAPD标记和SCAR标记(英文)

Acta Botanica Sinica 2003 SCI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RAPD技术对水稻品种农林 8号 (含苯达松抗性基因Ben)和其突变体农林 8号m (含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ben)进行标记 ,从 36 0个 10bp寡核苷酸随机引物中筛选出 5个引物产生的 7个RAPD标记。经对多态性标记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再设计PCR引物 ,将其中 4个RAPD标记OPG18/ 94 3、OPG18/ 972、OPD10 / 12 4 8和OPF0 3/ 1198转化成SCAR标记SCAR/G18/ 883、SCAR/G18/ 890、SCAR/G18/ 919/ 94 8、SCAR/D10 / 12 37、SCAR/F0 3/ 1186。通过对农林 8号×农林 8号mF2 分离群体 32 0个单株的连锁分析及在 1对含ben基因的近等基因系H12 1和Hben12 1中验证 ,标记SCAR/G18/ 883、SCAR/G18/ 890、SCAR/G18/ 919/ 94 8与Ben或ben基因共分离 ,SCAR/D10 / 12 37与Ben基因的遗传距离为 (14 .8± 2 .1)cM。经Southernblotting分析并结合F2 代分离比例表明 ,标记OPG18/ 94 3、OPG18/ 972及其转化的SCAR标记在基因组中为单拷贝序列 ,且OPG18/ 94 3和OPG18/ 972为一对等位STS位点。这是首次报道与ben或Ben基因相连锁的分子标记。本研究为利用分子标记辅助ben基因的转育及利用图位克隆技术分离ben基因提供了有用的分子标记。

关键词: 水稻 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 RAPD标记 SCAR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虾养殖技术之二 青虾集约化繁殖育苗技术

中国水产 2003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