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pesticide(模糊匹配)
51条记录
三种不同药剂及施药方法对花生蛴螬的防效

安徽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寻找适宜的防治花生蛴螬的药剂及施药方法。[方法]比较了辛硫磷30CS、毒死蜱30CS和吡虫啉10SC这3种不同药剂以及拌种、灌根和穴喷雾3种不同的施药方法对花生蛴螬的防治效果及其对花生的保果效果。[结果]采用穴喷雾法施用毒死蜱30CS防虫效果最好,达87.5%;穴喷雾法对花生的保果效果最好,达71.2%;辛硫磷30CS灌根处理的产量最高,15穴花生产量达931.9 g。[结论]3种药剂均对蛴螬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而穴喷雾处理对蛴螬的防治效果及对花生的保果效果最优。

关键词: 药剂 施药方法 花生 蛴螬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芝麻种植机械调研及农机农艺配套技术研究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芝麻机械种植存在的技术难点,基于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理念,开展我国芝麻机械种植信息收集,并引进、筛选和改制了适于芝麻种植的中小型实用机械设备7台(套),提出了芝麻生产机械化关键技术。机械种植试验结果表明:芝麻机播适宜行距为33.3~40cm,适宜播种量为0.3kg/666.7m2;播后苗前适宜除草剂为99%乙草胺;秸秆还田免耕机播基施复合肥25kg/666.7m2+追施尿素5kg/666.7m2处理的产量最高,达151.0 kg/666.7m2,比秸秆不还田处理增产16.25%;化学间定苗虽与人工间定苗处理产量相近,但比人工间定苗节省劳动力成本100元/666.7m2以上,并能有效控制苗期杂草和苗荒。2009-2012年,开展了9点次芝麻机械种植高产示范,平均产量116.3kg/666.7m2,比非示范区增产34.2%。

关键词: 芝麻 机械种植 农机 农艺 秸秆还田 除草剂 化学间定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药的安全使用技术

农技服务 2013

摘要:总结了正确选购农药的方法、农药的运输与保管、农药的配制和使用、农药中毒及急救措施。

关键词: 农药 选购 运输 保管 配置 使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无公害茶园适用农药的选择与使用

现代农业科技 2012

摘要:病虫草害防治是无公害茶叶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农药是防治病虫草害的有力武器。该文介绍农药的来源与分类,简述无公害茶的概念及其内涵,阐述无公害茶园适用农药的选择原则和使用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 无公害茶 农药 选择 使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阿维菌素类农药的残留研究综述

现代农业科技 2011

摘要:阿维菌素类农药作为抗生素类杀虫药剂,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和畜牧业。作为高毒化合物,其在动植物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综述了阿维菌素类农药在不同基质中的残留检测技术,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液质联用、免疫亲和柱色谱及酶联免疫法等。

关键词: 阿维菌素类 农药 残留检测 现状 毒性 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硝磺草酮在玉米上的残留研究

现代农药 2011

摘要:研究了硝磺草酮在玉米植株、籽粒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及残留动态。结果表明,硝磺草酮最小检出量为0.3ng,在植株、籽粒及土壤中的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0.02mg/kg、0.01mg/kg和0.01mg/kg。硝磺草酮在植株中添加回收率为80.94%~89.0%,相对标准偏差为3.66%~12.54%;籽粒中添加回收率为78.11%~87.15%,相对标准偏差为3.95%~11.54%;土壤中添加回收率为81.27%~95.38%,相对标准偏差为4.25%~6.28%。植株中半衰期为5.6~6.8d,土壤中半衰期为10.4~10.8d。

关键词: 硝磺草酮 农药 残留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菜蚜虫防控技术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筛选适宜云南主要油菜产区的抗(耐)蚜虫品种及经济有效环保的防治药剂。[方法]对22份云南主推品种、国内新育成品种及核心育种材料进行6种抗蚜虫药剂的药效试验。[结果]云油双1号、花油4号、云花油早熟1号、A35等品种抗蚜性较好,播种时施用地蚜灵预防,花角期交替使用烯啶虫胺和吡虫啉等药剂防治。[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油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保障。

关键词: 油菜蚜虫 抗蚜品种 药剂 防控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菜田害虫调查及蚜虫防治药剂筛选

昆虫知识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田间调查试验表明,合肥市油菜田害虫的发生种类有15种,主要害虫为蚜虫类、油菜潜叶蝇Phytomyza horticola、小菜蛾Plutella maculipennis和菜青虫Pieris rapae。其中,以蚜虫类危害最重,全生育期在冬、春季各有一个峰值。油菜苗期以萝卜蚜、小菜蛾危害较重,后期以桃蚜Myzus persicae、油菜潜叶蝇危害较重。蚜虫防治药剂筛选试验表明,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防治蚜虫药效高,持效期长,且对油菜安全,10%烯啶虫胺可溶液剂和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防效也较好,可作为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的轮换药剂

关键词: 油菜害虫 生育期 蚜虫 防治药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菜蚜虫防控技术研究(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0

摘要:[目的]为筛选适应云南主要油菜产区的抗(耐)蚜虫品种及经济有效环保的防治药剂。[方法]对22份云南主推品种、国内新育成品种及核心育种材料进行6种抗蚜虫药剂的药效试验。[结果]云油双1号、花油4号、云花油早熟1号、A35等品种抗蚜性较好,播种时施用地蚜灵预防,花角期交替使用烯啶虫安和吡虫啉等药剂防治。[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油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技术保障。

关键词: 油菜蚜虫 抗蚜品种 药剂 防控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砀山梨产地环境农药的残留

农药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对砀山梨园的梨、土壤、水源采样,并进行农药残留分析,检测结果表明砀山梨的农药残留含量没有超过国标的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土壤中部分含有滴滴涕残留,但含量较低。水源中不含有机磷、有机氯、菊酯农药残留。

关键词: 农药 残留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