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添加不同比例的抗菌肽替代饲用抗生素对肉鸡生长性能、血清免疫指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粮食与饲料工业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研究不同比例的抗菌肽替代饲用抗生素对肉鸡生长性能、血清免疫指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选用0日龄青脚麻鸡360只,公母各半,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和试验Ⅰ组、试验Ⅱ组,每个组120只,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公母各半);试验期60 d.试验分2个阶段:0~21 d阶段,对照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5%盐霉素450 g/t+50%吉他霉素100 g/t,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抗菌肽100 g/t、抗菌肽200 g/t;22~60 d阶段,对照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吉他霉素20 g/t,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抗菌肽100 g/t、抗菌肽200 g/t.试验结果显示,0~21日龄,肉鸡日增重和料增重比试验各组间差异都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22~60日龄,日增重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分别增加了10.88%(P<0.05)、7.22%(P<0.05);料增重比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分别降低了2.60%(P>0.05)、8.18%(P<0.05);试验全期,日增重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料增重比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分别降低了1.66%(P>0.05)、7.05%(P<0.05).与对照组相比,肉鸡血清中IgA含量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分别提高了72.15%(P<0.01)、70.25%(P<0.01);IgG含量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分别提高了168.25%(P<0.05)、114.56%(P<0.05).肉鸡肠道中乳酸杆菌含量试验Ⅰ组、试验Ⅱ组比对照组分别增加9.11%(P<0.05)、0.22%(P>0.05).综上所述,与对照组(抗生素组)相比,肉鸡日粮中添加100 g/t或200 g/t抗菌肽其生长性能、血清免疫指标及肠道菌群等性能指标都要一定程度的改善.


不同氮浓度对薏苡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南方农业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氮浓度和品种差异对苗期薏苡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为阐明薏苡响应氮营养的机理及指导合理施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皖薏1号和皖薏2号为材料进行水培试验,以NH4NO3为氮源,设4个氮水平(0、5、15和25 mmol/L)处理,处理后第4、8、12和16 d测定不同处理薏苡幼苗的地上部干重、根冠比、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整个培养过程中,皖薏1号表现出茎细、叶窄、叶色偏浅,皖薏2号表现出茎粗、叶宽、叶色偏深,与皖薏1号相比,皖薏2号的株高相对偏低.2个皖薏品种5~25 mmol/L处理的地上部干重、叶绿素(a+b)含量、叶绿素a/b、净光合速率(Pn)、光系统Ⅱ最大光能转换效率(Fv/Fm)整体上高于0 mmol/L处理,而根冠比低于0 mmol/L处理.在整个培养过程中,皖薏1号的地上部干重随着氮浓度的增加逐渐增加,表现为0 mmol/L处理<5 mmol/L处理<15 mmol/L处理<25 mmol/L处理;皖薏2号的地上部干重随着氮浓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表现为0 mmol/L处理<5 mmol/L处理<25 mmol/L处理<15 mmol/L处理.不同培养时间下,5~25 mmol/L处理间的幼苗根冠比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在0 mmol/L处理下,同一培养时间皖薏2号的地上干重和根冠比高于皖薏1号.2个品种除培养第4 d的叶绿素(a+b)含量为15 mmol/L处理最高外,其他培养时期的叶绿素(a+b)含量均随着氮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且培养8~16 d时15和25 mmol/L处理的叶绿素(a+b)含量显著高于0 mmol/L处理(P<0.05,下同),相同条件下皖薏1号的叶绿素(a+b)含量均低于皖薏2号.皖薏1号5~25 mmol/L处理幼苗的Pn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0 mmol/L处理;皖薏2号幼苗的Pn随着氮浓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均为15 mmol/L处理幼苗的Pn最高,且显著高于0 mmol/L处理.皖薏1号的Fv/Fm随着氮浓度的增加整体上呈升高趋势,皖薏2号的Fv/Fm随着氮浓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结论]不同薏苡品种的最适氮浓度存在差异,25 mmol/L或更高氮浓度较适宜皖薏1号幼苗生长,15 mmol/L氮浓度较适于皖薏2号幼苗生长.皖薏2号表现出氮高效品种特征.


本交笼养海兰褐父母代种鸡生长曲线拟合研究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 2019 CSCD
摘要:旨在筛选适合本交笼饲养海兰褐父母代种鸡的体重生长曲线模型。120 000只海兰褐父母代种鸡来自江西华裕家禽育种有限公司。第1~12周饲喂于育雏场,13周转入至种鸡场本交笼内饲养。每周测定试验鸡体重,采用Logistic模型、Gompertz模型和VonBertalanffy模型对其体重进行拟合。1~12周龄雏鸡(公雏和母雏)的体重均呈上升趋势,并且公雏的体重生长速度快于母雏。产蛋期母鸡体重总体呈上升趋势,但部分时期呈轻微波动。Gompertz模型是最适用于雏鸡体重的拟合,而3种模型均可用于产蛋期母鸡体重的拟合。产蛋期母鸡的实际观测值以及拟合值均高于该时期母鸡标准体重上限,建议应在充分满足母鸡营养需要的前提下适当减少饲料饲喂量。研究结果为提高本交笼养种鸡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黄曲霉毒素B1对肥育猪生长性能及血液、肝脏功能的影响
《中国饲料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黄曲霉毒素B1(AFB1)对肥育猪生长性能及血液肝脏功能的影响,选取体重为(80±2)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肥育猪28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7头),分别饲喂4种不同处理日粮,即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20、100、200μg/kg AFB1,预饲期7 d,试验期28 d.结果发现:日粮中添加AFB1,高剂量组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下降了9.1%(P <0.01),而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平均日采食量比对照组分别降低了1.9%、3.3%(P <0.01).添加AFB1高剂量组血清红细胞(RBC)比对照组提高14.6%(P <0.05),低、中、高剂量组血红蛋白(HGB)含量比对照组分别提高14.4%、13.6%、18.7%(P <0.01);高剂量组白细胞(WBC)比对照组降低了22.9%(P <0.05),低、中、高剂量组血小板(PLT)分别比对照组降低36.5%、45.0%、51.2%(P <0.01).与对照组相比,低、中、高剂量组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分别提高33.8%、65.5%、93.2%(P <0.01),谷草转氨酶(GOT)活性分别提高24.1%(P <0.05)、137.7%、195.5%(P <0.01),中、高剂量组谷丙转氨酶(GPT)活性分别提高25.8%(P <0.05)、62.2%、131.0%(P <0.01).而肝脏中AKP、GOT、GPT活性随AFB1添加量增加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组相比,低、中、高剂量组GOT活性分别降低16.9%、23.1%、25.1%(P <0.01),AKP活性分别降低19.1%(P <0.05)、42.2%、43.9%(P <0.01),GPT活性分别降低5.0%、6.8%(P <0.05).以上结果表明,日粮中AFB1超标,尤其是含量达到100μg/kg以上时,肥育猪生长性能下降,并且肥育猪的血液肝脏功能受到损害.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B1 肥育猪 生长性能 血常规 肝脏功能


固定化栅藻对养殖废水的净化效果及生长研究
《渔业研究 》 2019
摘要:为探究固定化微藻去除养殖废水中磷酸盐和氨氮的效果,以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为藻种,采用海藻酸钠包埋技术,开展了不同栅藻包埋密度(S-1组2.52×10~(4 )cells/mL、S-50组1.26×10~6cells/mL和S-100组2.52×10~(6 )cells/mL)的净化对比试验,同时考察了包埋密度对藻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包埋密度对磷酸盐和氨氮的去除效果以及藻细胞生长速率的影响显著(P<0.05)。包埋密度越高,去除磷酸盐和氨氮的效果越好,S-1、S-50和S-100组对磷酸盐的终末去除率分别为61.11%、83.33%和88.89%,对氨氮的终末去除率分别为39.95%、50.00%和57.53%。S-1、S-50和S-100组栅藻的生长速率K值S-1>S-50>S-100,即随着藻细胞包埋密度增大,生长速率K值逐渐减小。
关键词: 斜生栅藻 固定化 养殖废水 磷酸盐 氨氮 生长速率


喷施外源激素对菊花生长、生理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 2019
摘要:目的:明确几种外源激素对菊花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菊花名品"皇冠"嫁接苗及扦插苗为材料,以清水为对照,叶面分别喷施0.01 mg/L的油菜素内酯、705 mg/L的腐胺、23 mg/L的褪黑素、202 mg/L的精胺,测定不同外源激素对菊花苒相关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叶面分别喷施4种激素后,其株高、茎粗、地上地下干鲜总重等以及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均有所增加,而叶片中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值却有所降低。结论:喷施4种外源激素能够不同程度地促进菊花嫁接苗及扦插苗的生长,其中以油菜素内酯的处理效果最佳。


不同生长调节剂配比对‘皖马铃薯1号’和‘皖马铃薯2号’试管苗生长的影响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 2019 CSCD
摘要:‘皖马铃薯1号’和‘皖马铃薯2号’为安徽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团队选育,适宜安徽地区种植的早熟菜用马铃薯新品种。由于存在基因型差异,传统MS培养基所培养的试管苗较弱,不能满足后期进一步繁种的要求,为获得适宜两个新品种的壮苗培养基,以二者试管苗为试验材料,采用MS培养基添加不同比例α-萘乙酸(NAA)和6-苄氨基嘌呤(6-BA),进行不同生长调节剂配比对这两个马铃薯试管苗壮苗生长的影响试验,以筛选出适宜‘皖马铃薯1号’和‘皖马铃薯2号’的试管苗壮苗培养基。结果表明,‘皖马铃薯1号’试管苗最适壮苗培养基是MS+0.5 mg·L-1 NAA+0.1 mg·L-1 6-BA;‘皖马铃薯2号’最适壮苗培养基是MS+1.0 mg·L-1 NAA+0.1 mg·L-1 6-BA。


黄曲霉毒素B_1对肥育猪生长性能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中国畜牧杂志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不同剂量黄曲霉毒素B1(AFB1)对肥育猪生长性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为(80±2)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肥育猪28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7头,分别饲喂4种不同处理日粮,即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20、100、200μg/kg纯品AFB1(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预试7 d,正试期28 d。结果表明:相较于对照组,高剂量组猪的日增重和采食量极显著降低(P<0.01),耗料增重比显著上升(P<0.05);高剂量组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极显著下降(P<0.01),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丙二醛(MDA)极显著上升(P<0.01),试验猪肝脏中SOD、GSH-PX、GST、CAT活性较对照组均有极显著下降(P<0.01),MDA含量极显著上升(P<0.01)。以上结果表明,长期食用含有200μg/kg AFB1的被污染饲料会严重降低肥育猪生长性能和机体抗氧化能力。

