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喂食桑叶粉对黄粉虫生长发育情况的影响
《农学学报 》 2021
摘要:为了降低饲养黄粉虫经济成本,提高桑叶利用率,以不同比例的桑叶粉添加入黄粉虫饲料,探讨桑叶粉添加对黄粉虫幼虫生长发育及体内粗蛋白、粗脂肪、水分等的影响。饲料中桑叶粉添加量小于25%时,可促进黄粉虫幼虫体重增长和缩短幼虫生长周期,桑叶粉添加量超过25%会抑制其生长发育。其中,添加7.5%比例桑叶粉可显著提高黄粉虫幼虫体重和粗蛋白含量,降低其体内粗脂肪的含量。饲料中添加桑叶粉不影响黄粉虫幼虫水分含量。适量添加桑叶粉能促进黄粉虫幼虫生长发育、粗蛋白的积累,但不利于体内粗脂肪的积累。


青桐幼苗对水分胁迫的生长及生理响应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青桐观赏效果好,但对其受水分胁迫后的响应机理研究较少,制约了该物种下游产业的发展。为了探究青桐幼苗耐水程度及作用机理,对30%田间持水量(T1)、70%田间持水量(T2)、100%田间持水量(T3)和130%田间持水量(T4)水分胁迫下的青桐幼苗生长指标(株高、茎粗、叶面积)、生物量分配(叶生物量比、茎生物量比、根生物量比)与光合指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增加,幼苗的各指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土壤达到T2条件时,幼苗各指标综合表现最佳;T3条件下青桐幼苗净光合速率最高,地上生物量分配较T2条件下高出4%;T2条件下,青桐幼苗叶面积最大,达到196.186 mm2,比叶面积最大,达到512.48,总生物量积累最多,达到17.14 g。当土壤水分达到T2条件时,最适合青桐幼苗生物量积累,可以为幼苗顺利过冬提供充足的储备碳;T4条件下胁迫时间达到10 d,幼苗生长情况出现拐点,胁迫前10 d内幼苗生长较快,但当水分持续性胁迫超过10 d后,幼苗生长趋势减弱,同时萌发出气生根用以响应淹水情况;T1条件下,对青桐幼苗影响极大,最不适合幼苗生长发育。研究结果为青桐幼苗受水分胁迫后的响应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益生菌发酵饲料对仔猪生长性能、血清免疫指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养猪 》 2021
摘要:试验研究益生菌发酵饲料对仔猪生长性能、血清免疫指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选择体重15 kg左右、日龄相近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种仔猪80头(公母比1∶1),随机分为抗生素组和益生菌发酵饲料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公母各半,单圈饲养。预试期6 d,正试期33 d。抗生素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5%金霉素500 g/t、20%土霉素钙1 000 g/t,益生菌发酵饲料组是90%基础饲粮+10%益生菌发酵饲料。试验结果显示:1)与抗生素组相比,益生菌发酵饲料组平均日增重提高18.20%(P<0.01),料重比下降14.89%(P<0.01);2)与抗生素组相比,益生菌发酵饲料组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提高141.44%(P<0.01),谷丙转氨酶下降37.34%(P <0.05);血糖、总蛋白、尿素氮、谷草转氨酶两组差异都不显著(P>0.05);3)与抗生素组相比,益生菌发酵饲料组中IgA提高118.28%(P<0.01),IgG、IgM两组差异都不显著(P>0.05);4)与抗生素组相比,益生菌发酵饲料组中乳酸菌含量提高5.13%(P>0.05),大肠杆菌含量下降15.48%(P<0.05)。综上所述,在生猪饲粮中添加益生菌发酵饲料替代抗生素,使猪的生长性能有显著提高,总抗氧化能力显著提高,免疫指标显著提高,肠道菌群结构显著改善。
关键词: 仔猪 益生菌发酵饲料 生长性能 总抗氧化能力 血清免疫指标 肠道菌群


抗菌肽替代饲用抗生素对育雏、育成蛋鸡生长性能、血清免疫生化指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粮食与饲料工业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不同比例抗菌肽替代抗生素对蛋鸡生长性能、血清免疫生化指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本试验选用0日龄蛋雏鸡36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公母各半);试验期110 d。试验分3个阶段:育雏期(0~42 d)、育成前期(43~70 d)和育成后期(71~110 d)。对照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5%金霉素333 g/t(蛋大鸡期不添加);抗菌肽低剂量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0 g/t抗菌肽;抗菌肽高剂量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0 g/t抗菌肽。试验结果表明,各试验组的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差异不显著;抗菌肽组血清中IgA含量、血清总蛋白质显著高于抗生素组(P<0.05),IgM和IgG含量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P>0.05),育雏期和育成前期的抗菌肽组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抗生素组(P<0.05),尿素氮水平显著低于抗生素组(P<0.05);抗菌肽组肠道大肠杆菌有下降趋势(P>0.05),乳酸杆菌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在蛋鸡日粮中添加抗菌肽替代抗生素,对蛋鸡的生长有促进作用,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对维持肠道菌群平衡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蛋鸡 抗菌肽 生长性能 血清免疫生化指标 肠道菌群


不同比例止痢草提取物替代饲用抗生素对育雏、育成期蛋鸡生长性能、血清免疫生化指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粮食与饲料工业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不同比例止痢草提取物替代抗生素对蛋鸡生长性能、血清免疫生化指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本试验选用0日龄蛋雏鸡36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公母各半);试验期110 d。试验分3个阶段:育雏期(0~42 d)阶段、育成前期(43~70 d)阶段和育成后期(71~110 d)阶段。对照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5%金霉素333 g/t(育成后期不添加);止痢草低剂量组在基础日粮中按时期分别添加250、200、100 g/t止痢草添加物;止痢草高剂量组在基础日粮中按时期分别添加500、400、200 g/t止痢草添加物。结果表明,3阶段中各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差别(P>0.05),试验组相对于抗生素组料重比均有所下降,但仅在育成前期止痢草提取物低剂量组料重比显著低于抗生素组(P<0.05);本试验中添加的止痢草提取物替代抗生素在蛋鸡整个生长过程血清中IgA、总蛋白质含量均有显著提高(P<0.05),IgG含量、总抗氧化能力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IgM含量在育雏期差异不明显,在育成后期有显著提高(P<0.05),尿素氮水平显著下降(P<0.05);止痢草提取物替代抗生素对蛋鸡肠道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对乳酸杆菌无明显影响。因此,蛋鸡日粮中添加止痢草提取物替代抗生素金霉素是可行的。
关键词: 止痢草提取物 生长性能 血清免疫生化指标 肠道菌群


发酵中草药添加剂对仔猪生长性能、血清免疫指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养猪 》 2021
摘要:试验研究发酵中草药添加剂对仔猪生长性能、血清免疫指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选择体重15 kg左右、日龄相近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种断奶仔猪80头(公母比1∶1),随机分为抗生素组和发酵中草药添加剂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公母各半,单圈饲养。预试期6 d,试验期33 d。抗生素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5%金霉素500 g/t、20%土霉素钙1 000 g/t,发酵中草药添加剂组是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发酵中草药添加剂。试验结果显示:1)与抗生素对照组相比,发酵中草药添加剂组平均日增重上升10.43%(P<0.01),料重比下降9.04%(P<0.01)。2)与抗生素对照组相比,发酵中草药添加剂组总抗氧化能力上升76.58%(P <0.05),总蛋白上升9.37%(P <0.05),血糖、尿素氮、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两组差异都不显著(P>0.05)。3)与抗生素对照组相比,发酵中草药添加剂组IgM上升79.02%(P<0.01),IgA、IgG两组差异都不显著(P>0.05)。4)与抗生素对照组相比,发酵中草药添加剂组乳酸菌含量上升6.25%(P>0.05),大肠杆菌含量下降9.81%(P>0.05)。综上所述,与抗生素对照组相比,发酵中草药添加剂组使猪的生长性能、总抗氧化能力和免疫指标显著提高,肠道菌群结构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关键词: 仔猪 发酵中草药添加剂 生长性能 总抗氧化能力 血清免疫指标 肠道菌群


氨基酸水溶肥对促进草莓产量、品质及生长特性的影响
《浙江农业科学 》 2020
摘要:本研究通过不同浓度的氨基酸水溶肥对草莓生长发育特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氨基酸水溶肥400倍稀释液处理能够显著的使草莓株高、 茎杆粗度和叶绿素含量SPAD值和对照相比较分别平均增加2.21 cm,2.12 mm和4.34;草莓提早开花、 匍匐茎的发生率和发生条数分别提高60%、80%和2.17条,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产量分别提高1.4%和6.31%,可以明显改善草莓的生长状况,同时降低了化学肥料的施用量并保护了环境,具有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
关键词: 氨基酸水溶肥 草莓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生长势 提早开花


脲酶/硝化抑制剂对沿淮平原糯稻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添加氮素抑制剂是减少氮素损失,提高水稻氮肥利用率的有效途径之一。本研究采用大田试验,研究脲酶抑制剂(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硝化抑制剂(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及其组合对沿淮平原糯稻生物量及氮、磷、钾吸收利用的影响。以常糯1号为材料,于2018年6-10月在安徽怀远县(沿淮平原典型水稻种植区)进行试验。试验设5个处理:①不施氮肥对照(CK);②施尿素(U);③施尿素+脲酶抑制剂(U+NBPT);④施尿素+硝化抑制剂(U+DMPP);⑤施尿素+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U+DMPP+NBPT)。研究结果表明,尿素配施NBPT或者NBPT+DMPP均显著提高了水稻生物量(P<0.05),U+NBPT和U+DMPP+NBPT处理较U处理的生物量分别增加7.02%和7.99%,而尿素单独配施DMPP虽然增加了水稻生物量(增加幅度3.1%),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P>0.05)。尿素配施NBPT/DMPP显著增加了水稻氮、磷吸收量(P<0.05),而钾素吸收量有降低的趋势,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P>0.05)。U+NBPT、U+DMPP和U+DMPP+NBPT处理植物地上部分氮累积量较U处理分别增加9.6%、6.5%和12.2%,吸磷量分别增加了9.2%、10.4%和14.4%,吸钾量则分别降低了2.6%、3.7%和4.4%。综上,在沿淮平原糯稻种植体系中,尿素配施NBPT/DMPP可以有效地增加水稻生物量,提高氮素、磷素利用效率,NBPT和DMPP表现出协同增效作用。
关键词: 脲酶抑制剂 硝化抑制剂 糯稻 生物量 养分吸收 沿淮平原


定远猪新品系生长性能及采食行为分析
《养猪 》 2020
摘要:为探讨定远猪新品系生长肥育期生长性能和采食行为,利用菩提果9ZC型种猪性能智能测定系统对25~90 kg阶段的定远猪新品系各30头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公猪自24.62 kg至93.06 kg阶段的日增重、料重比、日采食量、日采食时间、采食速度和日采食次数分别为547.5 g、3.36、1.840 kg、77.00 min、23.90 g/min、6.25次,母猪自23.58 kg至90.32 kg阶段分别为533.9 g、3.46、1.847 kg、82.04 min、22.51 g/min、6.48次,公猪的日增重、采食速度略高于母猪(P>0.05),料重比、日采食量、日采食时间、采食次数略低于母猪(P>0.05);日增重、料重比、日采食量、采食速度、日采食次数随着体重增长而增加,而日采食时间随着体重增长而降低;采食行为多发生在白昼,公、母猪平均白昼采食量分别占日采食量的74.73%和73.80%,平均白昼采食时间分别占日采食时间的73.17%和72.44%,夜间采食行为约占全天采食时间的1/4,因此养殖过程中要注重夜间补食,以满足猪群的生长需求.


黄河鲤在池养条件下的生长特性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 2020 CSCD
摘要:为了研究黄河鲤(Cyprinus carpio haematopterus)在池养条件下的生长特性,探索黄河鲤的生长规律,于2017年5-10月开展了养殖试验,获得其成活率和饲料系数,并通过测量其体长、体质量和体高,对黄河鲤在池养条件下进行生长特性的分析.结果表明:经过约5个月的养殖,黄河鲤成活率92.6%,饲料系数1.38,体长、体质量和体高的平均值分别为21.13 cm,689.21 g和7.73 cm.相应的变异系数范围分别为10.88%~15.53%,9.15%~46.44%和13.82%~22.04%,肥满度在2.84~7.31之间变动.体长(LS)与全长(LT)之间存在线性回归关系:LT=1.721LS+0.4517 (R2=0.9998),体长与体质量(W)的回归方程为:W=0.0174L3.2946(R2=0.9725).拟合出von Bertallanffy生长方程:LSt=29.354 (1-1.082e-0.399t)3,Wt=1790.916 (1-1.688e-0.547t)3,LHt=9.352(1-1.688e-0.54t)3,投入产出比为1:1.19.黄河鲤在池养条件下生长速度较快,且经济效益良好,为皖北黄河鲤规模化养殖提供理论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