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安徽省水稻新组合(品种)米质评价
《安徽农业科学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按照国家优质稻谷标准GB/T17891-1999,对安徽省 10 1个中籼、中粳和晚粳新组合 (品种 )进行主成分分析 ,对累计贡献率达 89.114 %的 6个主成分因子 ,即整精米率、垩白米率、垩白度、胶稠度、糙米率和直链淀粉含量等 6项指标进行达标分析。结果表明 :糙米率全部达二级标准以上 ,胶稠度达标率为 89.1% ,整精米率和直链淀粉含量达标率分别为 64 .4%和 71.3 % ,垩白米率和垩白度达标率仅为 3 2 .7%和 3 3 .7%。而且粳稻达标率高于籼稻 ,常规稻达标率高于杂交稻。提出今后杂交稻优质育种的主攻方向是降低垩白米率和垩白度 ,重视整精米率的改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配套系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
《安徽农业科学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总结了配套系应用的主要优点 ,综述了配套系在国内外养猪育种和生产中的应用情况 ,介绍了猪二系配套、三系配套、四系配套和五系配套的结构 ,并分析了其特点和应用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淮北砂姜黑土地区小麦施钾效应研究
《土壤肥料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淮北砂姜黑土地区进行小麦钾肥用量的研究结果表明,施用钾肥有明显的增产作用,除千粒重和谷草比外,其他生物学性状都明显好于不施钾对照;小麦钾素营养吸收的差异主要表现于茎叶;农田钾素的盈余随钾肥用量增加而呈上升趋势。淮北砂姜黑土地区小麦施钾量适宜范围应控制在K2O40~80kg/hm2,建议施钾量K2O40kg/hm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